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21,(2):129-133
列宁在《怎么办?》中系统阐明了"灌输论"的逻辑体系与科学内涵,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暴露出了主体能力不足、灌输内容片面、灌输方式单一等具体问题。依据习近平提倡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论遵循,结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深化对灌输核心问题的认识,优化灌输内容,创新灌输方法,合理把握灌输之"度",是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应用列宁"灌输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两个维度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进而多方面剖析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加强大学生思想特点研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了积极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红色基因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开辟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孕育了丰富的时代内涵,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极具开采价值的"沃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等路径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基因,能促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提升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在本质意义上具有一致性。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许多学生产生了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基本价值判断等诸多观念上的问题,容易误入歧途。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秉承"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教育目标,积极推进校园人文关怀建设,倡导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了很大挑战。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应把各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割裂开来,也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而忽视其他教育方法,而应该从联系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在坚持"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课堂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渗透教育,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激励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指导原则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关系;提出了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充实教育内容,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延伸课堂教育等措施,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力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情感教育,赋予教学过程以丰富的情感,同时适应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情感状况,不断改进情感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崇尚科学,崇尚理性,因此,科研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但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在科研定位,科研队伍建设、科研体制等战略性问题上存在偏差。正确解决这些战略性问题,才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发展,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0.
钟发亮 《漳州师院学报》2004,18(4):115-117,12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偏离人本的现象,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自身需要和价值,必须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上来,科学理解把握高校思政工作"以人为本"的内涵要求,以大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大学生的发展完善为目的,转变思想观念,将服务主体与教育主体有机统一起来,建立个性化培养制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