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候变暖是指一段较长的时段内,平均气温等气象要素明显高于历史同期的正常水平。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我省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近年来,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
利用南宁市城区1951~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南宁市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86年以来升温最明显,随着气候变暖,寒冻害明显减少,高温天气有增多的趋势.年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日数有减少的趋势,≥25 mm和≥50 mm的强降水日数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大风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南宁市城区1951~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南宁市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86年以来升温最明显,随着气候变暖,寒冻害明显减少,高温天气有增多的趋势.年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日数有减少的趋势,≥25 mm和≥50 mm的强降水日数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大风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德州市气象站195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德州市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德州市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日照减少、雾霾日数增加、酸雨加重,短时强降水和特大暴雨等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增加,气候变暖,呈干旱化趋势。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市防汛、农业干旱等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的建设,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回顾了国际上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研究的基本成果,重点讨论了我国旱灾、暴雨洪灾,高温热浪、霜冻、低温冷害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变化特点。指出:在过去50多年气候明显变暖的背景下,华南,西北东部和东北东部随着降水量的减少,降水日数也显著减少,干旱化倾向十分明显;长江流域的强降水过程明显趋于增多,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也趋于增加。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影响之一是无霜期显著增加。虽然在过去50多年中我国沙尘暴发生频率和范围总体趋于减少,但由于持续干旱的影响,使得1998年以来又出现沙尘暴增加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祁东县气象局48年来环境的变化对本站风向、风速、大风、雷暴、气温、日照等气象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云南烤烟种植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61-2010年众多站点气候数据和烤烟生产调查,使用统计学方法和指标,结合烤烟生态学理论和相关文献,系统分析并阐明云南烤烟生长季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50 a来云南烤烟大田生长季气候变暖显著,生长季各阶段日照和雨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无显著变化,但移栽伸根期雨量和烟叶品质主要形成期日照时数年际波动大;1990年以来气候变暖明显加剧,移栽伸根期雨量年际波动突出;气候变暖、雨季开始期有所提前,与栽培技术进步和水利条件改善相结合,造成气候趋势变化对烤烟种植和烟叶品质的影响利大于弊;但极端气候(4-5月重旱、7-8月“寡照低温”、6-8月多雨洪涝等)对烤烟种植和烟叶品质影响较大,气候年际波动影响显著.把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视为发展机遇,关注极端气候、气候年际波动影响和各地气候利弊,是云南烟草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变化、降水强度等级分布的变化以及铁路降水警戒风险时数变化等,研究了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变化对中国铁路安全运营秩序的影响。研究发现:(1)近5年,江南南部和华南等地年降水量显著减少;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南地区东北部至江淮和黄淮等地降水量显著增加。年降水量最高的中国铁路广州、南昌和南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路局)辖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变化;郑州、济南和西安路局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变化。东亚夏季风增强,副热带高压偏北是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全国降水强度变化分布不均,其中沈阳路局降水强度增强最显著,南宁路局降水强度减弱最显著。降水强度变化主要与台风和短时强降水的变化有关。(3)从降水强度等级分布看,近5年,乌鲁木齐和兰州路局等西北地区路局的较大降水强度的出现频率有所减少;南昌和成都路局等西南至江南地区路局的较大降水强度的出现频率有所增多。(4)广东和海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部至东北东南部是铁路降水出巡风险时数最多的3个高值区;限速风险时数的高值区位于西南地区东部;封锁风险时数的高值区范围进一步缩小。综合来看,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江南南部和华南等地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富民站11个气候要素40 a的序列资料,使用标准差、线性倾向率等指标和一元线性方程或多项式拟合检验方法,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富民气候变化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富民气温变化趋势反映云南区域气温变化特点和规律,最低气温增加率对气候变暖贡献突出;降水量年际波动大、线性变化倾向不明显;平均相对湿度线性变化倾向不确定;日照时数年际波动变化较大、线性减少趋势变化显著;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的乘积ST值以及平均风速两者的减小变化,是40 a来富民蒸发量呈线性减少变化的主要原因;1997年以来,富民气候变暖加剧,年降水量呈现显著减少变化趋势,极端高温升温趋势明显,气候干暖变化趋势呈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开封市1951 -2005年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开封市近55年气候呈现明显变暖趋势,其中冬季变暖表现最为明显,平均气温每10年增加0.4℃,春季和秋季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每10年增加0.1~0.2℃,夏季气温没有明显变化.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年际、月际降水变化加剧.日照时数明显减少,每10年减少50h左右,特别是1996年以后日照时数减少加快;就不同季节而言,日照时数冬季和夏季减少最快,秋季略有减少,春季波动不明显.其次根据开封的能见度、风速以及低云量、雾、霾、沙尘暴、扬沙、浮尘等视程障碍现象和近几年大气环境的资料结合开封当地的实际情况,简单分析气候要素变化的区域性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国近50年气象资料(雄安1974年以来的完整资料),研究分析了全国尤其是雄安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和气候生态特征。雄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背景与北京、天津类似。近几十年来,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明显但幅度较弱,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为平均每10年升高0.2℃,高温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0.8 d,暴雨日数呈减少趋势,上述要素的变化幅度虽低于全国及周边城市,但均显示出了气候变化对雄安的影响,且极端天气事件也呈增加的趋势,如强降雨重现期缩短,极端强降雨量明显增大等,这与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的报告和中国大部地区趋势一致。结合灾害历史资料分析和气候模式预测,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雄安新区在发展中将面临气候变化背景下增加的气象灾害和气候风险,进而给出了相关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克陶县近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新疆阿克陶县气象站1960—2009年逐月日照时数以及与日照变化相关的水汽压、降水、云量等资料,利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阿克陶县近50年日照时数年代际、年际和各季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近50年来阿克陶县的年、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各季减少的气候倾向率不同,减少幅度最多的是夏季,最少的是春季.相关分析得出降水是影响阿克陶县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太原市1954-2003年50年的资料,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气温、地温、冻土、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太原市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21世纪初的年平均气温较50年前上升近2.0℃;各层地表温度年平均值较50年前也有所增加;冻土层退缩变浅;近40年来年降水量平均逐年减少近40mm。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全国地面气象站1951~2008年的气象资料年值和月值数据集,系统分析云量、气温、湿度、风速、水汽压和降水量等天文选址气象要素气候态的长年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根据对全国天文气候的区域划分,挑选出21个地区代表台站.统计比较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总结出各地区天文气象条件的时变特性,进一步论证其地域分布特征,从而为进行地基望远镜建设的全国范围选址调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宇宙尘埃流入量的多少具10万年的周期变化。宇宙尘埃流入量增加,地球气候变暖,出现间冰期环境;当宇宙尘埃流入量减少,地球气候变冷,出现冰期环境,这是由于宇宙法埃对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热效应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6.
云南近50a雾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8年云南120个县市逐月雾日资料,分析了云南近50a雾日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云南雾日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全年及四季雾日有从北到南有增加的趋势.②云南雾日的发生具有明显月际变化特征.云南全年各月都有雾日发生,主要集中于11月、12月和1月,最多的月份是12月.从季节分布来看,云南属典型的冬雾发生区.从不同气候带看,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温带属于典型冬雾发生区,最大月是12月;高原气候带属于典型夏雾发生区,最大月是7月.③近50a来云南全省四季及年的总变化趋势非常一致,为减少的趋势.6个气候带年雾日频次近50a总的变化趋势也为减少的趋势.④云南年及四季雾日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6个气候带年雾日频次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⑤云南各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不一致,云南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区雾日频次对气候变暖有着极好的响应,即偏暖时期,雾日频次偏少,而偏冷时期则偏多.  相似文献   

17.
海洋深处温度变化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本刊讯据英《新科学家》1994年12月12日报道,在新西兰惠林顿召开的1994年温室效应学术研讨会上,科学家们指出,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西南太平洋比地球任何其他地区在更快变暖。由10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提供了他们收集的...  相似文献   

18.
刘芳 《甘肃科技》1999,15(3):39-40
1近期气候变暖的原因导致近期气候变化的原因不外乎气候的自然波动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小。进入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剧烈,就其整体趋势而言,则气候开始变暖。许多研究者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氢化氮、甲烷等含...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现有的预测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国际上,目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正在就如何减缓这种气候变暖的趋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谈判。本文依据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说明气候变化的事实与未来的可能变化,阐述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而说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萍乡、宜春、安福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001—2021年的温度、湿度、雨量、风速、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逐月差值订正法推算武功山各气象要素值,从而计算出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并从气候资源利用的角度,对武功山地区气候特征及舒适性旅游的气象条件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显示,武功山地区4—10月份人体感觉比较舒适,最适宜月份为6—9月,近21年来旅游适宜性均处在较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