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别用有限元和电阻应变片法对修形齿形和渐开线齿形进行齿根弯曲应力计算与实验应力分析.结果证明在弯曲强度方面修形齿形比标准渐开线齿形更优越.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有限元和电阻应变片法对修形齿形和渐开线齿形进行齿根弯曲应力计算与实验应力分析.结果证明在弯曲强度方面修形齿形比标准渐开线齿形更优越.  相似文献   

3.
用三维有限元法对五种齿形的81型双圆弧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进行了计算,分别得到了它们的齿根应力公式。并把这五种齿形的齿根应力公式统一成一个通用公式,从而得出齿形系数(Y_F)随齿数变化的曲线。该公式的计算结果和由电测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作为81型齿轮弯曲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4.
对齿轮齿根应力与轮齿变形计算新方法作了一些补充说明,对其中的应力齿形系数与挠度齿形系数的回归公式作了改进和补充,对回归模型的探索方法作了说明,并进一步分析了ISO 6336中齿根应力与轮齿变形计算中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78年ISO/TC60/以WG6制订的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对弯曲强度计算时的齿形系数Y_F和Y_(Fa)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并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了计算实践;提出了:1.齿形系数线图应有的合理格式;2.计算齿形系数Y_F和Y_(Fa)的程序设计方法;3.在ISO/TC60/WG6制订的方法求(h_F/m)和(h_(Fa)/m_n)的计算式中有待商榷之处。文中所用主要符号:Y_F——外侧单对齿啮合点时的齿形系数;Y_(Fa)——齿顶端点受载(不修缘)时的齿形系数;h_F——外侧单对齿啮合点时的弯曲力臂;h_(Fa)——齿顶端点受载(不修缘)时的弯曲力臂;S_(Fn)——齿根危险剖面的法面齿厚;α_n——法面压力角;α_t——端面压力角;α_(en)——过外侧单对齿啮合点的齿纹法截面内作用力与轮齿中线的垂线间的夹角;α_(an)——齿顶端点受载(不修缘)时齿纹法截面内作用力与轮齿中线的垂线间的夹角;ρ_(ao)——刀具齿顶园角半径;X——变位系数;β——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β——基圆柱上的螺旋角;P_(bc)——端面基节;ε_α——端面重合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形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建立了面齿轮副轮齿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接触压力计算结果与基于点接触Hertz理论接触压力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密度.由若干组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工作侧齿面压力角可以明显降低面齿轮副接触压力和齿根弯曲应力,因此,非对称齿形设计可以获得更高的轮齿强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双圆弧齿轮在载荷作用下接触区长度和螺旋角与齿腰和齿根的应力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出最大应力的位置与接触区长度的变化关系。指出,存在一个临界接触区长度,当实际载荷作用接触区长度超过该值时,则齿根应力大于齿腰应力,否则齿腰应力大于齿根应力。同时指出,齿顶也是产生裂纹的危险部位。  相似文献   

8.
双圆弧刚轮插齿刀几何参数的计算设计及齿形误差分析是谐波传动制造的难点之一.采用运动学法精确建立双圆弧刚轮插齿刀齿形及齿面数学模型;研究了双圆弧刚轮插齿刀顶刃后角对插齿刀可刃磨长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侧刃后角、侧刃前角等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这些参数的影响因素及从齿顶到齿根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顶刃前角、顶刃后角对双圆弧刚轮插齿刀齿形误差的影响规律;通过算例给出了插齿刀前后角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插齿刀可刃磨长度随顶刃后角增大而减小;侧刃后角的大小与该点半径及压力角大小有关,并随顶刃后角增大而增大;侧刃前角随顶刃前角及顶刃后角增大而增大,其中顶刃前角的影响较大;顶刃前角与顶刃后角均对插齿刀齿形误差有较大影响,设计时应在保证齿形精度的情况下,选择较大的顶刃前角和较小的顶刃后角.  相似文献   

9.
面齿轮轮齿刚度是面齿轮传动啮合刚度的基本组成,其计算方法的解决可为面齿轮啮合刚度以及后续动力学分析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基于Buckingham的观点,将面齿轮齿形看作是由沿齿长方向一系列变压力角的齿条组成,得到沿轴向和径向都为变截面的面齿轮简化齿形,获得了面齿轮轮齿啮合变形的计算公式,求解出了面齿轮轮齿刚度;并通过与有限元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面齿轮轮齿刚度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面齿轮模数、压力角以及齿宽对其轮齿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面齿轮模数越大,其轮齿刚度沿齿根到齿顶的变化率越小;面齿轮压力角越大,其轮齿刚度越大,但沿齿根到齿顶的变化率基本不变;面齿轮齿宽越大,其轮齿刚度越大,且沿齿根到齿顶的变化率较之压力角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0.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廓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推导出双压力角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系统全齿廓方程,以及在单、双齿啮合上、下界点处坐标和载荷角的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参数化程序.对实例的有限元分析表明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比对称齿轮有较大提高.计算结果揭示了由于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齿根弯曲应力在一个啮合周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种新的直齿插齿刀渐开齿形造型方法,该方法可使插齿刀的齿形误差带减小,提高被加工齿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机械式范成仪只能定性地说明渐开线齿廓的包络原理,用计算机模拟齿廓范成过程,不仅克服了机械式范成仪的局限性,而且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改变初始参数,更为重要的是它克服了传统齿形设计的许多难题,便于优化设计、误差分析和干涉分析.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渐开线齿廓范成的计算机仿真原理、建立了共轭齿廓方程,得到了数学模型,并简述了程序的设计方法,为啮合理论的CAI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渐开线——摆线复合齿形的耐磨损性能与渐开线齿形做了分析比较,证明复合齿形为一种耐磨损型齿形。从而得出,这种复合齿形较渐开线齿形,在齿面抗磨损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分析证明,剃齿加工中,刀具和齿轮之间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变化以及同诱导法曲率的变化是引起齿轮齿面产生“中凹”现象的重要原因,剃齿后,工件齿根部的齿形比齿顶部的齿形要低也得到了理论证明。此外,还分析了刀具参数和齿轮参数的变化对齿轮齿形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摆线齿轮现有修正方式和修正量的分析研究,揭示了等距,移距修正的实质是使齿形发生鼓形变化,得出了合理的摆线轮齿形修正方式和修正量为零到一定范围内的鼓形修正;提出了对摆线齿廊进行分段最佳复合修正的新修正方法,该方法修正齿形具有同时传力齿数最多,各受力齿测隙一致,,承载均匀,,便于数控加工和允许成形滚轮磨损量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导出了由四部分组成的渐开线齿形曲线的坐标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应用于轮齿磨损量的测定及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并给出 Auto CAD图形系统,绘出了齿轮图形,证明了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齿轮啮合原理,用矢量计算方法推出了钟表齿轮滚刀齿形设计的计算公式;详细讨论了满足误差控制要求的滚刀齿形代用圆弧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在苹果—Ⅱ计算机上算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用直角坐标法测量圆弧齿轮齿形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角坐标法测量圆弧齿轮齿形误差张燕,卫国强(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116024)关键词:圆弧齿轮,齿形误差,误差测量分类号:TB920引言圆弧齿轮齿形精度的测量比较复杂,至今尚未妥善解决.国家制定的圆弧齿轮检验标准中也没有涉及到圆弧齿轮的齿形公差....  相似文献   

19.
从新的角度对拐圆作了阐述,有助于对其理解,并得到一些新认识.提出加速度瞬心的作图求法和共轭曲线曲率的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齿形仪微机检测系统接口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叙述了自动控制、自动测量、自动定位和D/A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