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用室内实验的方法对气-液-固三相催化反应体系中不同粒径催化剂催化下混合硫醇的氧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依据球形催化剂假设,采用薄膜理论对反应体系中硫醇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不同粒径催化剂的有效因子.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粒径减小,催化剂的有效因子增大,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高压磁力搅拌间歇反应釜中研究了粗对苯二甲酸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两种粒径的Pd/C催化剂上加氢精制反应的规律。按照该反应对于对羟基苯甲醛(4-CBA)是拟一级反应估算了催化剂的内扩散有效因子η值。本试验估算的η值与动力学研究拟合得到的η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甲缩醛合成流化催化精馏塔设计需要,建立了原颗粒催化剂宏观动力学快速测定法--连续测温法及其装置,测定了不同粒径催化剂上甲缩醛合成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数据,采用二级可逆反应球型等温催化剂有效因子的近似解析解,估计了有效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4.
自点击化学概念出现以来,在高分子、化学合成、生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及应用.硫醇-烯点击化学因其具有反应高效、只需光照、反应无需金属催化剂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主要介绍利用光引发自由基点击化学的方法,在硫醇-烯点击化学的基础上,为避免硫醇易被氧化,利用硫醇的氧化态二硫化物作为反应物,研究氧气、不同光引发剂、不同活性反应物、极性溶剂等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氮杂环卡宾(NHCs)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氮杂环卡宾催化下卤代烯醛与硫醇的双硫化反应,发展了有机催化构筑C-S键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5 mol%NHC催化剂前体IMes·HCl,1.2倍当量三乙胺和添加剂Li Cl存在下,伯、仲、叔硫醇均可以与卤代烯醛反应,以23%-99%产率得到α,β-二硫代醛;在该反应中,NHC作为Brφnsted碱活化硫醇,再通过与卤代烯醛的Sufla-Michael加成反应及Baldwin环化,形成硫鎓中间体,另一分子硫醇进一步对硫鎓中间体亲核进攻得到目标产物;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环境友好、催化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可使甲基乙烯基酮与硫醇类反应而得到β-烃硫基酮。此法可适用于脂肪族硫醇、芳香族硫醇及杂环硫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用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和磷钨酸制得离子交换树脂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用此催化剂合成了苯甲醛正己硫醇缩醛,考察了影响其收率的因素.发现催化合成的优化条件为:苯甲醛:正己硫醇:催化剂:二氯甲烷=0.1mol:0.215mol:2.0g:35.0mL,43℃回流下进行,反应时间5.0h,收率可达86.3%,由此可见,离子交换树脂固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对苯甲醛和正己硫醇缩醛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稳定性较佳,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红外光谱法确定硫醇-烯光化学反应级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跟踪巯基峰面积的变化,研究硫醇-烯的反应动力学,当巯基和烯键等物质的量之比及烯键过量的情况下,按照一级反应处理硫醇-烯,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时的动力学数据都能够得到较好的线性关系,当光敏剂分别为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正丁醚和噻吨酮时,按照一级反应处理实验数据也能得到较好的线性关系,这说明硫醇-烯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由光敏剂引发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与硫醇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用络合催化剂的2,4-二氨基甲苯烷硫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4-二氨基甲苯和二甲基二硫在三苯基磷卤化亚铜络合物催化剂上合成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的反应动力学。2,4-二氨基甲苯烷硫化反应是由平行连串反应组成的复杂反应体系,当搅拌速度较高,催化剂粒径较小时,催化剂的内扩散和外扩散对反应的影响可以消除,2,4-二氨基甲苯炕硫化反应可以看成由平行连串反应组成的双分子反应组成,并由此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对2,4-二氨基甲苯和二甲基二硫而言,反应级数均为一级,并求出了反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0.
Bi2Mo3O12在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铋和钼酸铵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微波加热技术制备了Bi2Mo3O12纳米微粒催化剂,使用XRD,TEM以及BET比表面测试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Bi2Mo3O12纳米微粒对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探讨了H2O2/phOH摩尔比,反应介质,反应温度以及反应体系pH等对苯酚羟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白钨矿型纳米微粒,粒子的比表面积为68.8m^2/g,粒径约为12nm,在所选定的反应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达50.3%,苯二酚的产率为49.9%。  相似文献   

11.
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丁酯,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8g、反应时间为2.5h、带水剂环己烷为10ml时,其酯化率可达95.8%。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2.
The La1-xMx MnO3(M=Li, Na, K, Rb, x=0, 0.10,0.25) perovskite-type oxides whose sizes are nanoparticle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citric acid-ligated method. The characters of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 IR, SEM and BET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combustion of soot particulate was evaluated by a technique of the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action. In the LaMnO3 catalyst, the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alkali metal (Li, Na, K, Rb) into A-site enhance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combustion of soot particle. The La0.75K0.25MnO3 oxides are good candidate catalysts for the soot particle removal reaction, and the combustion temperatures of soot particle are between 285℃ and 430℃ when the contact of catalysts and soot is loose,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the combustion of soot particle are as good as supported Pt catalysts, which is the best catalyst system so far reported for soot combustion under loose contac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在纳米颗粒化学反应热力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纳米氧化铜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体系为例,研究了纳米氧化铜颗粒的粒度对其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纳米氧化铜作为反应物的高分散多相反应体系中,平衡常数不仅是温度的函数,而且还与反应物(或产物)分散相的粒度有关;以纳米氧化铜颗粒为反应物,其粒度对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有很大影响,即随着反应物颗粒的粒度减小,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的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PtSn/C阳极催化剂,采用XRD、TEM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PtSn/C催化剂和Pt/C催化剂均表现为Pt的fcc晶体结构;Sn的加入导致Pt的晶胞参数增大;与同法所制Pt/C催化剂相比较,PtSn/C催化剂中金属Pt在碳载体上分布较均匀,金属粒子的粒径较小,平均粒径约为4.8 nm,从而具有更大的反应表面积. 电化学测试表明,对于甲醇电氧化,PtSn/C催化剂具有比Pt/C催化剂更强的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常温常压下用模拟渣油和模拟氢气近似模拟了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内的气液流动状态,考察了催化剂粒径和堆密度、虚拟气液流速以及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粒径、低堆密度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较高;虚拟气速与床层膨胀率关系曲线上存在拐点,拐点值随催化剂装填高度增加而增大;虚拟液体流速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影响较小;在工业操作条件下,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小于10%;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床层膨胀率有明显的影响,催化剂装填量较大时,需要采用较高的气油比才能保证催化剂床层处于微膨胀状态。  相似文献   

16.
Synthesis of supported Au-Ag bimetallic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since we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Au and Ag had synergistic effect on CO oxidation and preferential CO oxidation in rich hydrogen.In this work,the formation of Au-Ag alloy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silica gel by galvanic replacement reac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We applied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s 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XRD),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TEM),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XAS) to characteriz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Au-Ag alloy.Although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s of the Au-Ag alloy nanoparticles obtained by the galvanic replacement reaction are relatively large comparing with that of loading Au first,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in preferential CO oxidation is almost the same.This result manifeste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effect of Au-Ag nanoparticles was not as tremendous as that of monometallic gold.The formation of Au-Ag alloy made it less sensitive to the particle size.  相似文献   

17.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H11为催化剂催化合成2-酮基-L-古龙酸甲酯。考察了催化剂的内外扩散、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配比、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最高产率可达到97%。还考察了催化剂的失活性,发现H11是一种理想的催化剂,连续反应4次都不影响催化效果。反应数据用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拟合,通过验证反应模型符合反应原理,表面反应是关键的控速步骤,反应活化能为32kJ/mol。  相似文献   

18.
超微二氧化硅的超声制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醇水氨体系中利用超声波工艺制备超微二氧化硅粉体,其中氨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利用XRD,SEM和IR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二氧化硅为非晶态球形颗粒,粒度均匀,外形规则,且样品中含有大量羟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波功率、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和氨水质量浓度对样品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对样品粒度的影响最大,反应物摩尔配比次之,氨水浓度影响也很可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镍超细粒子催化2-丁醇液相脱氢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经活化处理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产物丁酮在催化剂表面吸附是阻碍反应进行的主要因素,其影响可通过速率方程定量说明,本文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纳米氧化锌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为模型体系,研究了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物的粒度对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速率常数增大,反应级数增大,表观活化能减小,指前因子减小,并且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物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