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焦景峰 《甘肃科技》2010,26(22):126-127,160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会计的缺陷,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的新型成本会计方法。它是根据产品产生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产生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划分成本动因,科学确定成本动因,有助于清晰看出企业中哪些产品利润较高,哪些产品处在微利和保本状态,有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立足于成本动因定义,探讨和分析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张智慧 《科技资讯》2011,(28):180-180
作业成本法(ABC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本质就是以作业来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即成本动因上。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起源谈起,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动因理论,体现出作业成本法在现代制造企业的适应性。文章通过各个角度阐述了作业成本法在部分现代企业推行难度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而提出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推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经营杠杆系数进行广义分析,采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管理会计中安全边际的思想应用于经营杠杆系数,分析高低DOL抗价格变动和成本变动的能力,可知,企业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其抗价格下降和抗成本上升的能力也越小,从而验证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越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实时预测经营风险,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经营杠杆系数的投资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产品开发成本估算,构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产品开发成本的估算模型.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成本估算中的应用原理,并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递阶分解,通过对其原子过程输入成本与消耗作业动因的估算实现产品开发的成本估算.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简单介绍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成本动因优化的理论,并探讨了成本动因优化中所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作业成本法在油田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本单位生产经营成本因素,并提出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优化选择成本动因。  相似文献   

7.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实际应用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欣 《科技信息》2008,(21):130-131
本文在结合山东山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实际的基础上,对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对先进的制造业中直接人工费用与机器成本之间的比例产生了较大变化的前提下,仍然使用传统的机器工时或直接人工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提出了置疑。而作业成本法中以划分的各个作业中心为制造费用的成本归集库,通过对成本动因量的统计,计算出各个作业中心的费用消耗,最后再将产品所消耗的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归集到最终产品中,得出产品的总费用,从而确定产品的总成本。本文希望通过对实行作业成本法的尝试,能够正确地反映产品的成本构成,正确地对产品的盈利水平进行评估,从而进一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用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8.
成本动因合并的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提出至今,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以期提高其可操作性,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也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所在,会计学界对ABC在我国的适用性表示置疑,原因主要是繁多的成本动因所导致的ABC的庞大的实施成本,试图通过建立成本动因合并的数学模型,寻求兼顾成本核算的精确度和成本效益的平衡,以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9.
阐明了将作业成本法ABC(Activity—based Costing)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是获取真正价值的成本信息来进行成本管理决策的基础;在描述了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基于成本动因的实体一联系图和关系模型的设计,最后分析了基于ABC的数据模型和数据仓库管理决策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制造环境的复杂化,决策分析成为使得管理问题的核心,而会计信息与决策就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之所以会产生决策,是因为作业成本算法的兴起,而基于作业的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实用性更强,作出的决策有更好的效果.在作业成本法下的本量利模型之中,要能够将成本单位量化,这可以为企业的决策作出更加精细化的决策.要将传统的本量利分析方法作为理论的基础,并能够将固定和变动的成本进行划分.应用作业成本法对于理论基础是一个冲击,也能够转变成本的认知,要能够对其进行有效修正,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物流网络节点备选点受法律、法规及地质等条件限制问题,在可变建设成本LMRP模型研究基础上,从优化角度将模型扩展为指定备选点的LMRPVCC选址-库存问题。结合粒子群算法的特点,设计了指定备选点的可变建设成本配送中心选址-库存模型的初始粒子,并通过连锁零售企业HX公司配送中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配送中心建设成本、下游运输成本、配送中心运营成本和安全库存成本各占总成本的26%、42%、31%、1%。与Daskin文中得出的成本比例图相比,建设成本增长了4%,下游运输成本提高1%,配送中心运营成本降低了5%。  相似文献   

12.
传统库存控制理论多将前置时间视为已知的常数或不可控制的随机变量,但是在企业实践中前置时间是可藉由增加赶工成本而缩短的,亦即前置时间是可以控制的,同时某些情况下欠拨折扣比例也是可以控制的.为此,针对在缺货期间缺货数量允许部份欠拨与部份不补的情况,建立了以前置时间与订购量为决策变量的混合库存模型,其中考虑赶工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并采用最小最大准则求解最小化期望总成本的最优前置时间与最优订购量.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物流作业成本计算的优势,分析了作业成本计算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物流成本计算的流程。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的含义,分析了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基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并结合物流企业的特点,对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析杠杆价值在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增大企业风险的同时,也可能使企业获得超过其资产和负债固定成本的收益,从而增加企业或股东的额外收益.本文主要在成本习性、杠杆价值、杠杆风险、杠杆度、组合杠杆度几个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杠杆价值应用风险的预警机制与防范措施,以化解企业应用杠杆价值收益与风险并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本效益评价是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按照成本发生时间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建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其中考虑价格、折现率和非年度周期成本发生时间等因素变动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方法,并对某居住区的节水措施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有效控制成本并提高节约效益,绿色建筑相对普通建筑的增量成本有可能会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得到回收,控制管理成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线上零售环境下研究了考虑服务质量敏感和渠道替代率的线上平台渠道策略.基于平台制定的固定和可变入驻费,构建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探讨渠道竞争和质量敏感性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确定渠道选择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渠道竞争加剧会提升供应商和平台质量投资,增加利润.佣金增加不总是对平台有利,佣金率过高会导致供应商退出平台,不利于其持久运营.平台规模较小时,如果固定入驻费较大,供应链不会实行双渠道策略;平台规模较大时,入驻费对渠道运营的影响小;平台渠道运营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时,采取双渠道可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部件间的相关性对系统维护计划的影响,基于复杂机械系统中部件间的相关性理论,利用故障链对部件间的复杂故障相关关系进行描述.根据部件在故障链中所处的层次对部件进行编号,建立了复杂机械系统中各部件的可靠度模型.通过将各部件的维护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经济相关性进行建模,以维护时间和维护成本为优化目标对系统各部件实施不定周期的成组维护策略.应用遗传算法对维护计划进行优化决策,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维护方案合理.通过对最低可靠度和故障相关系数的敏感性分析,得出应着重对可靠度衰退速率较大部件的最低可靠度进行合理设置并加强部件间的柔性连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应用成本分摊理论将固定成本按水电厂出力分摊,结合变动成本求出动态成本。以汉江流域某新建水电厂为例的研究分析表明,水电厂的边际成本和会计成本不随系统负荷的变化而变化,是迟滞的。动态成本随着系统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其在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对电价的影响方面优于会计成本和边际成本。本研究对指导电力市场环境下水电厂的优化运行和竞价上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