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论述了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含义、内容及作用;从当今中长跑运动的突出特征是既要耐力又要有很高的速度水平出发,论述了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在中长跑训练中的意义及作用;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论述了中长跑身体素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旨在为各级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论述了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含义、内容及作用;从当今中长跑运动的突出特征是既要耐力又要有很高的速度水平出发,论述了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在中长跑 训练中的意义及作用;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论述了中长跑身体素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旨在为各级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贺贺 《科技信息》2011,(12):I0261-I0261
中长跑属于田径体能竞技类项目,是田径比赛中竞争激烈、体力消耗最大的运动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规范化、科学化、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如何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是教练员所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速度耐力、绝对速度、速度节奏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加强和重视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中长跑运动员不仅要有较好的耐力,而且应当具有较长的速度储备。而速度主要取决于力量训练。为了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践工作中采取了范围很广的速度力量训练手段。其中有许多手段和方法是与其它运动项目有关的。如举重、体操、滑冰、田径运动项目中的跳和投掷等。但是,在应用它们的时候,有时没有考虑到中长跑项目的特点。许多的教练员、专家们在速度力量的内容上,在速度力量练习的使用上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速度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长跑项目是以最短时间完成规定比赛距离的周期性耐力项目,以速度取胜并完成最终的比赛.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必须具备冲刺阶段的绝对速度、专项的速度耐力和维持耐力的力量等来达到高速持续跑的能力,综合起来就是要求运动员具备出众的体能,因此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显得极其重要.就如何发展女子中长跑体能训练谈几点笔者体会.  相似文献   

6.
短跑运动员的跳跃力量训练王金城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短跑又是基础的基础.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短跑的训练与发展.而在短跑训练中又把跳跃力量训练作为发展短跑运动员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专项素质的主要手段,并不断地进行实验、总结、科学化,强调...  相似文献   

7.
李建华 《科技资讯》2010,(9):237-237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怎样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通过持久跑训练法,间歇跑训练法,重复跑训练法来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呼吸系统,心血官系统的功能。通过上坡跑,跨步跳以及一些模仿跑的动作的抗阻练习来增强腿部力量耐力,提高中长跑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科学、有效的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在对中长跑项目体能训练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验法,对高校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实践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以速度训练为核心,注重速度能力的发展;训练手段应有针对性,注重训练的实效性;采用"大强度,多课次"的训练结构,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长跑运动的不断发展、训练方法的不断演变,中长跑各项的世界纪录在不断地被刷新,比赛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就向人们展示了中长跑运动的一个新特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条件,而速度储备则是衡量运动员速度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通过王军霞与邦达连科、辽宁省部分中长跑运动员和塞巴斯蒂安科各项成绩的比较、分析说明中长跑运动中速度素质占据重要的地位,提醒人们在训练、选材中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长跑的核心之一是速度,没有速度就不会有优异的成绩,而要提高速度,增强速度力量是关键措施之一。本文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结合自身训练实践,较全面地分析了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并针对在速度力量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采用ISOMED2000获得陕西省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收缩的生物力学特征,为我省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中快速以及快速条件下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下降较多,需要加强快速以及中快速情况下的力量训练;左右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功率在300°/s时达到最大值,此角速度下屈伸肌群的爆发力最大;省跆拳道运动员右膝的力量与爆发力强于左膝,建议加强左膝屈伸肌群的力量练习与训练中的实战进攻训练,提高其爆发力;左右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比值不合理,屈肌力量相对较低,建议加强膝关节屈肌群的力量训练;左右膝关节屈肌较伸肌易疲劳(P〈0.05),应首先加强左右膝关节屈肌的力量耐力.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省9所中学的54名800 m跑成绩无显著差异的男生中长跑运动员,采用可调节沙袋衣负重训练,通过正交法设计实验,选取3个因素,各分3种水平:A速度训练(60 m×8、100 m×6、150 m×4)、B负重量(0%、3%、5%)、C耐力训练(1 500m、2 000m、3 000 m),进行8周的实验统计,每周五测...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技术训练的特点,结合我国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探索400m跨栏运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认为在400m跨栏训练中应重视平跑速度的训练,提高栏间跑速度、跨栏技术及栏间跑动节奏,力争减少栏间跑的步数.从而提高400m跨栏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同时进行耐力和力量训练是许多运动员采取的训练手段,以满足机体对这两种素质的需要,但同时进行耐力和力量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神经肌肉适应及运动能力的提高等,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同时进行力量和有氧耐力训练与单独进行力量训练相比,前者会抑制力量的发展;而同时进行力量和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的提高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校运动队业余训练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余训练应通过提高训练质量使学生达到或接近优秀运动员训练水平.增加运动负荷要考虑运动员实际训练能力及人体不同器官系统在承受同一生理负荷上的差异.选择力量训练时应在动作姿势、动作幅度、肌拉力方向与收缩速度等方面与专项动作一致或相似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通过耐力性项目跑步、自行车和铁人三项进行健身,在竞技水平上,这些耐力性项目均需要进行艰苦的训练,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常见损伤是过度使用的结果。大强度的训练和恢复期之间的不平衡,破坏组织的修复机制,最终引起过度使用损伤。运动常见的医学问题包括运动性哮喘、运动性崩溃和过度训练综合征,通过适当医学干预,可以治疗和预防这些症状。  相似文献   

17.
肌氧含量的光电无损检测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动脉血氧和肌氧饱和度的概念。从光与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出发,给出了无损光电监测组织中氧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推导了计算公式。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肌肉氧代谢能力进行了实时连续无损检测和评估,随着运动状态的改变,明显看到了肌氧含量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及训练后恢复期的氧消耗和恢复与运动强度明显相关。这对于进一步评定训练效果,掌握训练强度,判断疲劳以及运动员选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强度训练(HIT)与高负荷训练(HVT),对健美操运动员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针对健美操选手进行为期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并于运动前、训练中、训练后对受试者血清肌肉损伤的生化指标、体脂率等进行监测.结果:(1)高强度复合式训练能显著降低受试者体质量、体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素氮浓度;(2)提升血液葡萄糖、乳酸、肌酸酐浓度,增强天门冬胺酸转胺酶及肌酸激酶活性;(3)血液中的肌肉损伤指标值的提升与体脂下降率呈负相关,这暗示高强度复合式训练有利于肌肉再生,从而促使脂肪组织下降.结论: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使健美操选手体脂明显减少、血液中肌肉损伤指标值提升,表明该训练方式可以促使肌肉再生,吸引全身含碳资源重新分配,使脂肪组织下降、肌肉组织增加,强度越高,碳资源重新分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高强度运动训练下心肌损伤预防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高强度运动训练下的心肌损伤机理及预防方法,采用临床实验跟踪和生理指标测试方法进行心肌性能测试和损伤评估,实现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出高强度运动训练下心肌损伤预防方法。分析在高强度运动训练下的心肌生理指标参数的变化结果,以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心率HR显著性差异特征为测试指标,测试运动员的氧脉搏O2P,在进行长时间的有氧供能下,进行心肌损伤的功能指标分析,得到高强度运动训练下运动员心肌功能的参量体系结构,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均表示统计学上的特征分析,进行心肌红细胞分布概率密度特征分析,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肌损伤的代谢表达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氧脉搏O2P的测定,烯酰胺以不同的幅度下降,2,5-二萘基和2,5-二噻吩出现催化剂失活效应,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心肌损伤的代谢以72%的氟谱产率产生Ni(NO3)2·6H2O,采用40%~60%的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训练,得到RQ=0.85,氧脉搏O2P=1.23,LOADmax的差异性特征为P0.05和P0.04,实现心肌功能修复。实验显示,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心肌功能的修复,加快高强度运动训练的疲劳性缓解抑制,改善心肌功能,实现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