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任静松 《科技信息》2011,(8):I0341-I0341
本文介绍了液压牵引采煤机牵引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通过对液压元件作用的分析,阐述了液压牵引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液压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
涂永平 《科技资讯》2014,12(19):24-25
本文针对矿用液压支架液压系统,建立了基于AMESim的矿用液压支架液压系统模型,对影响工作过程中执行元件的动态响应特性和冲击时溢流阀动作特性的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总结归纳,得出对矿用液压支架液压系统工作时鲁棒性较好的参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管路中流动的液体因液流速度突变、运动部件被制动或换向引起的液压冲击,分析了产生液压冲击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预防液压冲击的措施,对提高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液压切分剪用于对钢板切头,切分等工序,整个设备的动作采用液压缸来完成。本文主要介绍蓄能器组在该设备液压系统原理中的应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1 概述我们为重庆大礼堂设计了 13台液压升降台 ,这些升降台采用同一个液压站 ,每个升降台又拥有自己的独立阀站对其进行控制。由于升降台的所占面积和位置的原因 ,故该液压系统中的管道较复杂且较长 ;并且该液压系统采用比例技术 ,对油液的清洁度要求很高。这就使该液压系统的管道清洗变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该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如下 (不包括液压站 ) :2 系统设计时对管道清洗的考虑根据技术要求 ,每个升降台所需流量为 2 0L/nin ,如果所有管道同时进行循环冲洗 ,那清洗泵的排量需要很大 ,这至使清洗的造价过高 ,不可行。所以 ,我…  相似文献   

6.
液压螺旋压力机的液动机油腔由卸压状态转换为高压的压力瞬变过程中,若控制不当,必然会产生剧烈的液压冲击.本文分析了液动机作直线运动、螺旋运动和旋转运动的三种液压螺旋压力机液压冲击的控制机理及方法,建立了计算模型,可使液压系统具有运行平稳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小型液压捣固机的工作原理。对小型液压捣固机的液压系统进行设计,保证液压捣固机捣固作业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冲击现象的分析,找出引起液压冲击的原因是液压流速的突变。并根据煤矿机械的使用特点,通过改变液压系统元件的可靠性,解决了油路系统的压力峰,从而避免了液压冲击。该办法行之有效,实际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液压锤液压驱动部分CAD系统的OOP(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方法和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液压集成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有关问题,对液压集成块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一个微机液压集成块CAD系统,简称HBDS。该系统集通路设计,通路优化,通路检查为一体,并能实现集成块各面视图,剖视图和轴测图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11.
渗吸作用是影响致密储层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明晰压裂液渗吸机理及影响因素作用规律对于评价致密储层压后生产特征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新疆致密砂岩储层岩心,采用体积法开展了饱和油致密岩心压裂液渗吸实验,研究了压裂液体系、岩心渗透率、实验温度、岩心长度和原油粘度对渗吸速率及渗吸采收率的影响,并基于灰色关联度对渗吸因素进行了影响程度评价。研究表明:渗吸采收率与渗透率、实验温度成正相关关系,与压裂液质量分数、岩心长度和原油粘度呈负相关关系,渗吸速率呈现出初始较快,随后迅速下降;各渗吸因素对渗吸采收率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压裂液体系>原油粘度>实验温度>岩心长度>岩心渗透率,致密储层压裂后应对储层性质及注入流体性质进行综合评价,为压后生产特征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时掌握液压泵的健康状况,提高对泵的监控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电子控制液压泵的可靠性在线测试与健康管理系统方案,对现有控制器进行改进设计,使其具备实时采集液压泵的运行参数的功能,并可以通过工业以太网将参数送至云数据中心进行分析,以实现液压泵的在线健康管理和液压泵可靠性评估与寿命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液压泵寿命的在线预测与健康管理,同时减少时间成本,降低实验损耗.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储层进行常规加砂压裂常常由于压裂液破胶不彻底、残渣和滤液伤害等问题而影响压裂改造效果。压 裂前的酸预处理技术可降低压裂过程中伤害,改善压裂效果。利用激光粒度仪对常规压裂液破胶与酸性环境下压裂 液破胶过程中瓜胶分子尺寸进行定量观测,研究不同破胶环境下岩石基质伤害的主要因素;通过电镜扫描对注入破胶 液与酸液后伤害的岩芯进行微观分析。研究表明,在酸液存在条件下压裂液破胶后瓜胶分子尺寸大幅度降低,瓜胶分 子尺寸的降低比酸性环境对降低岩石渗透率伤害贡献更大,酸液能够很好地解除压裂液伤害,提高岩芯渗透率,同时 由于酸溶蚀可形成较为明显的溶蚀孔道,进一步提高基质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工程需要出发,论述了集机、电、液控制为一体的液压同步连续滑移技术,着重探讨连续滑移负载转移阶段的速度稳定性问题,分析了超速抢载、低速接载、等速接载3种稳定性控制策略.经建模分析得出等速接载为首选策略,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水泵-水轮机的基本特性,绐出了比转速和扬程、效率、汽蚀系数等关系的经验曲线,同时还分析了作为水轮机和泵两种运行状态时的一些特殊现象,并分别指出其运行时的限制条件以及泵状态时的最高效率点的设定和落差变动范围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泵是流体输送系统的核心动力源,开展泵优化设计、实现节能降耗一直是流体机械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回顾了基于一元、二元、三元流动理论进行水力设计的各种方法,总结了各个水力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概括了近年来在叶轮、导叶、蜗壳水力设计方面的研究热点和主流方法,为今后泵设计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数值模拟结合三元流动理论和优化算法的设计方法已成为当前开展泵水力设计的主流手段,可以预期,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算法的快速发展,泵的水力设计水平将会有大幅度提升并会促进泵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水液压技术的概念及其特点;论述了直控步进式水压数字节流阀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利用步进电机接受微机控制,并驱动液压阀阀芯产生移动,从而改变节流口的通流面积进行流量调节,达到控制精度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管路中流动的液体因液流速度突变、运动部件被制动或换向引起的液压冲击,分析了产生液压冲击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预防液压冲击的措施,对提高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梁建俊 《太原科技》2011,(7):100-101,104
从液压支架主要尺寸的确定、四连杆机构的分析、设计、顶梁长度计算等方面,阐述了液压支架整体结构的主要设计思想,提出了液压支架中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案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连续油管作业可节省大量的上卸扣时间,并能减少能量消耗,因此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连续油管作业设备的核心是注入器,根据注入器的主要功能,提出一种新的注入器液压系统,并对其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液压系统的主驱动回路与辅助驱动回路分开,主驱动回路主要满足负载特性的要求,辅助驱动回路主要保证灵活的操作性能,这样便于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在主驱动回路中采用闭式容积调速和节流调速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分别满足载荷扭矩为正和为负的负载特性要求.这种控制方式特别适用于大功率系统.分析表明:新的液压系统既满足负载和操作要求,又节能可靠,是一种理想的连续油管注入器液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