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悲剧的本质精髓出发探讨《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认为《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审美客体(文本)呈现出来的窦娥所追求的以孝道与贞节为主要内涵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窦娥冤》悲剧审美价值的客观方面;二是由审美主体(观众或读者)的审美意识体现出来的痛苦情感和愉悦情感,这是《窦娥冤》悲剧审美价值的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红楼梦》前八十回中选取典型人物——晴雯和其典型事件,采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从"逆转、辨认和悲剧行为"与"性格悲剧"两方面入手重新加以评析,这样不但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而且可以从中寻求中西悲剧文学的凝结点。  相似文献   

3.
《史记》人物传记体现着一种于悲壮中思振奋,于低沉中思崛起的悲剧美,这种美表现在《史记》人物传记中塑造的众多悲剧人物形象和笼罩全书的悲剧气氛等方面,它的产生既与司马迁个人经历有关,也离不开西汉时代环境和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4.
在爱情悲喜剧《远离尘嚣》中,哈代从客观外在环境和主人公内在个性两个方面去刻画他们的悲剧故事。本文试图从决定小说悲剧色彩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进行判断,即贯穿《远离尘嚣》中的外部环境:客观因素和其中人物性格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来深层剖析《远离尘嚣》中的悲剧因素。  相似文献   

5.
《史记》人物传记体现着一种于悲壮中思振奋,于低沉中思崛起的悲剧美,这种美表现在《史记》人物传记中塑造的众多悲剧人物形象和笼罩全书的悲剧气氛等方面,它的产生既与司马迁个人经历有关,也离不开西汉时代环境和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6.
徐渭《四声猿》题名寓有悲意,以浓深凄凉的悲剧意识为主线连成整体。《狂鼓史》为现实悲剧:祢衡向曹操复仇是作者利用传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众心理作幻想式的精神安慰,非现实可行之路。《玉禅师》为人性悲剧:以清修廿余载的玉通禅师无法摆脱“情”和“复仇”两大人类普遍心理暗示尘世凡人更难以摆脱,而“情”和“复仇”恰是悲剧的根源。《雌木兰》为妇女悲剧:特定条件成全了女英雄花木兰,但除去特定条件,木兰就像广大封建社会妇女一样成为悲剧的牺牲品。《女状元》为官宦悲剧:徐渭以女子自比是基于传统文人心态,但官宦的终点是禁锢个人的聪明才智,成为奴才。  相似文献   

7.
略论司马迁《史记》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的悲剧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从司马迁的人生际遇、时代熏染及对楚文化继承方面阐述了《史记》悲剧色彩产生的原因,并着重分析悲剧中各种人物的命运,从而剖析了《史记》悲剧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十日谈》和《聊斋志异》的女性悲剧意识进行了对比分析 ,认为《十日谈》中的悲剧女性强调个人独立与尊严 ,肯定个体价值 ,主动积极地追求自由人格理想 ;而《聊斋志异》中的悲剧女性的悲剧意识往往被纳入伦理的心理结构之中 ,肯定群体价值 ,其人格主导特征是人伦道德型的  相似文献   

9.
《赵氏孤儿》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被译成外文并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悲剧理论的奠基者,提出了悲剧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悲剧定义。如果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元杂剧《赵氏孤儿》,来寻求二者的契合点的话,主要体现在悲剧的情节、悲剧人物的性格、悲剧的表现形式、悲剧的净化作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浅析《李尔王》中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尔王》的悲剧不仅是老年人的悲剧,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几代人的悲剧。这种深度只有通过象征的手法才能达到,《李尔王》因此也就超越了一般戏剧的时空观念而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诗的魅力。读必须涉及人剧本的象征主义的激流中,才能对《李尔王》这部作品有更好、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Thomas Hardy had a developing conception of tragedy in the process of his novel creation. When he wrote Tess of D'Urbervilles, he became fully aware that the human tragedy resulted far more from society than characters themselves. The article is to elaborate how society imposes on Tess the tragedy in a planned way.  相似文献   

12.
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阶段,乡村小说创作的"社会悲剧"主要描写了两种人物的悲剧:普通农民的生活悲剧和为民请愿者的抗争悲剧.作家们在悲剧冲突性质的把握上出现了两大偏颇:一是将农民与国家意志的冲突转化为比较单纯的人与入的冲突,二是将政治冲突转换成伦理道德冲突.对悲剧冲突性质的把握偏差进而导致了作家们对悲剧冲突的根源及悲剧本质的认识偏颇,屏蔽了对"民族的超越悲剧"的观照与思考.文化的局限导致了悲剧意识的局限性,而悲剧意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只能从政治学或政治社会学角度去审视一个时代的不幸.  相似文献   

13.
Thomas Hardy' s understanding of tragedy was in devel-opment 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illustrated itself clearly in his four representa-tive tragic novels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The Mayor ofCasterbridge,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and Jude theObscure, especially in the four principal characters Eusta-cia, Henchard, Tess and Jude of the novels. The paperattempts to elucidate that Thomas Hardy manag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of trag-edy, to describe Eustacia as a "tragedy of fate", Hen-chard as a "tragedy of character", Tess and Jude as"tragedies of society".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相似文献   

14.
爱有尽时:《伤逝》悲剧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少论者认为:造成《伤逝》的爱情翡剧的原因在于渭生和子君这样的小资产阶段知识分子没有把个人的解决和全社会的解放联系起来,妇女没有取得根本的经济权,其实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鲁迅写这篇议题喧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他更多地侧重于表现受过“五四”洗礼,,接受过西方现代文化的小资产阶段的青年知识分子在爱情婚姻方面的尚没有挣脱传统的限制,又受到崇尚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西方文化的制约,这双重的困境投射在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用家庭上,造成了双方在思想,文化及各自独特的性爱心理之间的巨大差距和鸿沟,而正是这一点从根本上引发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5.
中西悲剧的差异是学者们共同体认的观点,但金庸的代表作之一《天龙八部》所展示的悲剧性与其它同类作品相比,则更具现代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凤喜和爱玛分别是张恨水《啼笑因缘》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她们在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过程中,既张扬了积极向上的个性,又暴露出她们的性格弱点,终因与社会、时代不合节拍,最终成了悲剧的代言人。通过对她们的人生经历、性格演绎、悲剧遭遇、价值追求等进行多角度审视,探究了她们悲剧产生的根源,剖析了她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作为民间悲剧的典型代表,四大传说渗透着民众浓重的悲剧意识.四大传说再现了悲剧主体高扬的悲剧精神,显露出悲剧意识不屈的品格.四大传说以其自身的存在鲜明地揭示出中国悲剧研究忽视民间文化的缺憾,中国悲剧研究中出现的困惑也与忽视民间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认识悲剧,有以亚里斯多德等为代表的"认识论"和以叔本华等为代表的"主体论"的观点."文化-主体论",确立了从本体论上解读悲剧的双向视角,即从生命过程与历史进程的双向共振看悲剧的本质,从个体超越与社会制约的两极合力看悲剧的原因,从文化差异与人生态度的二面一体看悲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广义的悲剧来说,它蕴涵了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基础、哲学观念,造就了不同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文章分析和比较中西方悲剧意识、悲剧精神之大不同及其原因。认为中国悲剧意识内在于儒家的“入世”思想中,佛家和道家的“出世”思想消解了悲剧意识,导致了悲剧精神的缺乏。西方悲剧意识的哲学基础源于主客二分的柏拉图“理念说”,因此在与世界的抗争中表现出崇高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