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门科技》2007,(2):1-3
厦门的光电产业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绩。为此,慕名而来的《华东科技》记者专访了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孔曙光副局长。访谈全面、精辟地阐述了厦门光电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特将访谈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药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猛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引领生物经济的制高点是为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发展竞争的焦点,也是我国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对于推进厦门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伟 《厦门科技》2023,(5):12-15
2003年起,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大力部署推进光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光电半导体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创新·品质·专业·专注”为特点的“厦门模式”。本文回顾了光电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并从持续完善创新链、创新机制体制、引导创新新动能集聚3个方面对产业发展经验做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4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厦门科技》2005,(2):29-29
第八届台交会于2004年4月12日至15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为推动厦门市光电子产业发展,加快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建设,本届台交会以光电子为主题并首次设立了光电展区。厦门市新兴产业办和市科技交流中心通力合作,积极招展,共有来自海峡两岸共有80多家光电企业参展。光电子展区主要展品包括光电材料和元器件、光通讯设备和器材、光照明及显示技术、激光器等,  相似文献   

5.
近期,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科技部也发布了以半导体照明产业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积极促进科技经济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光电产业的支撑和引领力度,加强对光电产业的系统部署联合攻关和应用示范并在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6.
2003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克服了“非典”、干旱限电等诸多影响企业经营的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一步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活力,成为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通过对2003年厦门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并对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科学制定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动漫产业由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能源消耗少、带动效应强而被誉为文化产业中最具潜质的朝阳产业。台湾动漫产业经过数年的发展.在研发、运营、人才、信息和融资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比较优势,产业链条完整并形成若干知名品牌,但由于本土市场空间小,发展受限,台企正加速向大陆转移。为此,探索厦门承接台湾动漫产业的转移对策,吸引更多的台湾动漫企业落户.对于促进厦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7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相一致,实现总产值1676.0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3%,保持经济发展主力军地位。光电子、生物与新医药、集成电路、射频识别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继续向好。2008年开始实施“两税合一”后,高新技术企业将按高标准新办法重新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指标将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科技局局长李伟华谈自主创新的角度与众不同.是从如何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谈自主创新如何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核心动力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经济特区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思想,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科技之城"的主要内容,努力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了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诚然,厦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面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我们仍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厦门科技》2005,(2):31-31
2004年8月17日,厦门市光电子行业协会在厦门宾馆隆重成立,这是厦门市科技局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厦门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成立光电子行业协会,组织厦门光电子企业和相关科技人员,推动产、学、研、资、用、介相结合.使之成为政府决策的一个智囊团、沟通各方的一座桥梁、扎根基层的一位服务者,发挥其专业知识丰富、  相似文献   

12.
企业基本情况 厦门市光莆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是专业从事半导体光电器件、一体化红外接收器、功率型LED等半导体应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近年来,公司发展迅速.1997年被认定为"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被认定为"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2006-2007年被厦门市国、地税联合评为"A级纳税信用等级企业",2007年被认定为"厦门市LED封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公司迁入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面积达到135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厦门市科技局一号文件率先出台了《厦门市发展科技先导产业指导意见》,掀起了厦门市以科技创新贯彻落实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序幕。这是《厦门市发展科技先导产业指导意见》课题组在科技局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各方专家,深入研究,几易其稿而完成的旨在以抓住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未雨绸缪,前瞻性部署科技先导产业发展,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已成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完善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度,培育并推进当地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提升地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关键。以揭示无锡新区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动力机制、完善行动路径全面促进无锡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以此为典范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发展有机食品.是推动厦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障食品安全和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餐桌污染,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举措。但厦门市有机食品发展速度缓慢,至今仍然是空白点。2005年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301033号提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引起办案单位的高度重视,对提案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仍存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厦门市是全国4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一,厦门火炬高新区是全国唯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单位。依托厦门市与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全国源远流长、成效斐然的光电产业基础,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2009年以来全力投入光电子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时代.软件产业是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颁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2年9月20目,国务院又制定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软件产业加快发展。1995年,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厦门信息港.把软件产业作为推动厦门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将软件园的建设视为科教兴市和三港立市(海港、空港、信息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出台了《厦门信息港建设“九五”后三年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厦门市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并决定从市财政筹集1.5亿元作为软件产业基地的建设资金。厦门软件园一期建设由此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承接产业转移对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完善十分重要.分析了郑州市三次产业增长情况、劳动力分布比例,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7-2012年郑州市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三次产业的增加值逐年稳步上升,且劳动力分布更加合理;郑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加快对外贸易合作资金转移,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业,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等特点.针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的投资支持政策、绿色承接政策、发展区域特色的产业聚集政策等.  相似文献   

20.
《辽宁科技参考》2005,(5):22-22
几年来.甘井子区科技工作围绕全区经济建设.以建设“大大连”、建设绿色城区和重振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大项目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确定了“三四二五”发展目标.即到2007年,创办二个高档次的孵化器.建立四个高层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200家规模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