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RC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国藩 《世界科学》2000,(3):13-14,8
三加一 80年代初,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只有69人,获诺贝尔奖的却高达8人次(获奖率约12%)。这是世界上生物学实验室中获诺贝尔奖密度最高的。该实验室第一任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佩鲁兹(M.Peruts)为此立了大功。一次,他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他为科学管理做了三件事:第一,确定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第二,成功地招来杰出的科学家;第三,创造条件,让他们自由地工作。佩鲁兹随即又补充一句,如果他所做的事超过上述范围,就成了障碍。佩鲁兹的“三加一”,说得多么简单、朴素、直截了…  相似文献   

2.
维克多·迈克尔赫尼(Victor McElheny)所著的《沃森与DNA:一场科学革命》一书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沃森发起的两大项目——冷泉港实验室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该书是对沃森其人的生动描绘,而沃森本人也称得上是科学界的一个“项目”。从沃森在芝加哥度过的童年,到他在英国剑桥与克里克一起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乃至他在哈佛创建一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该书都以颇有见地的评论和引语娓娓道来。它还详尽描述了冷泉港实验室如何从一个死气沉沉的二流科研机构发展成为现今著名的国际科研中心——其动态、专著和会议都已对现代生物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菲利普·夏普 194 4年 6月 6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北部的一个山间小农场 ,并在当地的公立学校接受初等教育。 1966年毕业于肯塔基州的联盟学院 ,获化学和数学双学士学位 ;1969年获得伊利诺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69年至 1971年 ,在加州理工学院诺曼·戴维森教授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攻细菌质粒分子生物学。1971年转入冷泉港实验室 ,开始研究动物病毒和哺乳动物细胞的分子生物学。   1974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癌症研究中心和生物学系 ,并分别于 1985年至 1991年、 1991年至 1999年任中心主任和系主任。 2 0 0 0年 2月 2 8日 ,就任新成立…  相似文献   

4.
大约十五年前,在医学研究协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成立后不久(见本期《分子生物学的起源》一文),我曾会见过一位剑桥的读者,他仔细地遥想了未来一个世纪内应用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些问题,并以此来访我的。下面就是这些问题: 化学工程 1.制造出一种酶,以加速N-丙醇对C_2的甲基化催化过程; 2.制定出异戊二烯——氯乙烯(2)的单聚体和乙烯(3)的一种规则排列的共聚物的催化合成模式,使之按1,2,3,1,12,3等顺序排列。农艺 1.豆科植物通常以右螺旋型式沿着它们的支架盘绕。这说明了遗传学上的转变,从而使原先的螺旋概念颠倒了过来。 2.Walrus写道——这时代业已到来,  相似文献   

5.
带你走进诺贝尔奖工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又一次赢得了最高奖励。史蒂夫·康纳尔(Steve Connor)对这家以其特别鼓舞人心的氛围为世界打造出无以伦比的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机构进行了造访。  相似文献   

6.
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然成长 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一个苏联代表团来到剑桥要求参观“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当我把他们带到位于物理系卡文迪许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以它  相似文献   

7.
导致发现隧道超导电流的那些事情发生于我在剑桥的皇家学会门德实验室工作的时候,那时我在皮帕德(Brian Pippard)教授指导下当研究生。在我当研究生的第二年,即1961至1962年间,我们运气真好,安德森(Phil Anderson)教授到我们实验室当客座教授,他对于隧道超导电流这个课题作过很多贡献,包括同我自己取得的成果不相关联的一些未发表的成果。他在剑桥的讲座引入了在超导体方面的“破裂对称”的新概念(安德森,1963),这个概念早已包含在他的1958年的超导性理论的赝旋公式里面了(安德森,1958),我现在就来叙述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8.
1957年,约翰?肯德鲁(John C. Kendrew)和马克斯?佩鲁茨(Max F. Perutz)通过X射线晶体学方法揭示了第一个蛋白质结构——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之后,他们又确定了血红蛋白结构.作为一名生物无机化学家,我对此深感欣喜——观察着过去只能想象的东西,必定是一种非凡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自从1975年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米尔斯坦(Milstein)和科勒(K?hler)首创能够大量生产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纯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技术以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单克隆抗体已在医学的各个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并在微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肿瘤学以及其他临床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过去的两年里,一群分子生物学的热心者定期在马萨诸塞州剑桥镇聚会,探讨他们关心的科学话题。尽管他们的对话不完全是理论的,诸如交换关于在自家厨房、地下室或车库里的初级实验室中进行的一些实验的故事;或者论及在家中设计和实施的实验方案或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轮椅上的天才"斯蒂芬·霍金举世闻名。他是英国物理学家,剑桥大学的卢卡斯讲席数学教授,在宇宙学和黑洞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令各国科学家赞叹不已。传奇人生1942年1月8日,霍金在英国出生。他于1959年进入牛津大学,1962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师从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丹尼斯·西阿玛。21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被认为还有2年时间,可他不仅活过28个2年,而且在理论物理和科普方面都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12.
李升伟 《世界科学》2009,(12):15-16
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由于阐明了细胞内部生产蛋白质的工厂——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venkatramarl Ramakrishnan)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一起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4月9日,亚历山大·达尔加诺(Alexander Dalgarno)病逝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他生前曾任哈佛大学菲利普名誉天文学教授和史密松森天体物理台资深科学家。他对科学的贡献从根本上影响了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天体化学以及高层大气物理学等领域。亚历山大于1928年1月5日出生在伦敦,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了数学一等荣誉理学士学位。他的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教委高教处四川省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西医科大学,研究领域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临床药理学、抗生素学和临床医学,以微生物感染、抗生素化疗为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总面积约5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6月 ,《科学美国人》杂志记者卢里亚·卡罗瓦 (RuliaKarow)在纽约冷泉港国家实验室采访了前来参加第 95届CSH会议的英国科学家、 2 0 0 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保罗·纳斯 (PaulM .Nurse) ;由于纳斯 2 0世纪 70年代在“细胞周期关键调节因子”方面的卓越工作揭示了细胞启动生长和分裂的机制 ,当时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理想候选人。以下是卡罗瓦与纳斯在冷泉港实验室外的草坪上进行的访谈内容。保罗·纳斯生于 1 944年 ,工作于英国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 ,他在裂殖酵母中发现了c…  相似文献   

16.
195 3年 4月 2 5日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有两位年轻科学家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很短 (不足一页 ) ,但内容极其重要。署名者一位是美国的詹姆斯·沃森 ,一位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克里克。这个发现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在 2 0世纪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1 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沃森和克里克 ,分享此荣誉的还有英国物理学家莫里斯·维尔金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吸引了一大批化学家、物理学家投身于对DNA或与DNA…  相似文献   

17.
传言在 2 0世纪早期 ,剑桥大学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 (ErnestRutherford)曾经恼怒地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有人在我的实验室里谈论宇宙 ,那么我要告诉他 ,他该走人了。”研究整个宇宙的宇宙学自它诞生之日起 ,就被描述成从表面看来不合情理的推测与随后而至的验证所组成的混合体。爱因斯坦于 1 91 5年创立的引力理论不仅满足了建立一套与他的狭义相对论相容的引力理论的需求 ,而且它还是建立在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实验事实之上的———引力场中的所有物体都严格地按照相同的方式下落。凭借其无比的创造力 ,爱…  相似文献   

18.
1981年5月7日,德黑姆大学无机化学教授托马斯·卡德沃斯·沃丁顿(Thomas Cudworth Wad-dington)年仅五十岁便令人痛惜地永别了人世。沃丁顿教授于1930年9月16日出生于布莱克里。在利物浦学院受教育。继而进入剑桥市的贡维尔和凯乌斯学院,在那里他先后被委任为研究员(1956)、化学教师(1957)和讲师(1962)。在1957至1958年间,他还担任剑桥市英国化学工业公司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在英国剑桥城郊外 ,有一幢灰色的四层楼房 ,它毫不起眼 ,却又赫赫有名。这就是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所在地。它从最初只有两个人的研究小组 ,发展到今天 ,已成为一个拥有200多位科学家、8个研究中心、3个研究所以及30个部门 ,并从事66项课题研究的大型科研基地。在其半个多世  相似文献   

20.
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由于阐明了细胞内部生产蛋白质的工厂--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一起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当施泰茨博士获得诺奖后不久,<科学美国人>记者劳里·维格勒(Laurie Wiegler)就核糖体研究工作及影响等,对施泰茨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