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扎特死后,按照那个时代的风俗被葬在公墓。人们以为这位作曲家的遣骸早已荡然无存,其实并非如此。在莫氏作古十年后,一位敬仰作曲家的掘墓工人掘取了其颅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神经学家马伊斯·德莱克研究发现,在颅骨接近左鬓处有一条裂痕,看来那是1790年或1791年初造成的。那时的莫扎特狂饮无度。福尔马在自己的影片中也形象而  相似文献   

2.
白金书架     
《科学之友》2008,(6):93
《偷书贼》9岁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在战乱中被迫送到寄养家庭,但弟弟不幸死在旅途中,莉赛尔在弟弟冷清的丧礼后偷了一本掘墓工人的手册,为的是要纪念自己永远失去的家庭。  相似文献   

3.
将近140年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遥远将来的未来科学所具性质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见解:“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恩全集》中文版第42卷第128页。)在1845~1846年跟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而谈到把自然史和人类史作为统一的历史来考察这一原则性要求:“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  相似文献   

4.
<正>在这艰难的一年即将结束之时,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伊恩·博伊德就科研更具针对性这一问题总结了这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对于像我们这样希望看到以证据为指导的决策的人来说,2016年的"后真相政治"是举步维艰的一年。作为英国政府的首席科学顾问,我对科学界试图与政治决策脱离的想法提出告诫,科学仍然是政府决策中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一家酸奶公司发现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细菌防御病毒入侵的机制,CRISPR由此孕育并于2012年真正问世。如今,CRISPR已经成为一个分子奇迹,不只是生物学家,全世界很多人都在关注荣登《科学》杂志2015年度科学突破榜首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此前曾在2012年和2013年两度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不过每次都与其他基因编辑技术一起打包当选亚军,而今年  相似文献   

6.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天才数学家;谈家帧教授是“中国的摩尔根”,著名的遗传学家。可称得上是两位科学泰斗,科学巨匠。由于他俩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华罗庚比谈家桢年小一岁。华罗庚生于1910年,江苏金坛人.谈家桢生于1909年,浙江宁波人。去年,谈家桢应金坛市人民政府的邀请作客金坛,我有幸陪同谈老师回到故乡。谈教授谈起他与华罗庚教授的一段交往记忆犹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是在腥风血雨的文革时代,华与谈都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失去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尽管“四人…  相似文献   

7.
黄谷 《科学通报》1956,1(10):68-68
1956年8月10—25日,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邀请了各方面有关专家,在青岛开了一个遗传学座谈会。生物的遗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命现象,遗传学是生物科学中牵连很广的一门学科,因此应邀参加座谈会的除遗传学家以外,还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昆虫学、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各方面的专家。他们有的来自科学研究机构,有的来自高等学校。正式出席的有科学院、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农业部、林业部等各个系统的科学工作者43人,列席和旁听的先后有73人。遗传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是很复杂的一门科学,是生物科学中,甚至于是科学中,争论最多的一门科学.近年来对遗传学中的摩尔根学派的学说有过不少的批判,曾经错误地将摩尔根学  相似文献   

8.
工业考古学(Industrial archeology)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一个与发掘、鉴定、复制和保藏各种工业设备和制品联系在一起的技术史研究领域。工业化把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中,工业进步的步伐越来越快。这种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对待那些曾经起过重要作用而现在又落后于时代的工业技术和设备是冷酷无情的,成批成批的陈旧设备和制品被报废,它们或作为原料被回炉,或作为污染环境的废物被消毁,而生活在这种文明中的人们也早已摈弃了他们祖先为他们保留当时文明产物的有效方式——掘墓入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血液循环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循环学说是生理科学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由于它的发现和阐明使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实验性科学。科学史界普遍认为,全面揭示血液循环规律的是英国生理学家和医生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1628年,哈维发表了《心血运动论》,在这部名著中,正式公布了血液循环的发现,为近代生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但是,我们不能把一门科学的产生或这门科学的任何重大成果仅仅看成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在实验室的发明创造,和任何一门自然科学一样,生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医学实践的关系甚为密切。人类对血液循环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分析和比较先行者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活跃科学思想,积极运用自然科学最新成果,促进现代生理学的发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胡世华 《科学通报》1960,5(6):172-172
数理邏輯是一門有着长远发展历史的科学。从二百几十年以前它的創始人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茲(1646—1716)开始,数理邏輯就緩緩地发展着。可是,在最近十几年里,几乎是突然地,它异常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各国数理邏輯的研究工作与干部培养的規模日益扩大着,有关的研究机构、研究队伍、科学成就、文献資料都在迅速增长着。数理邏輯的性貭与科学意义,对于許多人来說,还  相似文献   

11.
为何全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起不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8年,正当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的威胁迫使美国研制全国导弹防御系统之际,物理学家Richard L.Garwin和Hans A.Bethe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据该文说,尚在研制过程中的美国的“灵巧”导弹防御系统对于中国或苏联来说.是很容易突破的[参见《科学美国人》1968年3月号“反弹道导弹系统”一文]。  相似文献   

12.
5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多年了,而且即使某人走运也没有机会在科学中工作比50年还长得多的时间。因此依据个人的经验外推科学在未来50  相似文献   

13.
正《大西洋月刊》记者张晓文(Sarah Zhang)参观了广东省一处猴子繁育基地,那里的研究人员正在对猴子的大脑进行基因重组,以研究自闭症。冯国平是中国1 9 7 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那时,570万人在超过10年的等待后参加了高考。冯国平是自己所在的高中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他被分配到了医学院。和同时代大多数有科学抱负的人一  相似文献   

14.
宇宙学中的人择预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向华  李新洲 《科学》2006,58(5):10-14
在科学术语中,也许没有比“人择”一词造成更多混淆的术语了.人择原理有许许多多种版本,这些版本相互不同甚至矛盾.但是,“人择”一词已被广泛使用且日益流行,任何试图改变这个术语的做法均已为时过晚.科学的一个准则是任何科学理论必须能证实或证伪.人择原理采用这样的形式:先验概率分布由一种人择权重确定的话,它便具备了科学的预言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科学遐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前,时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江泽民同志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于2000年6月30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的文章。文中认同了将整个自然科学划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三大板块,而不再按数理化天地生来划分的观点。个人以为,这一观点意味着一种新的科学体系即将诞生,本文且把它称为新科学。  相似文献   

16.
约翰·霍根 (JohnHorgan)在其名为《科学的终结》的著作中认为 :以求知为目的的纯科学 ,存在着并已抵达了自身难以逾越的限度 ,而现有的科学概念框架已是其最终的成就。因此 ,他宣称 ,科学 (尤其是纯科学 )已经终结 ,伟大而又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这话着实让人吓了一跳 ,也的确“惊世骇俗”。该书的英文原版 1 997年在美国出版 ,其中文译本也于同年出版。该书一出版 ,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与媒体的强烈反响与广泛关注 ,从而成为畅销书。作为《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职撰稿人 ,霍根利用自己广泛接触科技界名流…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世纪 90年代中期 ,我曾写过一篇科学评论 ,题目叫《科学不能带妖气》。当时是为了批评“人 ,是太空人的试验品”的观点。此文发表后得到读者的好评 ,并接到中国科协的邀请 ,参加了全国三科 (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学术研讨会 ,我在会上宣读了这篇文章 ,受到称赞。这篇不到 2 0 0 0字的文章竟被多家报刊杂志转载。我的观点很明确 ,科学一旦带上妖气就不是科学。《人 ,是太空人的试验品》其作者在书中宣扬的观点也非常明确 :人是上帝创造的。因为作者在书中论证了太空人就是上帝 ,上帝在一万年前来到地球 ,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创造…  相似文献   

18.
李庆逵 《科学通报》1964,9(2):118-118
中国土壤学会在1963年举行了学术年会。在这次二百多人参加的会议上,检阅了我国近几年来在土壤科学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并且根据国际上土壤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家建设中的需要,讨论了各学科分支的发展方向。本文是根据会议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情况,谈谈我们对于我国土壤科学的研究现状和今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看法。一我国土壤科学在最近两三年来,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有了迅速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微积分已经成了科学技术的最重要的语言。懂得微积分的人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能学会任何一门科学或技术,相反,不懂微积分的人要学习新的东西就比较困难。”如果这是在1960年讲的一段话,那不会引起争议,但这段引语却取自一位美国重点大学的校长1985年的讲话。确实,微积分是科学技术的数学,它在科学技术中会象以前一样重要,但它不再那样显著了,它有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科学与创造,许多人都觉得十分神秘,高不可攀,与自己无关。其实,这是对科学与创造的误解。“什么叫科学?钻进去就是科学。科学在哪里?就在你鼻子底下。”美国人寒春说得是何等好呵!心理学家认为,创造能力是人脑的机能,除了白痴或脑病患者外,每个人天赋的创造力差异不大,人人都有创造力。只要破除迷信,坚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那么,科学与创造就在“你鼻子底下”。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原是一个药房里的学徒。他在制药劳动中体会到化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他把那个药房里所有的化学名著都研读了一遍,并做了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