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旋转环-盘电极方法开结合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磷酸溶液中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机理.结果表明在磷酸溶液中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即包括电化学反应,又有后续均相化学反应.在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中有两种硒单质生成,兰色硒是由电化学反应生成,不能进一步被还原,具有电化学惰性.红色硒是由后续均相化学反应生成,可以进一步被还原,具有电化学活性.并对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过程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维生素C还原亚硒酸溶液的方法,在PVP作模板的水溶液中,成功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纳米硒.分别讨论了纳米硒制备过程中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如:还原剂浓度、模板剂用量等对纳米硒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稳定的纳米硒的条件为:反应体系中亚硒酸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5;控制反应温度可制得不同形貌的纳米硒.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具有三维无机框架结构的新颖的化合物Cd4(SeO3)2(SO4)2(1)。该化合物是首个第二副族的混合硫酸盐-亚硒酸盐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中的镉原子具有独特的三种配位模式,即,六、七和八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维生素C还原亚硒酸的方法,在聚乙烯醇(PVA)作软模板的水溶液中制备出不同形貌的纳米硒.分别讨论纳米硒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还原剂浓度、模板剂用量、超声作用等条件对纳米硒形貌的影响.室温条件下,无超声作用产物的主要形貌是球形;而在超声条件下,产物的形貌是棒形.温度稍高时,一般反应条件下就可以得到棒状的纳米硒.实验研究表明,制备稳定的纳米硒的条件为:溶液中亚硒酸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控制不同的反应温度可制得不同形貌的纳米硒.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具有三维无机框架结构的新颖的化合物Cd4(SeO3)2(SO4)2(1)。该化合物是首个第二副族的混合硫酸盐-亚硒酸盐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中的镉原子具有独特的三种配位模式,即,六、七和八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具有三维无机框架结构的新颖的化合物Cd4(SeO3)2(SO4)2(1).该化合物是首个第二副族的混合硫酸盐-亚硒酸盐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中的镉原子具有独特的三种配位模式,即,六、七和八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利用硫代硫酸钠容量法测定铜阳极泥中硒的含量。在含有酒石酸的6mol/l盐酸溶液中,用盐酸羟胺还原析出单体硒,过滤与其他金属分离,单体硒用酸溶解,于10﹪盐酸溶液中加入一定过量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与亚硒酸反应生成四硫硒酸钠,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硫代硫酸钠,由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量计算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用亚硒酸溶液电镀硒薄膜。从这种溶液中电析出的硒原子可牢固地粘附于表面经过细金钢砂打磨过的镍衬底上。在室温下沉积的硒膜为无定形,呈红色。但经200℃热处理可转变为平均晶粒尺寸达1.0μm的六角晶硒。  相似文献   

9.
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亚硒酸在玻碳电极上的阴极行为。在4 mmol/l H_2SeO_3 0.2 mol/l H_2SO_4溶液中,电位比-0.39V稍负,亚硒酸可电化学还原至Se,而当电位比-0.45 V负时,则有H_2Se生成。结果表明,H_2SeO_3电化学还原经历中间历程。电化学还原生成的蓝色硒为电惰性品种,可化学反应生成的红色硒具有电活性。根据电极转速与环、盘电流比值关系导出H_2Se与H_2SeO_1之间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为3.2×10~4 l/mol·ε~2。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了将硒酸盐于水溶液中定量地转化为亚硒酸,分别考察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动力学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用 x 射线透射形貌法(Lang 形貌照相术)研究了五硼酸钾晶体中的馓7见缺陷。在所研究的晶体中,主要晶体缺陷是位错、生长层、包裹体、的沉淀物和双晶。位错主要起源于晶种恢复区。讨论了晶体缺陷与生长条件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国产 ZnSe 材料的 EER 谱研究结果.确定了室温下 ZnSe 材料的 E_ο和E_ο+△_ο带隙能量和自旋一轨道分裂参数△_ο.利用测得的寿命展宽参数Γ对晶格完整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国产 ZnSe 具有很好的晶格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晶场理论中的三种晶场模型,并且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X-RAY衍射、偏光显微镜和微电泳仪研究了降凝剂对原油中蜡的结晶的影响。 取得以下主要结论:从原油中分离出的蜡晶为正交晶型的晶体,晶面距为0.4156nm,结晶度 为70.5%,表现出长程有序;原油组分增大了蜡晶转化成斜方晶型的趋势,使蜡晶的晶面距 增大,蜡晶表现为短程有序,这种转化依赖于原油组分的性质和含量;降凝剂降低蜡晶体的 有序度,晶面距增大到0.4190nm,57%的蜡转化为斜方晶型;降凝剂使蜡晶带电,由于电性 排斥使蜡晶高度分散而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对"单晶"类样品进行鉴定评价和定向切割的新方法、新装置。以往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专用仪器,资源紧缺。现在从衍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一条新的测试路线,通过XRD自转条件下的θ扫描蝴蝶图能对"单晶"类型进行鉴定。它直接测出的就是晶向偏离角,再慢速点动捕捉到它的方位,从而指导定向切割,能三维定向,还能进一步作出XRD摇摆曲线,对单晶品质进行评价。新装置为定向切割和各向异性研究提供了简便手段,任何X衍射仪都可安装。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晶体的畴结构和测量晶体的铁电,热电,介电性能,确定了ATGSAs 晶体的畴结构,性能和生长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定向生长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了大面积掺杂均匀的 ATGSAs 单畴晶体,已用来制出高质量的热释电摄象管和探测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5个不同烷基链长的半菁化合物:Me2NC6H4CH=CHC5H4NCnH2n+1Br(n=16,12,4,2和1)。由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微分扫描量热分析和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讨论了烷基链长的变化对半菁化合物有关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不同条件下富勒烯晶体的液相生长,探讨了它的生长过程,分析了生长富质量晶体的条件,获得了宏观量级的单晶;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所出现的各种形貌,并用透射电镜分析了晶体的结构,有完整无缺陷的单晶生成。  相似文献   

19.
重点研究了 POS的同质多晶的种类、熔点和多晶态的转换规律与转换速度 ,对比了 POS与对称型 St- O- St甘油三酯、可可脂的多晶态转变 ,并分析了 POS晶体形成特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讨论 Si C晶须生长的主要过程 ;晶核的生成、基晶的形成及晶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