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湜是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与诗论家,尤其是他的诗学研究,为九叶诗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其诗学研究的目标是倡导"合流"的现代诗。可以从诗歌历史、诗歌本体及学术特征等方面对他的这一主张进行一些打量,以便进一步了解这一诗学主张所具有的合理性与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十四行(音译为“商籁”)是欧洲格律最严谨的抒情诗体,20年代初被移植到我国,几十位诗人写出了一批出色的中国十四行。近20多年来写作十四行诗最多、取得引人注目成就的诗人是唐湜。他曾把自己操纵裕如的十四行说成是从欧罗巴采折来的芦笛。从60年代中期开始,唐湜写了千余首十四行,出版了专集《幻美之旅》、《遐思——诗与美》,以及十四行长诗《海陵王》。十四行诗创作使这位40年代登上诗坛的九叶诗人,实  相似文献   

3.
森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重要诗人之一,创作出了大量具有"个人诗歌形态"的诗歌作品.其文本呈现出四大基本特征1.批评意识;2.叙事性写作;3.开拓"智性"空间;4.精神分析.通过对森子诗歌创作的个案研究,来表明笔者对90年代诗歌写作的一个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4.
安鑫 《科技信息》2007,(16):180-180,205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一位伟大的现代诗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个人与家庭悲剧屡屡发生,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弗罗斯特的人生悲剧对他的诗歌主题、诗歌意象和人生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何晓坤是滇东诗人群中一个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诗歌创作到1996年左右,这是何晓坤诗歌创作的前期。此后何晓坤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停顿期。2010年秋冬,何晓坤恢复了自己中断多年的诗歌写作,并在短期内创作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政治意识形态支配着 20世纪 50- 70年代末的诗歌创作.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暧昧的政治抒情诗成为该时代末诗歌的基本形态.其代表诗人是郭小川、贺敬之.这类诗歌本文称之为"政治高歌",它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 为政治服务的神圣使命 ;"小我"与"大我"的趋向和谐 ;诗歌艺术形式的民族化追求 ;革命浪漫主义的诗风.对这类诗歌的失误也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语境催生了伊沙诗歌创作突出的"身体写作"。作为90年代继"第三代"之后的代表诗人,他借助于"反讽"的修辞,利用语言对"身体"进行展示,将身体视为城市景观之一,突出其"行为艺术"的意味,从而挖掘出城市的乱象与病态。在作者所建构的互文系统中,"身体"展示出现代人身处城市的复杂感受,进而在与古人生活的对照中通过自身的"复制"完成了个体精神的实践,让读者体验到阅读的快感,迎合了大众与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20年代的诗歌创作中,冯至的<昨日之歌>已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其创作的叙事诗,为数不多,却独具风范,在现代叙事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人深受德国谣曲和中国古典诗词影响,以叙事诗的表现技巧,把诗的境界美、诗意美与个人化情感抒发巧妙结合,展示诗人青春时代独有的生命体验.另一方面,诗人不自觉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五四"大背景下,使其创作表现出一种现代悲剧意识,在现代叙事诗中"堪称独步".  相似文献   

9.
沙鸥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大后方诗坛上诗风独特、影响甚著的四川方言诗人。他通过选择以四川方言入诗作为自我突围、转型的突破口,寻找和确定了属于自己诗歌创作的风格与特色。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诗人用四川农民活的语言来书写大后方农村的凋敝破败与农民的苦难生活,既接续了深入民间、为民代言的传统,也为新诗民间化、大众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是穆旦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也是穆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从40年代初期到40年代中后期,穆旦作为学院派青年诗人受到老一代诗人的重视,同时得到具有学院背景的青年批评家的积极评价。本阶段穆旦研究的意义在于:在世界现代诗歌传统的背景上以比较文学、文学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等方法对穆旦及其诗歌作品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评估,对穆旦的出现做出了及时的和积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洛夫为当代华语诗坛杰出诗人,其诗歌创作生涯已跨越半个多世纪。50余年的洛夫诗歌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至20世纪末,近期新世纪以来;并在洛夫生平、诗学理论、创作阶段、整体风格、审美意象、张力系统、语言特征以及代表性诗歌文本的研究等诸多方面有深入的探讨并产出了一批丰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森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重要诗人之一,创作出了大量具有“个人诗歌形态”的诗歌作品。其文本呈现出四大基本特征:1.批评意识;2.叙事性写作;3.开拓“智性”空间;4.精神分析。通过对森子诗歌创作的个案研究,来表明笔者对90年代诗歌写作的一个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杜甫的秦州诗,是诗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精神财富,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都对他之前"沉郁顿挫"的风格进行了深化和突破,并用沉着蕴藉的手法表现出诗人浓烈凝重的思想感情.所以诗人在秦州期间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也应引起文学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高春林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写作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河南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描写商业社会里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的命运,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下层社会"的"经验的知识",并显示出"独立意识上的内省"。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作品还具有某种理想主义倾向,表现了对飘逝的美好事物的追寻。  相似文献   

15.
谈顾况与佛教的因缘及其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况是历经盛唐和中唐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吸取了释道文化的因子。诗人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其诗文创作中表现佛教“虚空”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80年代的同一声音的独白式,翟永明以犀利的笔墨道出了女性敏感的神经和自我意识,从而奠定其女性诗人的地位,但同时"女性诗人"的称号也受到她本人的排斥.从第二人称的大量使用开始.她踏上了对话与交流之路,进而发展到完全抽离地第三人称书写,进入一个纯叙事性的"戏剧化"描写.自<时间美人>等一系列作品开始,诗人开始进行自我独自与戏剧描述的融合.这一流变过程同时也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诗歌叙事声音,特别是女性诗歌的普遍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面对重压之下的个人形象的隐匿以及凸现,而最终完成现代女性书写者在面对社会压力中的自我话语的确立.  相似文献   

17.
谈顾况与佛教的因缘及其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况是历经盛唐和中唐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吸取了释道文化的因子。诗人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其诗文创作中表现佛教“虚空”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派对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承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主流有着深刻的联系。这一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何其芳、废名、卞之琳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诠释了中国诗歌中的新旧关系问题 ,从不同的方向承传了古典诗歌的艺术精神 ,并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考察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如何处理创新与传统的关系 ,能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政治意识形态支配着20世纪50-70年代末的诗歌创作。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暧昧的政治抒情诗成为该时代末诗歌的基本形态。其代表诗人是郭小川、贺敬之。这类诗歌本文称之为“政治高歌”,它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为政治服务的神圣使命;“小我“与“大我”的趋向和谐;诗歌艺术形式的民族化追求;革命浪漫主义的诗风。对这类诗歌的失误也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古典抒情诗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文学创作以清淡质朴的文笔传递人间温情,他总是以自己的亲历为原型,将笔触放置在小人物的悲欢上,展现出底层百姓的酸甜人生。《大淖记事》作为汪曾祺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以诗化的语言建构了一幅充满烟火气、人情味的"大淖上河图",以一对苦命鸳鸯的爱情历程展现出大淖的民风民俗,有别于80年代的其他主流创作,形成了一种另类的主体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