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稀缺难浮煤浮选回收率偏低的情况,研制一种AO浮选捕收剂。通过浮选实验和润湿热实验,比较AO捕收剂、煤油、柴油对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浮选速度及三种药剂与难浮煤泥作用的润湿热。结果显示: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的最佳操作指标为,捕收剂与起泡剂质量配比3∶1、捕收剂与起泡剂总用量1.28 kg/t、矿浆浓度75 g/L;在精煤灰分大致相同的情况下,AO捕收剂的浮选精煤产率比煤油、柴油分别提高了11.33%和14.94%,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了6.18%和8.09%;AO捕收剂的浮选速度最快,与煤样作用的润湿热最大。验证性浮选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AO捕收剂是一种理想的难浮煤用浮选药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柴油作捕收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作起泡剂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进行浮选实验研究,考察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分散剂和抑制剂种类及用量对正极材料钴酸锂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矿浆质量浓度为0.05 g/mL,pH为6.0时,以0.15 mg柴油为捕收剂,0.75 mg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0.75 mg聚丙烯酸钠作抑制剂,0.84 mg MIBC为起泡剂,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回收率达93%。  相似文献   

3.
由于竖罐蒸馏炼锌工艺中锌精矿所含的银几乎全部进入蒸馏残渣,因此以蒸馏残渣经旋涡炉烟化处理后得到的烟化渣为原料,开展了浮选回收银的研究.浮选实验考查了浮选过程pH值、温度、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对粗选过程的影响.在优化的粗选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了多级开路浮选和闭路浮选实验,最终确定采用一粗四精三扫工艺,捕收剂用量800g·t-1,起泡剂用量350g·t-1,获得银精矿品位6100g·t-1,银回收率8610%.  相似文献   

4.
起泡剂作用在无捕收剂浮选过程中较有捕收剂浮选过程更为显著。本文考查了起泡剂用量和种类对硫化铜矿石和钼铋硫化矿石无捕收剂浮选回收率以及精矿品位的影响。起泡剂用量增加导致精矿回收率明显增加。松醇油和丁基醚醇是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的适宜起泡剂。探讨了起泡剂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选煤厂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煤泥的煤质特征。通过柴油与多种促进剂混合制备得到复合药剂,并进行了常规药剂、现有复合药剂与新开发复合药剂的浮选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当新开发复合药剂换算柴油用量为360 g/t时,精煤产率为39. 42%,精煤灰分17. 35%,该指标与常规药剂和MJ型药剂分选时约500 g/t用量时结果相近,较常规药剂和MJ型复合药剂分选可有效节约药剂耗量,并得到好的分选指标。当该复合药剂换算柴油用量720 g/t时,得到较优分选指标,精煤产率为47. 13%,精煤灰分为16. 24%.最后对新型复合药剂的分选机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对来自某选煤厂的煤泥进行新型浮选捕收剂和传统捕收剂柴油的浮选试验,试验结果发现:与柴油相比,新型捕收剂1#油和2#油作为捕收剂时,浮选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均较大,精煤灰分略高;其中,新型捕收剂2#油捕收效果最好,新型捕收剂1#油次之,传统柴油最差,预测新型捕收剂1#油和2#油均可广泛应用选煤厂提高浮选精煤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北海地区的钛铁矿砂矿尾矿进行了系统浮选试验研究,钛铁矿砂矿尾矿由原矿经过重选和磁选得到.研究表明,Pb(NO_3)_2对钛铁矿有活化作用,主要是由于Pb2+与钛铁矿发生特性吸附,提高了油酸钠对钛铁矿的捕收能力.以硫酸和水玻璃作为调整剂,Pb(NO_3)_2作为活化剂,油酸钠作为捕收剂进行浮选,在硫酸用量900 g/t,水玻璃用量400 g/t,Pb(NO_3)_2用量30 g/t,油酸钠用量450 g/t的药剂制度条件下,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的闭路浮选流程,可得到TiO_2品位为39.55%,回收率为54.61%的钛精矿.  相似文献   

8.
传统煤泥浮选用煤油作为捕收剂,油耗大、效率低.选取一种煤焦油深加工副产品(洗油类)作为捕收剂,对新一和铁东两煤样进行浮选实验,并从接触角、润湿热及红外光谱的角度分析HTP捕收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HTP捕收剂用于新一、铁东煤样浮选,与煤油相比,精煤产率分别提高了2.49%、2.76%,精煤灰分分别降低了1.56%、1.42%;HTP捕收剂与新一、铁东煤样作用的接触角分别比煤油与煤样作用的接触角增加1.18°、1.09°,润湿热分别提高0.911 2、0.755 0J/g.该捕收剂含有芳烃、烯烃及甲基萘等杂极性物质,表面活性高,选择性稳定,是一种可靠的浮选药剂.  相似文献   

9.
为了以较少的试验次数,准确、快捷地找到高硅菱镁矿的最佳浮选条件,运用多因素序贯试验法对菱镁矿浮选的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确定了调整剂的最佳用量为碳酸钠1 800 kg/t,六偏磷酸钠80 g/t,盐化水玻璃900 g/t.在该条件下,从高硅镁矿石中可以提纯出w(MgO)=97.71%的高纯镁精矿.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以较少的试验次数,准确、快捷地找到高硅菱镁矿的最佳浮选条件,运用多因素序贯试验法对菱镁矿浮选的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确定了调整剂的最佳用量为碳酸钠1 800 kg/t,六偏磷酸钠80 g/t,盐化水玻璃900 g/t。在该条件下,从高硅镁矿石中可以提纯出w(MgO)=97.71%的高纯镁精矿。  相似文献   

11.
The conventional collector for diasporemineral is oleic acid(OLA),which is highly insoluble and must be used in high dosage in bauxite flotation.Firstly flotation experiments with every reagent(sodium oleate,tween-20)were carried out and it was shown that sodium oleate was an effective diaspore collector,whereas nonionic surfactant tween-20 showed little collectivity.The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sodium oleate as the main collector with the addition of tween-20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potentiator on diaspore flotation.It could be seen from the experiments that potentiator had a marked influence on the recovery of diaspore,which was raised by more than 12% and that addition sequence also affected the flotation behavior.It gave the best results with the reagents mixed thoroughly before added and the best ratio of collector oleic acid and potentiator tween-20 stood at 10:1.Fro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ingredients in the sodium oleate solution,at the pH 9,sodium oleate acted with surface of themineral with the acid-soap polymer [HOL·OL-].Zeta potential test showed that the potentiator promoted the absorption of collector on themineral surface,which lowered zeta potential.As could be seen from surface tension experiments,the addition of potentiator tween-20 lowered the CMC(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value of oleic acid solution,which was equivalent to raise the power of the agents.By the adsorptive capability tests,with the addition of tween-20,the adsorption of oleic acid on diaspore got more.  相似文献   

12.
在KCl的浮选生产过程中捕收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恰当、适量的捕收剂进行生产,可以获得最佳的KCl浮选收率,从而提高钾矿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概述了KCl浮选生产中所用捕收剂的种类及其作用原理,介绍了常用捕收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不利生产条件下新型捕收剂的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积极开发适合低品位钾矿及低温正浮选生产的新型捕收剂,对实现钾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吸附量和ζ-电位测定,以及单矿物浮选试验等手段,并结合捕收剂使用机理研究的一些结果,对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六偏磷酸钠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矿物表面的阴离子捕收剂进行解吸并吸附在表面使之亲水,从而达到对矿物的抑制。研究还发现pH对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效果有明显影响。pH超过一定值后抑制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14.
首次采用复式非极性分子做起泡剂兼捕收剂,浮选平顶山及开滦赵各庄煤样,浮选剂用量低,浮选效果良好.同时测量了该药剂分子在煤粒表面的吸附热及吸附的红外光谱,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药剂的作用原理,并建立了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考察了乙二胺磷酸钠对赤铜矿硫化浮选的影响.采用矿物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矿物表面Zeta电位检测、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能分析和矿物表面捕收剂吸附量测试等方法,探讨了乙二胺磷酸钠对赤铜矿硫化浮选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乙二胺磷酸钠能够使硫化后的赤铜矿矿物表面铜、硫元素的含量增加,负电性增强,使HS-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能负值增加,硫化反应更易发生,进而改善了矿物表面的硫化效果,增加了矿物表面捕收剂的吸附量,提高了赤铜矿硫化浮选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高硫煤浮选脱硫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选择适合高硫煤特点抑制剂的基础上,在浮选过程中添加抑制剂,以达到浮选脱硫的目的。同时讨论各种抑制剂对浮选精煤产率、降硫率、灰分、完善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浮选抑制剂中以石灰的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以油酸钠(NaOL)为捕收剂,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研究菱镁矿和白云石浮选行为,并依据动电位、吸附试验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探讨了菱镁矿与白云石人工混合矿体系中Ca~(2+)对菱镁矿浮选的影响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对菱镁矿和白云石单矿物有良好的选择抑制作用;但对二者的人工混合矿进行浮选时,两种矿物均受到六偏磷酸钠的抑制,无法实现分离.吸附试验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在浮选过程中白云石溶解出的Ca~(2+)吸附在菱镁矿表面.动电位测试表明,由于Ca~(2+)的吸附导致菱镁矿与白云石的表面性质趋同,严重影响这两种矿物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8.
新型捕收剂浮选锂辉石和绿柱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浮选实验研究了油酸钠、 C7-9羟肟酸、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新型两性捕收剂YOA-15对锂辉石和绿柱石的捕收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强酸性介质条件下对锂辉石和绿柱石具有一定的捕收能力,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不具有捕收能力;C7-9羟肟酸和油酸钠对这2种矿物的捕收能力相近, 在中性条件下对绿柱石的捕收能力较强, 在整个pH值范围内对锂辉石的捕收性能很弱;YOA-15在酸性条件下对2种矿物具有很强的捕收能力,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捕收效果一般;经碱擦洗后, 2种矿物的可浮性均得到增强;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 YOA-15的捕收性能强于油酸钠及其他类捕收剂的捕收性能;加入少量的Fe3 可使锂辉石和绿柱石充分活化, 最佳活化pH值为中性;Ca2 在用量较大时才体现出对锂辉石和绿柱石的活化, 其最佳活化pH值为强碱性.  相似文献   

19.
废水中氨氮沉淀物的结晶状态及其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实验室模拟废水和焦化废水研究了废水中其他成分对氨氮沉淀物结晶状态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模拟废水中生成的氨氮沉淀物是非晶态的,而焦化废水中的沉淀物是晶态的磷酸铵镁.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H值影响捕收剂十二酸钠或油酸钠与沉淀物的作用机理,pH=9时捕收剂在沉淀物表面发生物理吸附,而pH=11时发生化学吸附.模拟废水中氨氮沉淀物以油酸钠为捕收剂较好,而焦化废水中的氨氮沉淀物以十二酸钠为较好,其原因是沉淀物的结晶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