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Irwin Rose)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被授予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泛素是一种含76个氨基酸的多肽,存在于除细菌外的许多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具有标记待降解蛋白质的作用.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在蛋白酶体中被降解.泛素控制的蛋白质降解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不仅能够清除错误蛋白质,对细胞生长周期、DNA复制以及染色体结构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类从20世纪50年初代发现细胞传送遗传信息的详细过程,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复制羊“多利”的诞生,前后不过50年光景。如果我们把这段生物科技的演进拍成一部时间交错的记录短片…… 主角: 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研究双杰,美国生化学家詹姆斯·华森博士和英国物理学家弗南西斯·克里克; 20世纪90年代英国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博士。 配角: DNA(脱氧核糖核酸),细胞遗传信息的载体,包含在细胞的染色体内;  相似文献   

3.
光谱法研究诺氟沙星与DNA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诺氟沙星(NFA)与DNA作用.实验结果表明,DNA以静态猝灭的方式使得诺氟沙星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NFA在浓度为5.86×10-7~1.95×10-6mol·L-1时,体系的荧光强度与DNA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线性关系,其中在NFA浓度为5.86×10-6mol·L-1时,存在最宽的线性范围,DNA的浓度为2.0×10-5~2.22×10-4mol·L-1.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该方法简便快速,背景干扰小,对于合成样品中DNA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水稻染色体的显微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水稻染色体识别、显微分离与切割、PCR体外扩增和微克隆进行了研究 .利用改进的显微切割装置 ,可以在 1 0 0×油镜下进行染色体分离与微切割 ,不仅解决了水稻染色体的识别和显微分离的困难 ,而且可使染色体特定区微切片段缩小到 7Mb级 ;利用 SUP-PCR可使 fg级水稻染色体 DNA扩增到 μg级 .电泳检测结果表明 ,扩增片断在 80~ 60 0 bp左右 ,经与 p UC1 9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 DH5a,一次分离的单条水稻染色体可以获得 9×1 0 4克隆 ,一个 7Mb级片段可以获得 3× 1 0 4克隆 ,经分析 ,插入片段大小在 80~ 50 0 bp范围 .该方法为直接从水稻单条染色体或染色体特定区 DNA文库中筛选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5.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Elizabeth H. 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Carol W. Greider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Jack W. Szostak获得该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制。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由DNA重复序列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功能,会随染色体复制与细胞分裂而缩短。端粒酶作用于端粒,依靠自身RNA模板合成端粒DNA,维持端粒的长度与结构完整。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解释了生物学中长期未解决的染色体末端复制问题,推动了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为研究衰老、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进化与生物进化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0 引言生物是进化的产物。进化是对遗传的适应性变异的选择。而遗传的变异又主要是由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突变和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因此,染色体进化与生物进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染色体是基因或遗传信息的特定线性序列的连锁结构,也是生物进化的档案库。研究染色体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主要是研究染色体的化学成分,DNA含量,碱基组成和以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大小等为特征的核型进化与物种形成和演化的关系,为揭示生物进化趋势提供染色体方面的科学资料。染色体的发现和命名,至今已100多年了,但染色体进化与生物进化关系的研究还是Suton和Boveri发现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因子行为的平行性,并于1903年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之后的事。如果从1911年W·R·B·Robertson发现等臂染色体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由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融合而来算起,至今才81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04,(12):57-60,F003
本期特稿科技评估的功能、特点及方法 (12·8)打造长三角人心中的梦—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正式启动············……(1·2)创新科普宣传惠及万千农民 (2·2)求真务实开拓创新—2003年浙江科技工作成效卓著··················……(3·2)科学规划深化改革—2004年浙江省科技工作重点 (4·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1。·2)地市科技科技前沿奇异的DNA结构探索:一场用结构化学解释生命科学的竞赛 (1·4)浙江省软件产业的现状、发展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理论研究· DNA超细长弹性杆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稳定性问题···························……薛纭,陈立群(1.1) 矩阵加权Moore~P~逆和Drazin逆的一种简捷求法····································……孙幼(1 .8) 天然植物除臭剂的应用试验·············································……陆光立,候玲娟,郭广寨,等(1 .13) 论我国建立统一应急救援体系之“急”··························…  相似文献   

9.
总目次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2):1530-1536
题目作者期页 专题评述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a的研究现状·································~··~·····················……林晓燕张叔人徐恒11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及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王宏芝李瑞芬王国英马荣才魏建华18 剪切滑动带断层岩中超微结构的实例观测和研究展望 ···.··················~···,.·····~······~·······…  相似文献   

10.
 在Tris-HCl(pH7.2)介质中,研究了1个新的苯甲酸氮芥铕(Ⅲ)配合物(Eu(BANM)3·H2O)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性能,表明此配合物可作为DNA定量测定的荧光试剂.此外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对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证明DNA与配合物之间存在插入和沟结合2种非共价作用方式,配合物与DNA的平均结合常数为7.19×105.  相似文献   

11.
第五卷第一期 ·理沦裸讨·无序系统中带有红外发散的电子能量输运…………………………………………邓辉妨(l) ·研究枢告·江西棘口科吸虫的研究(一)(英文)…………………,。……………·周静仪 王溪云(13)草苗(CtenoPharyngodon idenus)和青苗(MyloPharyngodon Plceus) 血液流变学初步研究………………………………………·二……………………·刘 讳(川)金属Debye温度的新计算式及其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萧功伟(26)使用国产仪器测定细菌DNA的GC百分含量的初步研究………………………周和山等(31)江西近…  相似文献   

12.
1953年4月25日,年仅25岁的詹姆斯·沃森(J.Watson)与同在剑桥大学的合作者弗朗西斯·克里克(F.Crick)一起,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仅两页的论文,提出了DNA的结构和自我复制机  相似文献   

13.
以从重庆酉阳分离到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为研究对象,以该物种16SrDNA作为靶标,设计引物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实验结果显示,LAMP检测的最佳条件为内引物浓度5μmol·L-1,聚合酶用量800U;以研究对象16SrDNA质粒为模板,LAMP检测的最低质量浓度为1.735×10-2ng·μL-1,PCR检测的最低质量浓度为1.735×10-1ng·μL-1;以研究对象基因组DNA为模板,LAMP检测的最低质量浓度为1.475×10-3ng·μL-1,PCR检测的最低质量浓度为1.475×10-1ng·μL-1;以研究对象基因组DNA、正常中蜂(Apis cerana)中肠基因组DNA、正常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中肠基因组DNA、正常家蚕(Bombyx mori)中肠基因组DNA、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 pis)孢子基因组DNA和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DNA作为模板进行检测,其中只有以研究对象基因组DNA为模板时,LAMP扩增才有条带。以上研究提示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LAMP检测方法是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检测的一个有效工具,可为后期在养蜂场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工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荧光法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Eu(acetylacetone) 3(phen)Cl3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 ,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作用存在两种模式 :嵌入与静电作用 .并运用Eu(acetylacetone) 3(phen)Cl3作荧光探针初步研究了Ni(phen) 3(ClO4) 2 ·3H2 O的两种手性对映体与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这两种对映体与DNA的作用有差别 .  相似文献   

15.
轨迹     
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1928年出生于美国,在芝加哥长大,15岁时每天乘车到离家8公里的芝加哥大学读书。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写的《生命是什么》说生命有说明书,并强调说明书肯定存在于分子上。沃森17岁时读到此书,并听了著名的遗传学家休厄尔·赖特的课,开始对遗传密码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产生了兴趣。 这种兴趣的结果是在1953年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一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6.
、J、Jq自2了、r、 题目作者一类非线性映象不动点与变分不等式解的谊历收效性 .............................····.··············……游兆永徐宗本弹性壳休的一种变分形式及其有限元通近············……黄艾香在具有可列签的Banaeh空间的基上取确定值 的有界线性泛函存在的充要亲件···········……,,·…龚怀云概率度t空间中概率直径的特征············……张文修张继国期次、、2、,产(2(23)(29)(33)(41)(55)(63)(73)、少、l/、、2、.J、.少,自O自,︺22J‘、尹‘、了‘、子百‘…  相似文献   

17.
199D年第司欺——”-——工程结构强度可靠性研究……………。。卜己Z社·‘几。。‘……………·杨国静 郑 荣 翟甲昌用边界元法解接触问题的一种新的迭代方案一。,··。·。·。·。…。‘·。·。h,·‘人。。-··中·。矗卜··黄庆学两种计算球罐脆断失效概率的近似方法……………h、…。·-…··。·’·。·。。。…·、“·。·。··‘…曹天捷‘蜗轮新材质—一锌铝合金的试验研究…………………·。…。……张谈 夏兰廷 竺一苇等。双梁龙门起重机在水平载荷作用下强度与刚度分析…··、··‘·@@…·‘…回·、…·曹做杰-…  相似文献   

18.
1.SM小鼠局灶性肌肉营养不良病变的一种新突变。Anew mutantof’theDystroPhia museularis(dy)loeus inthe SM strain.of miee.尹J,Haya-kawa and S.T.Su」i.··············……1一2 2.对用氧四环素控制大鼠传染病皮下和腹腔内注射两种方法的比较。A compari-son of subeutaneous and intraPeri-toneal oxy七e七rae yeline injeetionmethods for eontrol of infeetionsd isease in the rat.犷W.P.Porter,Y .M。Bitar,J.D。Strandberg andP .C .Charache·····················……3一6 3.NC…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混合编码方式的RBF网络遗传训练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混合编码方式构造染色体结构,对RBF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进行编码,可以在遗传算法的一个优化过程中同时训练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简化了问题的求解过程·仿真表明,利用该算法训练RBF网络,能使网络具有简单的结构形式、较高的拟合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了·_J亡1第_:二二期左环投的张量积与范畴············,,·……尸。川,i’’二,:’i’_,’,二伙,洲:少·,’!1二:·,.一”·周伯晒CI)二阶微分方程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要条扑、…!:一,;’’…脚::二::二心一,,一。:,二,,何索仿一(21)娜界统卿冬铆,粉·收结构、,、;,·,,一冲一‘1,’宁·’),,·“·’,·片·,户…甲·川·,一孙钟东、}姗未,衣文国、!伴摧格,费翔林、‘李玉珍、(撇)一种检查AL00L源程序语法错误的方法·····,·············,····,·········……人造汽相平早.热道的口、只探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