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杨斌  马晓明  潘道刚 《甘肃科技》2015,31(3):141-142
探讨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及经验,为提高一次性手术治愈率,防止术后复发,提出建议。回顾分析2004-2008年5年间胸壁结核术后复发患者手术方式,对比均行肋骨切除患者复发率进行调查分析。肋骨损伤与否,均行肋骨切除+肌瓣填塞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一期手术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手术方式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方法 :分析 6 3例体表淋巴结结核患者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用外科方法治疗的疗效。结果 :行肿大的淋巴结切除及区域性清创术治疗 5 3例 ,伤口甲级愈合 47例 ,乙级愈合 6例 ,经切排清创及术后用抗结核 号换药治疗 10例 ,伤口愈合时间 17~ 82 (平均31)天 ,无 1例并发症 ,治愈率 10 0 % ,随防二年无 1例复发。结论 :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方式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 ,疗效好 ,治愈时间短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胸墨结核是常见的胸壁疾病,我院自1970年~1998年共行手术治疗514例。1临床资料514例中男性324例,女性190例;年龄8岁~67岁;其中30岁以下336例,30岁~40岁119例,40岁以上59例;表现为胸壁皮肤不红有硬性或波动感肿块386例,表现为红肿波动及脓肿破演者75例,有窦道形成17例,即往有结核病史者84例;术前X线胸片见有肋骨破坏者防例,术前X线陶片未见肋骨破坏而术中发现肋骨受侵犯者34例,外穿性脓肿及哑铃形脓肿开胸处理28例,术后局部复发16例,手术切口迁延愈合34例,其中延长愈合时间最长者达6个月,胸室结核术后复发转诊入院者8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我院1979年10月至1991年3月间90例胸壁结核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术中行病灶清除后选用带血管神经带的肌肉瓣填塞创腔,效果满意。术后89例得到长期随访无结核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35例脊柱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32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0例,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0例,D级6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0.6)h,平均出血量(400±120)ml。术中3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2例术后1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5年(平均17.1月),骨融合时间平均6.4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1例出现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背阔肌肌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乳房一期重建以及局部晚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10月对4例保乳手术患者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行乳房成形术,对6例保留皮肤乳房全切术患者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一期重建术,5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后背阔肌肌皮瓣胸壁皮肤缺损修补术.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重建乳房形态良好,胸壁皮肤缺损修补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的成形及重建,既达到了肿瘤抬疗的目的,又弥补了因乳房缺损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形体缺限,提高病人生存质量,背阔肌肌皮瓣用于填补晚期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后胸壁缺损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35例脊柱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32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0例,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0例,D级6例,血沉尽可能控制40mm/h以下后手术,手术方式均采用I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随诊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愈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0.6)h,平均出血量(600±120)ml。术中4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1例术后1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5年(平均17.6月),骨融合时间平均6.5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1例出现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脊柱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疗效确切,操作易掌握,对前方结构干扰小,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疗效及预后。结果患儿均经手术切除病灶一期缝合伤口方法治愈。其中5例在外院误诊,2例已破溃流脓,1例切开引流后复发。术后随访6~24月无复发。结论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发生同侧腋下淋巴结结核较少见,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手术切除彻底清除病灶,是快捷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后路器械固定、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25例。术前后凸角20°~51°,平均27.3°±2.6°;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及椎管内死骨形成,2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10例,D级10例。结果本组25例随访16月~48月,平均(14.5±2.3)月。术后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患者平均Frankel分级上升(1.3±0.2)级,神经根刺激症状全部得到缓解。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最终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融合,无结核复发的病例。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CR(计算机X线摄影)、CT(计算机断层成像)、MRI(磁共振成像)、在脊柱结核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回顾性调查我院经病理学确诊的56例脊柱结核患者,分析比较CR、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的价值。56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56例患者行了计算机X线摄影(CR)检查,26例患者行了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38例患者行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行CR检查的56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的CR片能将患者的椎间隙消失或狭窄、骨质改变等清晰的显示,有30例患者的CR片能看到软组织阴影。行CT检查的26例患者其CT均显示了清晰的钙化、椎体骨质改变,CT检查下患者的附件均未见明显的异常,有23例患者的CT能看到软组织阴影。行MRI检查的38例患者,其MRI均能看到软组织受累,附件均未见明显的异常,38例患者的椎间隙消失或狭窄均能清晰的显示。病变T2WI以高信号为主,T1WI以低信号为主。CR仍是脊柱结核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能从大体上观察脊柱结核患者的结核发生部位、侧突畸形、脊柱有无后突、椎间隙变化等;CT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病灶中的钙化灶及死骨情况;MRI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椎管受累、椎旁脓肿形成、椎间盘受累、椎体破坏等病理改变情况,三者结合有助于临床上脊柱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刘絮  张晓莉  杨惠茹  郭佳 《甘肃科技》2009,25(15):155-156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对2003年10月~2008年1月腹腔镜手术治疗107例异位妊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7例腹腔镜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并发症。行输卵管切除术35例、输卵管开窗术60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流产挤出术11例,卵巢楔形切除术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价值,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总结多发性肋骨骨折后应用记忆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施行肋骨断端对位内固定术的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利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26例.结果26例手术后胸廓形状恢复正常,胸壁浮动消失,胸痛显著减轻,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的肋骨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平均住院天数12d,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胸片,肋骨骨折对位对线好,无环抱器松动移位,胸廓无畸形.结论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好,是处理胸壁软化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蔡小林  鲁玉桂  尤弘霞 《甘肃科技》2014,(2):120-121,136
探讨了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后不同加压包扎方式对术后愈合的影响。将156例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弹力绷带加普通胸带加压包扎;对照组76例采用普通胸带加压包扎,包扎时间为3~4周。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正规抗痨治疗6~9个月并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治疗组术后治愈率、复发率、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加压包扎方式对胸壁结核术后愈合速度及预后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结核误诊原因.方法: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结核病例资料.结论:胃结核为罕见病,临床表现酷似胃溃疡或癌,X线检查无特异性,亦无特定的胃镜征象,在术前很难找到确诊的依据,极易误诊,有时在术中被误认为胃癌,其治疗与其他结核治疗原则相同.  相似文献   

15.
寰枢椎结核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寰枢椎结核少见,临床上极易因误诊而延误诊治.持续性颈部疼痛是本病常见症状,颈痛伴有颈部脓肿、肺部结核的发现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于无广泛椎体破坏和没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病人可行药物及外固定治疗;对于出现咽后壁脓肿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病人应行手术治疗.结果 详细阐述1例寰枢椎结核病例的临床表现,并总结相关文献.结论 通过讨论能够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分析讨论浅表淋巴结结核超声诊断的文章很少见诸报章,而且对于超声诊断的价值问题,业内也有很多争论。现收集本院1999年1月~2000年1月间住院病人经超声诊断及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颈淋巴结结核30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提高早期无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并提供手术依据及手术择期时间。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文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44岁,平均22岁。合并肺结核12例,结核性脑膜炎2例,骨结核1例,未发现其它部位结核15例。1.2 方法 仪器为东芝SSA-240A。本组30例治疗前均经超声检查,病人常规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后仰,充分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其中5例同时行陈旧性会阴裂伤修补术,子宫大小如孕7~12周。结果:29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无一例膀胱、直肠、输尿管损伤,痊愈出院。结论:选择好手术适应症,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和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后路器械固定、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的方法治疗腰骶脊柱结核19例,其中累及2个节段17例,3个节段2例;术前后凸角8°-21°,平均15.3°;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及椎管内死骨形成,13例伴有不H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8例。结果随访6月-3年,平均24月。术后切口均l期愈合,结核无复发。疗效优12例,良7例。术后6月X线片检查示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并通过椎间隙13例,2例术后CT扫描证实前方有假关节形成。融合时间6-8月,平均7.5月。术后后凸成角2°6°,平均3.1°。至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较术后无明显丢失。有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Fhnkel评分均达到E级。结沦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探讨开腹直视下应用硬膜外导管及玻璃酸钠行输卵管复通术的效果。选择28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夫妇身体健康,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开腹直视下应用硬膜外导管及玻璃酸钠行输卵管复通术。术后3d行输卵管通液,复通率为100%,1月后月经干净3~7d再次行输卵管通液,复通27例,通而不畅1例,复通率96.4%,术后1年妊娠26例,妊娠率93%。开腹直视下应用硬膜外导管及玻璃酸钠行输卵管复通术具有手术成本低、成功率高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采用HIFU及Endo-GIA成功行16例肝癌切除手术的经验与体会.方法选择左半肝及右肝浅表癌肿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5例,B级1例,采用超声刀(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及腹腔镜切割吻合器Endo-GIA行16例肝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15例患者顺利完成行腹腔镜肝癌切除,1例因出血改为开腹手术.左肝局部切除4例,左半肝切除1例,左外叶切除8例,肝右叶局部切除3例.手术时间80~22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量90~1 000 m L,平均300 m L.病灶直径2~6.5 cm,平均4.5 cm,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肝脏浅表肿瘤或左半肝的恶性肿瘤患者行HIFU及Endo-GIA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