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玻璃纤维建筑材料生产中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用双向可控硅组成交流调压电路,用KC05可控硅移相触发集成电路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调节预置电位器可以选择输出电压或电流,并自动稳定系统的输出电压或电流,以便间接控制和稳定熔炼坩埚或拉丝铂管内的作业温度。  相似文献   

2.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VSG)促使电路中无旋转元部件的分布式电源具有了同步发电机的有功频率及无功电压调节特性,但离网运行模式下,VSG的一次调频与一次调压本质上是一种下垂控制,属于有差调节,负载功率的改变,将导致其输出频率和相电压幅值偏离。针对此问题,通过分析VSG有功功率变化与频率变化之间的关系、无功功率变化与电压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功率调节的动态特性,选取下垂系数作为优化对象,引入参数自适应调节的方法,提出一种下垂系数依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的改进型VSG。仿真结果表明,在离网运行模式下,改进后的控制策略与传统VSG相比,不仅能维持微电网功率平衡,而且实现了频率的无差调节和相电压幅值调节的小偏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改善步进电机矩频特性的一种新方法。首先推导了维持步进电机负载能力不变所必备的电压与频率的关系式。随后采用可控硅整流加滤波的电路对步进电机供电,用改变可控硅触发角的大小来改变供电电压,并用软件实现步进步机的脉冲分配,全部控制用单板机来实现,使整个系统完全数字化。由于实现了调频调压,步进电机高频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
可控硅零触发系统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可控硅移相调压装置存在的缺点设计了可控硅零触发调压系统,并分析、论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电压调节方法与范围  相似文献   

5.
1电子灭弧模块的工作原理 随着可控硅技术的发展,利用可控硅元件作为电子开关,已经实现了无触点控制,但是可控硅元件在导通时有约1.2V的电压降,在大电流状态下工作的可控硅,热损耗问题就十分突出.电子灭弧模块是以双向可控硅为工作主回路,将交流接触器的触点间的电压控制在极低范围内,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电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恒定功率控制系统,该系统以MCS—5且系列单片机为控制主机,采用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来控制功率,通过电流与电压互感器采样后得到功率反馈,经PID调节实现对功率的恒定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装置优越于按功率因数控制的或按负荷及速度控制的节能装置,其特点,一是使用电压跟随电流的原理维持电机在空载与满载时转差基本不变,电机功率因数几科不随负载变化,铁损与铜损保持一定关系,使电机在空载时有效高效率。二是使用小可控硅角发大可控硅,这样整个电路功率小,损耗小,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8.
在用89C51 控制的可控硅自控调压系统中,对非线性信号运用分段二次线性逼近原理,实现了灯光亮度的恒功率调节,该系统不管室外光线如何变化它能控制其亮度为设定值,并具有多点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可控硅的功率容量决定于在保持阻断的情况下元件所能承受的电压、和在导通情况下元件所能允许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反映在特性参数上,就是元件的正、反向耐压问题和正向压降问题。为了提高元件的功率容量,需要尽可能地提高其耐压能力,同时减低其通态的正向压降。但是提高耐压与降低压降在设计措施方面是互相有矛盾的,必须统筹兼顾。我们的做法是:在参数选择方面,以保证压降合格为前提,尽可能提高耐压能力,在工艺上用增加少子寿命的办法来减低压降,以使耐压能尽量提高,同时,兼顾控制极特性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实时调压计算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配电变电站中电压-无功控制的主要手段是根据变电站电压和无功状况,调节有激磁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的投入量,以保证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并尽量减少电网中无功的传输,调节时普遍采用"九分区"控制方式.分析了九分区电压-无功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实时采集的变电站电流、电压、功率作为输入量进行调压计算,然后做出操作决策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分析,提出了上层系统的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用的实时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应采集的实时数据与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移相调压、谐振电容分压输出的恒压正弦波可控硅逆变器电路。这种逆变器电路既保留了串联逆变器的优点,又做到了像改进型的并联逆变器电路那样具有很好的负载特性,既无滤波环节,又无功率输出变压器。当所需要的交流负载电压(有效值)与直流电源电压相近时,在400赫到10仟赫的频段范围内,这种恒压正弦波可控硅逆变器的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脉冲激光电源系统的电压调节和调压精度问题.对于阶梯充电方式,着重分析其调压精度以及电压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对于连续充电方式,主要讨论其电压调节方式、参数的最佳化设计方法以及各种调压方式的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采用可控硅无触发器式交流调压方案,并应用于异步电动机实现了软起动的电路。由于控制功率小,操作十分简便,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调压调速,作节电运行。  相似文献   

14.
压力阀的独立阻尼减振调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国志  洪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822-2826
液压溢流阀等定值压力阀主要靠弹簧进行压力调节。以锥阀芯溢流阀为例,阀芯开启时不易稳定,需要对锥角、弹簧刚度和进口容积腔等参数进行良好的匹配。并且,稳定性容易受系统工况特性的影响。针对压力阀低阻尼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减振调压技术,利用独立阻尼系统和弹簧的共同减振提高阀芯的稳定性。与现有的阀芯稳定性改进技术不同,独立阻尼减振调压技术不增加元件本身的压力损失,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较低。通过与普通锥阀的特性对比,分析了独立阻尼减振调压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并对影响该结构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独立阻尼减振调压结构具有较好的动态稳定性,腔室容积等参数影响其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主电路采用VICOR模块阵列,对于大范围串联调压的场合,比较了常规串联调压和采用闭环PI调节两种电压调整电路方案.实际应用表明,采用作者设计的PI控制实现VI COR模块阵列串联大范围调压,能更好的实现模块和模块间的电压跟随.  相似文献   

16.
概括了传统电镀电源应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制了双端脉冲式变压变频电镀电源.该装置主回路由可控硅调压和IGBT斩波变换器组成,控制回路采用了性能优良的专门应用于实时控制领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40.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属及其合金表面生成陶瓷层的阳极氧化方法中,该系统能很好的实现电压波形变换和宽范围的脉冲参数调节.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产品     
科技新产品双向可控硅调装置编号:C9400ll该装置采用电子原件及电力电子原件组成的交流电压调压装置。适用于220V单相交流电源调压,可用于1.5kw及以下的电器设各的电压调整,如电阻炉、电热器、白炽灯、舞台灯光、电风扇、电烤箱及单项电动机的调节和自...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直接电流控制的PWM整流器功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电网电压矢量定向的同步旋转坐标中,通过分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交流侧电压、电流空间矢量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内环直接电流控制的PWM整流器功率控制方案,根据PWM整流器交流侧电压方程及有功功率传递关系建立PWM整流器功率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完成对电流、电压PI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仿真结果表明:PWM整流器启动时的直流电压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具有极佳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可控硅具有功率大,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无噪音,控制灵敏等优点,而且还具有使用小电流,小功率来控大电流大功率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前途都非常广泛。如果在可控硅处于正向阳极电压时,在控制极上加正向脉冲号,就可使可控硅触发导通,如改变触发电压出现的时间,改变触发电压的相位(移相),就可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时间,使得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改变,以实现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电压随负载变化容易发生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相磁能再生开关(MERS)拓扑及其控制的电压调节方法。分析了同步相移控制下的磁能再生开关(MERS)电压和电流波形,对其傅里叶级数分解得到线性化等效模型,进而阐释了其连续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的原理;然后构建了MERS的无功输出与其两个重要参数触发延迟角、滞留电容最小电压间的联系,进一步给出了频率内环、电压外环的电压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20 kW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拓扑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分布式发电系统电压的快速和精准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