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高清晰度电视(HDTV)正在世界范围内走进实用阶段,它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变革。而全数字化是HDTV的发展方向。数字HDTV编码的核心是帧间预测/帧内DCT编码,基于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可以大大降低序列图像的冗余度,提高编码效率。运动估值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帧间预测的效果,人们从运算复杂度和编码效率两方面出发,研究了多种运动估值方法。由于运动图像的复杂性和硬件实现的困难,完全满意的运动估值方法还没有。基于遗传算法的运动估值算法是其中比较好的一种算法。  相似文献   

2.
评价高清晰度电视(HDTV)系统性能或研制HDTV解码器,需提供高速,标准编码码流,HDTV测试码流发生系统实现了将存于计算机硬盘的软件编码HDTV数据流转换成串行码流。码率范围可程控调整,其程控分频及顺序与循环工作方式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3.
HDTV视频编码器的动态图像组结构和码率分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子图划分的高清晰度电视(HDTV)视频编码器,先将1 920×1 152 的HDTV画面划分成6 个1 920×192 的水平条状子画面,由6 个子编码器并行编码,最后将6 路码流合成为HDTV码流.文中以场景切换检测为依据,进行动态图像组(GOP)结构调整,以I帧场景复杂度为依据进行码率分配.实验表明,该策略能很好地保证子图重建质量和HDTV各子图之间主观重建质量的一致性,清除可能出现的子图划分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全数字HDTV地面广播采用的图像压缩信源编码原理,讨论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熵编码、缓冲控制等技术,并简要介绍了MPEG─2图像压缩标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能与标准数字电视(SDTV)兼容的HDTV分级编码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子带分解的HDTV视频分级编码器方案,并将该方案与现有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软件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码率下该方案的压缩性能接近不分级方案,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ITU-T极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H.263建议及其为降低图像传输码率、提高图像质量所作的算法改进。重点讨论了H.263帧间预测编码中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技术,对非限制运动矢量模式、PB-帧模式和高级预测模式等算法作了一些深入探讨,进行了H.263算法的计算机模拟,并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视频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视频通信能更有效地利用信道带宽和存储空间,必须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在介绍了视频压缩编码的基本方法以后,着重叙述应用范围从静止图像到HDTV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或方案,其中包括JBIG,JPEG,H.261,MPEG和HDTV等.最后,对视频压缩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图象序列的帧与帧之间发生场景切换时,会影响视频编码器的编码质量.为提高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视频编码器的编码质量,针对其采用的国际标准MPEG-2中GOP的结构,提出按场景切换对齐的一种新的GOP格式.软件模拟结果显示,MSE值明显缩小,SNR提高了3dB,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HDTV图像清晰度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HDTV表晰度的空间域和时间域表征,设计了HDTV图像全方向清晰度测试图,其数学模型建立于极坐标系,并按数学方程,用计算机精确生成了符合我国HDTV系统暂定参数的HDTV图像清晰度测试卡。  相似文献   

10.
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录像技术的发展及技术要求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实现高密度记录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各种格式高清晰度电视数字录像机(HDTVDVTR)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单指令多数据(SIMD)阵列处理机系统的1 920×1 152 格式高清晰度电视(HDTV)视频编码器的实现方法:先将1 920×1 152 的HDTV画面划分成6 个1 920×192 的水平条状子画面,由6 个子编码器并行编码,最后将6路码流合成为HDTV码流.为较彻底地解决边界效应问题,给出了子图像重建质量的均衡策略:(1) 过界运动估计/运动补偿策略;(2) 码率分配策略.  相似文献   

12.
DCT压缩编码     
DCT压缩编码是目前在HDTV、数字电视、多媒体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压缩编码方法。本文叙述了DCT压缩编码的主要过程及其在JPEG、MPEG方案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二维离散余弦变换(2D-DCT)、DCT系数量化器、行程编码(RLC)及“之”字形扫描(Zig-Zag)、可变长墒编码(VLC)、层结构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频道兼容Digicipher HDTV(CCDC HDTV)系统中采用的传输方式16QAM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同时对16QAM的两种不同实现方法-正交调幅法和QPSK迭加法作了比较,说明四相迭加法是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十字划分出发,介绍了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码流合成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编码算法结构,提高了运动估值、运动补偿的精度和图象压缩比.以TMS320C80为例给出了快速DCT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在TMS320C80上开发H.263全软件解码系统的解码速度,减少片内RAM与片外数据交换,提出了一种可变长解码(VLD)算法.该算法根据C80的高速并行处理能力和只有很小片内存储空间等特点,对VLD码表进行设计.使用该算法,在C80的一个片内RAM中就能存放H.263的所有VLD码表.为与目前较常用的逐位查找解码树方法和RezaH方法比较,对MisAmerican图象序列的70帧图象进行实验,其解码速度是逐位查找解码树方法的2倍,比RezaH方法快9.4%,最终可实现CIF格式的12.5帧/s的解码速率.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析中需考虑内存及解码速度的其他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自适应块区域 DWT 低码率视频编码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降低低码率视频编码算法的块效应与环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块区域子波变换和重叠运动补偿的视频编码算法。通过分层游动窗块区域形成算法检测出帧间预测误差场的高能量区域,仅对这些区域进行子波变换和量化,有效节省码率,或在保持码率不变的条件下,有效的降低振荡环效应;根据人类视觉系统(HVS)的空-频和时-频特性,给出基于HVS的量化模型,以期在信噪比约束下获得最好的主观测试质量。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公共交互格式(CIF)图象,在低码率和甚低码率下仍能得到满意的图象质量。该算法可以应用于低码率视频会议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编码调制为SDH数字微波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西门子SRT1SDH数字微波系统编码调制原理的详细分析,介绍具有代表性的TCM-4D编码调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彩色电视摄象机用CCD图象传感器的技术特点,讨论了新型CCD图象传感器的特性以及HDTV摄象机用CCD图象传感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将小鼠的MT-I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EcoRI位点,构建了具有SV40和MT双启动子并正向插入MT-I基因的表达载体。用改良的磷酸钙/DNA沉淀法将表达载体导入CHO-dhfr^-细胞内,用不含次黄嘌呤(H)和胸腺嘧啶(T)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稳定表达MT阳性克隆D-22,经检测10^6细胞的MT表达量约为1.8μg,D-22细胞对Cd^2+浓度抗性较之CHO-dhfr^-细胞高14倍。  相似文献   

20.
谭立地  徐涛  徐昕 《江西科学》2010,28(6):838-840
帧间预测采用基于块的运动补偿,从一个或者多个先前编码的图像帧中产生的一个预测模型。这种以一种预测帧之间允许达到更高的压缩率、使得相邻帧在时间上具有冗余的优势,并给出了帧间编码的基本预测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