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我们可以这样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核心是词义,因此语言与文化的真切关系,应当从词义与文化的关系来说明。这个词义除去语法意义、上下文限定意义、修辞意义,还有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民族文化语义是指附着词汇概念意义之上的伴随文化因素。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人民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该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生…  相似文献   

2.
陈云霞 《科技信息》2007,(22):39-39
一、前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掌握语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种种信念和做法,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中国学生经常会为记不住单词而苦恼,那些连串的拉丁字母对于我们就如同无次序的转换排列一般让人毫无头绪。然而,事尽其法,方可事半功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dward Sapper(萨丕尔)就曾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由此,根据了解英语单词的来源而达到认知的目的,相信比盲人摸象收益更大。英语被称为是具有“世界性词汇”的语言,它兼收并蓄了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大量词汇,如希腊语,并同古希腊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希腊神话,盗…  相似文献   

4.
周瑾  伍廉松 《科技信息》2006,(12):349-349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中国学生经常会为记不住单词而苦恼,那些连串的拉丁字母对于我们就如同无次序的转换排列一般让人毫无头绪.然而,事尽其法,方可事半功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dward Sapper(萨丕尔)就曾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由此,根据了解英语单词的来源而达到认知的目的,相信比盲人摸象收益更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自创的非语言符号表意这一实例,剖析我们在现实生活交际中新出现的种种语言现象。根据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从社会、心理、文化、影响等几个方面阐述,旨在提示人们在运用语言交际时,一定要尊重本民族语言符号,而不能脱离本民族语言独创一种很多人不知其义的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6.
通过用自创的非语言符号表意这一实例,剖析我们在现实生活交际中新出现的种种语言现象.根据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从社会、心理、文化、影响等几个方面阐述,旨在提示人们在运用语言交际时,一定要尊重本民族语言符号,而不能脱离本民族语言独创一种很多人不知其义的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7.
文化同语言的关系不可分割,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语言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言语形象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所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而存在。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王荣 《科技信息》2009,(19):165-166
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本文阐述了文化与翻译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即: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重点就在于对文化差异性的理解与分析;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样我们的翻译也不能脱离原文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经验证明;可以根据客观标准和主观意愿选择“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自从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和苏联的“语言国情学”的诞生;使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外语教学出现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开始把语言与社会文化知识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引入了外语教学.因此,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是当今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古德诺夫在《文化人…  相似文献   

10.
张超  金朋荪  秦镱菲 《科技信息》2011,(25):I0209-I0209,I0222
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运用,突出交际能力,反对脱离社会文化研究语言。社会语言学有很多理论,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以及语言变异理论对英语教学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在这两个重要理论指导下,我们应注重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注重英语课堂的文化导入以及引导学生认识语言变异,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使他们能用所学的外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定的语文代表和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反过来,特定的文化背景又构成不同的语言形式。语言的差异给外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拟从分析中西方两种语言的差异入手,找出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所犯错误,并提出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 一、词义及词的用法对比 在语言各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要素,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词汇文化意义或联想意义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贬义的词项,在美国文化中中能具有褒义。如“野心”一词在汉语中是贬义的,但其英译ambition在英语中还有“进取心”一说,则是褒义的。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在中国,龙Q:lraanrl是吉祥高贵的象征,皇帝是“龙体”,平民百姓“望子成龙”。而在酉方国家,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此外,有些词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如汉语中的“节气”,在英语里就没有确切的对应词。 不同语言,词的用法也不尽相同。英语多有其复数形式的变化,在单数词后加“s”或加“es”。还有的名词有不规则...  相似文献   

12.
对于语言,我们一直坚信不移的一个观点是:“话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①“思想是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方艳玲 《科技资讯》2009,(21):233-233
现代人类文化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行为。语言不可能离开一定的文化背景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思想和行为。分析各种语言现象可以了解隐含于其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揭示阿拉伯语词汇所折射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和习俗文化的关系密切。汉语交际的习俗文化以谦虚为得体,而英语交际的习俗文化以感谢为得体。因此,英语教学不能脱离英美社会文化背景。有鉴于此,要努力获取英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与外教交往,更直接地了解和体验他们的文化;创造英语学习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真实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原著和报刊杂志;日常会话中,注意体会和感受英美国家的习俗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大班教学中使用交际活动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漠认为:“交际活动所显示的特点在于它是人们想要进行交际的一种延续形式。设法使学生投入交际活动既可使他们有交际的愿望,又可使他们有目地地投入到各种语言的使用中去。”交际活动在语言教学中被广泛地使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在脱离教师的情况下独立而流畅地使用语言.因而我们说交际的真正目的就是使用语言。而“流畅”是交际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当学生有了想要表达自己思想的意愿时,交际活动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愿望。这些活动的焦点在于学生们要说什么,而不是他们怎么说。学生能为自己要说的话题作出选择,同时地们会变…  相似文献   

16.
谢少万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4):102-103,106
语言交际是人类生存、生活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世界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得以传承并发展的主要方式。“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与文化”三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上的不同。语言交际与文化同质同构,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构成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孟祥瑞 《科技信息》2006,(10):332-333
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张矣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5):102-103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工具。但当人们进行交际活动时,除了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之外,往往还同时伴随着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等无声语言,陈原先生的《社会语言学》中称其为“非语言交际”。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非语言交际”也是语言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本文称之为“无声语言”,并讨论它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中与狗有关的词汇、习语多带褒义,或以“狗”直接指代“人”,而与之相反,在汉语中有关“狗”的词语多带贬义。这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同文化一样具有民族性,每种语言中都有相当数量的词语蕴涵着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因此我们不能只了解词语的概念意义,更要了解词语深层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心理,注意某些词汇在语义和感情色彩上的变化,否则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具体分析英语委婉语的禁忌心理,我们了解到:委婉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广泛使用是由于人们不同的禁忌心理需要。同时,它也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孤立存在,因而英语委婉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