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65和1969年是美国北卡罗利纳州近百年来棉花产量最低的年份,人们把原因归之于天气和害虫,而北卡罗利纳国立大学一位专家却认为某些农药能严重损害棉花作物,从而导致减产。研究表明:某些有机磷农药若在整个生长期都施用,由于有推迟棉花成熟期的趋势,所以使产量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组合设计,研究在模拟洪涝条件下棉花体内总糖含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洪涝条件下,随淹水深度和时间的增加,棉花产量及其叶片中的糖含量随之降低;对于不同生育期洪涝胁迫,以蕾期产量和总糖含量降低最多;棉花叶片的总糖含量与其产量之间存在很显著相关,建议将总糖含量作为预测水灾对棉花产量影响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稻田水位作为调控指标,对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乳熟期进行受旱试验,根据试验资料分析水稻不同生育期受旱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稻分蘖期受旱,对有效穗数最为不利,反而复水后会使穗粒数、结实率有所增加,对千粒质量影响不大,如分蘖期严重受旱,将导致严重减产;拔节孕穗期对水分很敏感,受旱对穗粒数和结实率均产生不利影响,会严重降低产量,而对千粒质量影响并不显著;抽穗开花期受旱对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均产生不利影响;乳熟期受旱主要对千粒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贡献最大的为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4.
<正>1 147团棉花减产原因及分析 2003年农八师147团棉花大幅度减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是播期偏晚,品种、保苗株数不够、枯萎病发生面积大,蚜螨"两虫"危害重、肥料不足,栽培租放等影响,7月下旬连续低温降雨对棉花花铃发育不利,早霜,有效积温低等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1北疆棉区棉花减产原因分析1.12007年北疆棉区棉花减产的主要原因。春季持续低温多雨,是植棉以来降水量最多的一年(见表1),4月中旬至5月末总降水量84.2mm,降水天数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家再次提高棉价,棉农种棉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今年棉花普遍早发,为夺取棉花高产奠定了基础。但早发并不等于一定丰收。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棉花前期早发,中后期多易出现早衰,结果达不到预计产量,严重的还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只有做到早发不早衰,才能实现稳产高产。可见,棉花早发年份更须防止早衰。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相同时间相同次数、喷施不同剂量缩节胺试验,表明在现蕾至打顶前棉花株高及日增长量随缩节胺用量的增大而有规律地减少,但对果技没有明显影响。产量测定表明,缩节胺总用量为13g时为最高,高于或低于13g有轻微减产,而达到20g是产量下降达14.9%。  相似文献   

8.
膜下滴灌水氮对不同生育期棉花根系与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微根管技术研究了膜下滴灌水氮对不同生育时期棉花根系与产量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不同生育期棉花根系形态与最终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内,不同水氮处理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指数影响表现类似的趋势,表现为随生育期先增后降。无论施氮量如何,灌水量增加,平均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指数均显著下降。水分胁迫时,施氮对平均根长密度的影响不明显,根表面积有降低的趋势。正常灌水时,施氮量增加,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指数显著降低,籽棉产量以中氮水平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籽棉产量与各生育期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指数显著负相关,最大相关系数分别出现在盛花期和盛铃期为r=-790(P=0.011,n=27),r=-772(P=0.015,n=27)。通过回归分析可知,盛花期根长密度对籽棉产量影响最大,决定了产量的62.5%;盛铃期根表面积指数对籽棉产量影响最大,决定了产量的59.7%。结论:在水氮供应良好的条件下,在棉花花铃期适度的减小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指数,有利于增产。  相似文献   

9.
棉花一膜三管可以缩短滴水时间,降低受旱风险。增加了行间滴水均匀性,提高棉花生长的一致性,达到节水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肥力、不同产量水平的条田进行定期、定位的植株营养及土壤养分分析,定株观察棉花的生长发育动态、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以及针对植株和土壤分析结果,掌握了本地区棉花的营养特性、产量形成与植株营养、栽培措施、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产量水平棉花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情况,为制订实现棉花优质高效节能的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稻产量和构件对持续干旱胁迫的补偿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干旱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它的负面作用上,认为水分胁迫必然导致水稻生长发育的障碍和产量降低。现从正面效应的角度探讨水稻对干旱胁迫的补偿性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轻度水分胁迫不但不会导致水稻减产,产量还比对照增加了3.6%。水稻地上和地下部生长对轻度胁迫也存在明显的补偿效应。轻度水分胁迫显著地促进了水稻茎鞘干物质的转运。虽然轻度胁迫抑制了水稻生育中期的根系生长,但显著地延缓了生长后期水稻根系的衰老。②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严重地抑制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前、中期根系的生长发育。但在生长后期水稻根系也出现了一定的补偿性生长,根质量、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的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然而,由于补偿作用低于水分胁迫带来的损失,水稻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在棉花生育中、后期缺水会使株高降低,果枝数、果节数、铃数减少,铃期变短,脱落增加,导致产量下降。随土壤含水量降低,棉叶水势下降,水分饱和亏上升,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强度减弱。叶片水分饱和亏与土壤含水量及叶片蒸腾强度具有高度相关关系,可用作反映棉叶水分状况、指导灌溉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耐旱性鉴定的形态学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耐早性鉴定是选育耐早水稻品种的前提。以22个水稻、陆稻和早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组合)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播抽历期(日数)、株高、单穗重、着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方面的变化趋势。苗期耐旱性鉴定中,采用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对苗期耐旱性进行评价,全生育期耐旱鉴定中,通过多重相关分析和产量结构分析,筛选出播抽历期(日数)、株高和单穗重3个与产量形成关系最密切因素的干旱胁迫指数,构成综合耐早指数,采用综合耐旱指数作为评价水稻品种全生育期耐旱性的指标,最后提出了苗期耐旱性鉴定和全生育期耐旱性鉴定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北疆高产棉花(2250kg·hm-2)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变化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顷产2250kg高产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在盛花期以前稳定上升,至盛铃期达最大,值为4.05gCO2·m-2·h-1,吐絮期尚保持较高水平。全生育期平均值为2.63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随生育时期的变化亦呈现单峰曲线,在盛铃期达最大值。值为2.69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的最大值出现时期较群体光合速率晚15~20天左右。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至中午14:00~15:00达最大值。群体呼吸速率日变化的趋势与光合相似,但其最大值较群体光合速率晚出现1h左右。盛花结铃期和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群体呼吸速率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之间的盛花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屈服应力是反映材料和易性的重要特征参数之一.依托武汉地铁6号线老关村出入段盾构隧道工程,开展室内盾构渣土塌落度试验,推导考虑塌落度桶形状效应的渣土屈服应力改进预测模型,进而分析不同含水率、不同掺入比和不同角砾含量条件下渣土屈服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角砾黏土的塌落度试验值与含水率、泡沫剂掺入比和角砾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通...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两个不同的生育期受柴油污染后的产量均比未受污染的对照产量低。生育前期(分蘖期)受污染的产量损失大于生育后期(幼穗分化期)受污染的产量损失。在同为低浓度污染(100mg/kg土)的条件下,两者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同为中或高浓度污染(200mg/kg土或400mg/kg土)条件下,两者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污染产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生物产量的下降;后期污染的产量下降则是由于收获指数(HI)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花铃期土壤含水量对棉花群体生理和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两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棉花高产品种,从开花前至盛铃期以前,模拟生产中常出现的四种棉田供水情况,研究表明:花铃期适水供应处理棉田,叶面积指数增长快、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高、产量高,主要原因在于棉花群体光合速率高,呼吸虽高,但呼吸所占比例较低所致。后旱处理对棉花的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可大大提高水分利用率。中后旱处理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最大;新陆早7号忍耐中后期干旱较弱于新陆早6号。  相似文献   

18.
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Maxwell应力张量,考虑颗粒的磁化饱和过程和非线性磁化过程,使用ANSYS软件三维有限元单元建立了基本力学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一致,并就颗粒的体积浓度,磁化饱和强度等对磁流变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比较,还构建了体心立方结构模型,初步计算了这种模型下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  相似文献   

19.
棉花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长期干旱后复水后棉花新发育叶片的光合能力、比叶重和碳氮比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面积明显高于对照,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最大时,分别高于对照处理25.66%和50.34%;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不仅具有较高的氮含量,而且碳氮比上升时间也较早。这表明棉花经过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发生了变化,较高的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都为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碳氮比较快上升可能是干旱后复水棉株光合物质更多用于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20.
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六倍体小黑麦和普通春小麦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生理生化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时,小黑麦的生育期、株高、穗下茎长、穗数、乳熟期绿叶数有较好的稳定性;叶片持水力及束缚水含量高于普通小麦,产量结构稳定,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