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历史与社会》(以下简称《社会》)课程,之所以起名为"历史与社会",其实是有着深远内涵的.人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而且都将为在社会上生存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课程下《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新课程改革在各实验区大力推进,根据课程改革纲要和课标的有关要求,必须对新课程下《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通过历史叙事,呈现了道在历史中的存在方式。在人类历史中,道显现为具有审美性质的“至德之世”,道被遮蔽的历史阶段就是“衰世”。《淮南子》的“至德之世”是通过正向建构和反向建构的两种方式进行的。然而,事实证明《淮南子》无意于审美社会的实现,它只不过是通过“语言”行动来表达某种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4.
扬雄《方言》记载了众多的汉代方言词汇,这些宝贵的历史语料不仅反映了汉代各地方言分布情况,还为管窥整个汉代社会体系提供了相对详尽的资料。通过整理发现,《方言》一书中囊括了有关汉代政治和经济体系、社会阶级关系、生产力水平以及战事物质配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且这些都是社会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要素。希望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立足《方言》词汇,尽可能窥见汉代社会体系的轮廓。  相似文献   

5.
布努瑶族的领世史诗《拉葩众》世代流传于民间,成为布努瑶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既是神话,也是历史,同史诗《密洛陀》是姐妹篇,对于研究和发展人类社会历史,开拓先进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平等对待思想政治课是道德素质提高的第一步 课本《思想政治》在浙江叫《社会思想政治》,是由《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两门课组成,在其他省则是《历史》、《地理》、《政治》组成。社会思想政治课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它承担着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的主要任务。社会思想政治课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学习等。它在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生活观念以及良好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每个国家最为关注的事情,因为它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崛起。当下的中国,在用人制度上,并没有做到完善相关的规定,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用人机制只有在那些“条条框框”里面才能看见。在社会上存在着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于实践、所学专业与经济不能有效接轨以及对中职学生存在偏见等等现象,种种原因使得中职生一直存在着自卑心理,导致中职生不想学习,教师也放松管理,最后教学效果得不到体现,学生学习一塌糊涂。该文通过对提升《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展开论述,旨在提高中职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在这一表述中,马、恩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心灵史》是一部描述伊斯兰哲合忍耶教派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小说,它的穷人宗教性质,使其从根本上强化了《古兰经》所阐释的伊斯兰文明的“生存意识”。这种“生存意识”在《心灵史》中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追随导师,崇拜拱北;二是为主抗争,血祭乐园;三是苦行拜功,勇担前定。无论是哪种表现,作者都试图在以崇高的精神信仰来对抗现实生存的物质欲望,进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寻找纯洁神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与东京开封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过去不少学者都断定,《金瓶梅》是“借宋之名写明之实”,但是,从该书与东京相关的回目、人物、地名和事件上看,将这一论断绝对化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它实质上是降低了《金瓶梅》自身的社会价值。小说作者是想让人们知道,社会罪恶的渊薮在皇帝在权奸,豪绅恶霸是权奸集团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二者狼狈为奸,欺压百姓。书中对性的描写,是作者对那个物欲横流、贪贿公行的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和嘲笑。《金瓶梅》艺术化这种社会丑恶,是它对中国文学的一大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余艳 《科技资讯》2010,(16):201-201
代以来的历史教育告诉我们,由于只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与政治功能,以至使国人匮乏社会判断、社会生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由于社会普遍轻视历史教育的影响与作用,以至使国人淡漠人文关怀、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由于社会普遍不关心人文社会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的最新进展和价值观念,甚至依然固守传统观念,甚至以自己为中心去揣摩和评价世界事物,依然缺乏全球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并且逐渐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中如何依据新课标,落实新课标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3.
余艳 《科技咨询导报》2010,(20):158-158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它整合了历史、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作为学习和探究的领域,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把探究性、创造性视为人的本能、天性,视为完整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个性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陶冶品德,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D.H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也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虹》也是世界文学经典之一。这部巨著不仅从时间上横跨三代人的历史和生活,也从深度上对现今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即通过探索人与人和谐关系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与社会》特有的学科特色。使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掘乡土资源,加强乡土情感教育,从培养学生爱乡情感开始,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从而升华为崇高的爱国情感。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渗透乡土情感教育,以及对乡土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陈自傲 《科技信息》2011,(19):I0314-I0314,I0321
在自主探究课中,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材料,通过对导入与活动过程的有效设计,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充分体验讨论交流探索研究的快乐,同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使学生能以历史与辨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与当今社会,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达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紧贴五邑侨乡历史与现实,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开发和利用五邑侨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初步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概论》课社会实践模式,可操作性强,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内容,而在中师《中国历史》教材中,有着系统的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本试图从宏观角度剖析教材中蕴藏的不同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特点,以便在教学中得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构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各高校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构建高师《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课程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历史与社会》新课标的本质要求、中学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高师培养人才的现状等三个方面作为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与社会》教师肯定遇到了不少新问题,特别是新课程要求教师注意教学过程中新因素、新情况的生成,娶对这些新生成的因素、情况进行及时地解决,并把解决的过程、结果、反思记录下来,形成教学案例。因为这不仅表现出教师教学理念的改进和学习意识的提高,也真实地反映了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