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如何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再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因此,为了能给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我们应该开放课堂,还数学以生活本色,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3.
生活经验和教学实践告诉人们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必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去理解和发展,并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那么课堂中如何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谭文琼 《奇闻怪事》2007,(7):16-16,12
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勇于组织学生去经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更真实,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从而在蓬勃的欲望中获得对数学价值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和焕发科学魅力的。  相似文献   

5.
生活与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在教学的注意问题中,特别增加了第3条,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登连 《科技信息》2009,(34):263-26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新课程下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解读教材与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不断沟通生活数学与教材数学的联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氛围,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需求;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书本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让凝固的数学成为活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通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生活数学",愉快地过"数学生活"。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下面谈谈自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数学与生活关系密切,所以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导入中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教学活动中,该文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数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0.
施永辉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83-83,85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让学生乐学活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触摸到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数学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老师要找准每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学会从众多条件、众多信息中选出需要的条件、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15.
杜思友 《科技信息》2007,(30):263-263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  相似文献   

16.
任丽梅 《科技资讯》2009,(23):176-176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数学教师必须能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使数学学习由抽象变得通俗易懂,由枯燥转为生动有趣。学生爱学数学并把它作为一种乐趣来接受。  相似文献   

17.
沈政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143-14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使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走近生活的小学数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使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相似文献   

18.
张金荣 《科技信息》2010,(24):I0242-I0242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应注意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数学的学习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这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就应该把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让数学走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效地学好、用好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