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和谐社会给图书馆教育赋予了新的意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阐述了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强化大学生个性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大学生个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校教育者应该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良好个性自由、充分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决定了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校园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深思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萍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224-224,9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同时又蕴纳着强烈的和谐意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应以人为本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瑞欣  杜纪伟 《科技资讯》2006,(30):141-14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问题,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构建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在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深思的问题。和谐大学校园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加强大学生生命愿景教育是科学发展观赋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神圣使命。生命愿景教育的着力点应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等,决定了高校必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中,新形势下高校要以和谐的理念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一是要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二是要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基础;三是要积极重视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要将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五是要坚持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校和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不到位,师资队伍不稳定,知识化、片面化、形式化等“不和谐”因素。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成为心理和谐的人作为最终的价值追求,构建各部门协调统一,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和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满昌 《科技信息》2007,(14):143-144
和谐校园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理想殿堂,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和谐校园的基础。但当代大学生心理不和谐的现况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有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原因。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上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在详细描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而理清了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因素,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防御机制"的观点,相信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是新时期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一要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二要加强课程改革,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三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干预体系;四要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示范性院校建设的实际,不断探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努力为示范性院校建设提供思想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