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图像序列弱小目标能量积累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信噪比运动小目标实时检测是成像探测应用中的难题.在分析目标检测不同层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计算量最大的目标能量积累检测层次提出一种采用指数衰减和方向加权动态规划能量积累检测算法.该算法解决了常规能量积累检测算法实时性差、检测概率低的问题.算法简洁,易于硬件实现,实时性好.给出了算法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弱目标检测中存在的信杂比低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的海杂波抑制算法。由于海杂波能量远大于目标信号能量,提出选取与海杂波振荡特性相匹配的参数进行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得到各小波子带的系数,并对小波系数进行稀疏优化后重构海杂波信号。为了判断弱目标信号是否存在,提出一种自适应的阈值检测方法,将原始回波信号与海杂波重构信号的差作为检测样本,实现对弱目标信号的检测。该算法不依赖海杂波具体模型。最后对某实测海杂波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当雷达回波信号中同时存在强弱差异较大的微动目标时,弱反射目标分量常常会被噪声和强反射目标所掩盖,导致弱反射目标难以被检测。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大动态反射系数微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该算法利用逆Radon变换(inverse Radon transform, IRT)来获取强微动分量的参数估计值,然后通过逐次消去强分量来增强弱分量,从而使得弱分量更容易被检测。本文算法能够实现反射系数差异较大的多个微动目标的检测,同时能够准确估计出其微动参数。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同时对本文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雷达回波信号中同时存在强弱差异较大的微动目标时,弱反射目标分量常常会被噪声和强反射目标所掩盖,导致弱反射目标难以被检测。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大动态反射系数微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该算法利用逆Radon变换(inverse Radon transform, IRT)来获取强微动分量的参数估计值,然后通过逐次消去强分量来增强弱分量,从而使得弱分量更容易被检测。本文算法能够实现反射系数差异较大的多个微动目标的检测,同时能够准确估计出其微动参数。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同时对本文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Volterra滤波器的混沌背景弱信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沌背景弱信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olterra滤波器的混沌背景弱信号检测算法.在Volterra滤波系数计算过程中,采用了解线性方程组算法代替原有的自适应算法,提高了混沌预测精度以及混沌背景中弱信号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信混比达到-70dB时,仍能检测混沌背景中微弱信号.  相似文献   

6.
针对YOLO(you only look once)v5算法在应用于光学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任务时所面临的小目标误检率、漏检率较高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YOLOv5改进的光学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对路径聚合网络结构进行改进,设计语义信息增强模块提取更富语义信息的浅层特征,增强对小目标特征的表达能力;然后使用Swish函数作为激活函数,提高网络对数据非线性特征的表征能力,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最后针对舰船目标的尺寸特点优化检测端结构,移除大目标检测头以减少推理计算量。测试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相较改进前将检测精度提高了5.2%且推理时间有所减少,在保证检测实时性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小目标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外辐射源雷达技术的发展,实时处理能力成为制约外辐射源雷达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处理手段仅适用于较小采样率信号以及低速目标的情况,对于数字电视信号等大带宽高采样率的外辐射源雷达信号以及高速小目标的情况很难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实时实现方法,能够提高分块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和Keystone算法的并行处理能力。通过真实数据验证表明基于所提结构的实现方法能够满足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实时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分布式小卫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顺轨干涉(SAR-ATI)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建立卫星轨道、编队、地面静止及运动点目标模型,分析星载SAR-ATI动目标检测的流程图,仿真地面目标回波信号并成像。实验证明了在目标径向速度相对雷达平台航向速度不是很大、目标聚焦良好的情况下,ATI动目标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雷达多目标检测时,弱目标由于其能量低,容易被临近的强目标掩盖,严重影响了弱目标的检测。针对强弱目标并存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微弱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联合Keystone变换和最小二乘FIR滤波器原理,实现了强目标相参积累并估计了其回波幅值,从而重构出强目标回波信号,并将其从原始回波中消除。通过对余下信号做相参积累,凸显了微弱目标,提高了微弱目标的检测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方位向随机丢失部分数据导致目标模糊和能量分散的问题, 提出基于稀疏优化理论的重建成像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稀疏观测场景的SAR方位向随机缺失数据的回波信号进行成像处理, 利用SAR回波模拟算子, 避免了二维回波信号矩阵变成向量的操作, 从而减小了内存占用和计算量。所提出的基于SAR近似观测模型的迭代优化重建算法能够实现对观测目标幅度的高精度重建。和传统基于匹配滤波的SAR成像算法相比, 提出的算法能够明显地消除SAR方位向随机丢失部分数据引起的目标模糊和目标能量分散。和迭代软阈值收缩算法相比, 提出的算法重建的目标幅度误差更小。理想的点目标回波数据和真实的星载SAR稀疏观测场景的回波数据处理表明了所提算法在减少重建目标误差、提高观测目标区域的目标背景比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多个弱小目标检测前跟踪(track before detect, TBD)算法存在的跟踪精度低,算法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概率假设密度(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PHD)的TBD算法。所提算法通过高斯粒子滤波对PHD中的各高斯项进行递归运算、进行多帧能量累积,并提取高斯项的均值为目标的状态,达到检测与跟踪多个弱小目标的目的。算法在随机集滤波框架下完成未知数目的多个弱小目标跟踪,不仅充分利用粒子滤波的非线性估计能力,同时避免了传统算法利用模糊聚类进行目标状态提取所带来的跟踪精度低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对多个红外弱小目标具有更加良好的实时检测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2.
1.INTRODUCTION Inamonopulseradarsystem,whenthereturnscome frommultipletargetswhichareresolvableinrange,Dopplerandangle,theangletrackingsystemwillbe influencedandconvergesontothepowercentroidof themultipletargets.TheRefs.[1~5]discussthe problemaboutthedetectionofthemultipleunre solvedtargets.Athresholdtestofeithertheamplitudeofthe sum signalorthemagnitudeoftheimaginarypartof themonopulseratiowasconsideredinRef.[2].In theamplitudethresholdtest,whentheamplitudeof thesum signalfailedtoexcee…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辨率SAR与光学图像中目标融合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军事目标检测方法,充分考虑了SAR与光学图像中目标的互补性特征。目标在高分辨率SAR图像中会产生强后向散射回波(radar cross sections,RCS),因此可以快速检测出感兴趣目标。但受相干斑和人造杂波影响,检测结果存在大量虚警。相比而言,从光学图像中提取出的目标形状信息更有利于鉴别虚假。因此,本方法在串行融合结构中结合SAR和光学图像中提取出的目标特征进行融合鉴别,有效去除虚警。实验用机载测试图像对本文方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于检测低信噪比目标的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算法。鉴于传统各DP算法对低信噪比运动目标的检测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二阶Markov模型描述目标的状态转移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将DP的目标寻优过程改进为一系列二维寻优的嵌套。这样,在充分考虑目标的各种运动可能性的前提下,改进算法仍能具有较小的目标搜索范围,从而改善了DP对低信噪比运动目标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中存在的显著目标不突出、对比度低、存在较多的伪影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快速自适应二维经验模态分解(fast and adaptive bidimensiona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FABMED)和改进的显著性检测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通过FABEMD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对应的基础层和细节层。然后,对最大对称环绕显著性检测做暗抑制改进,将其用于基础层的融合上;结合改进的显著性检测和引导滤波,对细节层进行融合。最后,对各融合子图进行FABEMD逆变换重构出融合图像。与其他经典的融合算法相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位变换的红外小目标相关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关检测法是各种红外系统中广泛采用的目标检测方法 ,然而相关检测算法易受到背景和噪声的影响 ,导致匹配虚警较大、定位精度较差等问题。采用光学信息处理中的相位变换方法 ,将红外目标的能量转换成相位形式 ,然后与匹配相关结合来检测目标 ,不仅定位准确 ,而且性能稳健 ,在目标信号很微弱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红外目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Fuzzy-ART神经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背景抑制算法未能有效抑制背景而导致目标检测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共振理论(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Fuzzy ART)神经网络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Fuzzy ART神经网络结合Robinson 警戒环技术,建立自适应局部空间背景模型,并以此分析像素点的背景模糊隶属度来抑制背景杂波;然后依据目标与残留背景杂波的空间特征采用模板均差法来突显目标,并提出基于行列模糊聚类的自适应分割算法来提取候选目标;最后结合目标的运动连续性进行多帧轨迹关联从而检测出真实目标。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随背景的局部情况来自适应调节空间背景模型,从而自适应抑制背景杂波、突显目标,能有效提高信噪比,检测出弱小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最优分布变换与微弱点状动目标检测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微弱点状动目标序列图像观测模型、目标检测模型和最优分布以及最优分布变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准优分布变换的微弱点状动目标检测技术。经过变换 ,未知统计分布变为准高斯分布 ,提高了信噪比 ,改造了分布形状 ,获得了有利分布。并将时空三维搜索简化为沿时间轴投影与二维空域搜索 ,实现了一种快速算法。PC仿真结果与国内外相应文献比较 ,在信噪比、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且算法的实时性好。给出了该算法性能的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增加积累时间是提高检测微弱目标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实现警戒雷达对高速运动微弱目标的探测,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利用Keystone变换补偿长时间积累和目标高速运动导致的跨距离单元走动,使目标能量得到有效积累,并通过数据融合解多普勒模糊,实现对目标的有效检测和参数估计。该方法可以用于对不同距离和速度的多个目标长时间相参积累和检测,同时,随着脉冲积累个数的增加,提高了测速精度。多目标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TR(auto target recognition)算法中的ROI(region of interest)提取通常由一个CFAR(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检测器和聚类算法来完成,该方法在高波段SAR目标检测中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在UWB SAR(ultra-wide 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叶簇遮蔽目标检测中效果不佳。提出了一种适于叶簇遮蔽目标检测的ROI提取方法,该方法由小滑窗中值滤波、低门限CFAR检测、形态学操作和聚类算法四部分组成,能够在叶簇遮蔽目标检测中很好地完成ROI提取,基于实际UWB SAR图像的ROI提取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