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完善食品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当务之急.分析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召回相关法律法规上位法与下位法、新法与旧法有冲突;食品召回主体范围过窄;食品召回监管部门不明确,责令召回执法力度不足;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善,企业违法成本过低.建议进一步完善食品召回的法律制度体系;扩大食品召回主体的范围;建立和健全食品企业信用法律制度;提高召回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召回制度作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一项具体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该制度有助于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保障公共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由于仍存在立法和实践上的不足,食品召回制度亟待完善.食品召回制度不仅具有作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因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特殊性而具备自身的特性.文章在分析食品召回制度理论、比较发达国家相关制度、结合我国的立法实践后,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食品召回机制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召回机制,已成为许多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新型理念、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召回的法律保障、职责分工、召回程序、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就我国在食品安全召回的法律体系、机构设置、技术支撑、实施过程、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并就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机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技术支撑建设、明确管理协调机构、建立完备溯源体系、加强教育宣传培训、完善应急处理体系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今年南京"龙虾门"事件的爆发,再次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存在严重问题,这样既不利于保障广大消费者人身、财产的利益,也不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通过对责任主体、食品标准等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缺陷的分析,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强制保险制度、健全缺陷食品召回制度等立法建议。这些对于加强政府部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及食品召回制度的广泛关注,凸显了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对比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分析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不足,从食品安全角度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假冒伪劣食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法制不够健全,食品检验检测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惩治力度不到位,消费者投诉维权意识淡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标准制定和监管对象复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低下。提出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治理假冒伪劣食品的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二是加强检测技术层面的监管力量,三是建立食品生产、消费全程监控体系,四是建立诚信制度,推行食品"红黑名单"制度,五是社会公民、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监管。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年来频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诱发了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思考,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确存在缺陷,监管制度亟需完善.市场调节的失灵,食品安全信息本身的属性、食品市场化、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政府监控的缺位,政府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职能缺失,监管部门职能交叉混乱,模糊不清,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缺陷.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着力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我国食品公告收回制度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完善食品召回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食品监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还有距离,不安全食品危害事件也时有发生,食品法律法规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操作性和对经营者违法惩罚力度等方面还有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配套法规、监管方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和《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为刑法调控拒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行为奠定了法制基础。该种行为纳入刑法规范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必要性在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市场经济秩序,可行性源于我国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域外立法借鉴。刑法调控拒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行为的方式是增设"拒不召回不安全食品罪",其直接目的是从根源上防范此类行为,理论依据是不作为犯罪和四要件的犯罪构成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其带来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现存体制有缺陷、管理技术薄弱是食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应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以一系列原则为基础整合现有的监管制度,并在法律体系、管理体系、信用体系三大层面重新构筑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利益主体的行为失控、食品行业发展参差不齐等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和转基因食品、环境污染影响等非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双重挑战.但目前我国分段式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薄弱的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检测手段和"被"快速老化的监管队伍均无法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尽快建立全国专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建立行业诚信档案、实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成为应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挑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生产与政府监管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彦  杨桂红 《科技信息》2009,(29):197-198,390
在食品行业中由于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压低生产成本,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成为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监管在整个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食品的生产与监管过程也成了政府相关部门与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本文主要以博弈模型为基础,对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博弈分析,分析表明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取决于加大对违规的惩罚力度、降低以劣质食品冒充安全食品坑害消费者而获得的额外预期收益、不断降低监督检查成本。  相似文献   

14.
产品召回制度中相关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福娟 《科技信息》2007,(24):376-377
缺陷产品召回是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西方国家的产品召回制度已是非常完善,而我国则刚处于起步阶段,且召回条件相当宽松,这对我国消费者非常不利。因此,有必要对产品召回的前提条件——"缺陷"或"瑕疵"进行界定,以真正实现产品召回制度的目的。另外,还需要处理好与"三包义务"、《产品质量法》中的免责条款等相关问题间的关系。本文就产品召回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唐凯 《世界博览》2011,(9):59-59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将加大对进口食品的安全检查力度,中国为何成为重点关照对象?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正出现重大变革。尽管不像中国这般丑闻频发,美国人仍对政府食品安全工作不满意,并认为其检查力度十分欠缺。今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将拥有更大的权力,除了对本国产食品进行检查,还将对进口食品实施"重点关照"。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合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缺陷,应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标准应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的集团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移动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相互融合产生的电商直播模式为产品及服务的推广和宣传、营销模式的创新、销量的增加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商直播具有渠道多元、行业门槛低、实时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但是这些优势和特点在推动直播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违法风险增加,为虚假宣传提供了便利的渠道,给电商直播的监管和执法带来了巨大困难。食品质量与安全关乎国民营养与生命健康,食品尤其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危害极大。研究阐述了电商直播中食品虚假宣传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使用极限词、夸张宣传、宣传疗效、做缺少科学依据的宣传定论、冒用品牌商标、使用虚假认证等。整理了我国《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制度中对食品虚假宣传的监管要求。最后,对电商直播中食品虚假宣传问题提出需健全直播平台的准入规则和建立平台自治与自我审查机制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元方式治理的格局,实现对电商直播中食品尤其是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科学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车市火爆的今天,政府、生产厂家、买家(消费者)在面对这样的一个购销两旺的局面时,能否意识到与汽车消费息息相关的政策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迫在眉睫,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得以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本文阐述了汽车召回制度的历史发展,在我国建立的障碍及必要性,并着重探讨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葛爱国  李荷芬  李辛夷  张福良  计莹 《科技信息》2012,(35):442-442,45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相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更加注重说理式执法,裁量更加科学,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更大,解决了很多新时期涌现出的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餐饮安全。但是由于实施时间较短,部分法律名词解释不清,配套法律体系仍不完整,监督员在基层的执法过程中,在《食品安全法》法律条款适用上仍会遇到一定问题.其中食品仓库中存在过期食品的法律适用及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法律适用问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问题,有待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借助信息非对称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通过信息经济学若干模型的分析,指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途径,并提出在法治对策上应从建立信息对称的和谐食品消费环境、促进食品产业联盟以提高食品企业声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健全食品安全统一执法协调机制、完善地方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