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利用样带法于2003年11月-2004年5月对广州各公园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记录到鸟类78种,隶属于13目32科61属.其中雀形目占69.2%,非雀形目占30.8%;留鸟66.7%,冬候鸟23.1%,夏候鸟9%.过境鸟1.3%.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最大多样性值的最高者均为白云山风景区.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者为树木林公园,动物园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种数与最大多样性值最低者为龙眼洞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到2013年7月对湖南省洋湖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了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共记录鸟类116种,隶属于13目44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占全部鸟类种数的49.14%,雀形目鸟类占50.86%.彩鹮(Plegadis falcinellus)为湖南省鸟类首次记录.该湿地公园有国家Ⅱ级鸟类4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2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10)附录Ⅱ的保护物种3种.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4.112 2,均匀性指数为0.865 1.在不同季节,公园鸟类具有差异性,但单日鸟类种数(平均值)差异不大.为保持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0-2011年,采用样点调查法,每月1次,对海南海口地区的3所高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校园内的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其他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所高校校园内的麻雀以海南大学最常见和最多(12只/km2),海南医学院也有一些分布(5只/km2),但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发现麻雀.3所高校的优势鸟种均为暗绿绣眼鸟(Zosterps japoni c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鹊鸲(Copsychus saularis).麻雀作为与人共居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乡村和城镇,尤其每个城市的高校校园鸟类调查中均以麻雀为优势鸟种.在海口地区的3所高校校园,麻雀均不是优势鸟种,这也说明海南岛麻雀稀少、局部地区甚至消失的事实.而在海南岛有麻雀分布的背景下,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发现麻雀活动这一现象实属罕见,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对湖南新宁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连续调查,特别是2005年夏季对该地鸟类群落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知该保护区内有鸟类97种,隶属于29科12目.其中东洋种60种,广布种19种,古北种18种;留鸟61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7种,旅鸟7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5种,地方重点保护鸟类51种.舜皇山夏季鸟类多样性指数为1.404,均匀度指数为0.799.该次调查还发现了湖南鸟类新记录1种.  相似文献   

5.
2007年7-9月,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海南岛翼手目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共采集到样本4科7属15种,占海南岛翼手目记录种类的58%,中国翼手目种类的12%,具有比较高的翼手目多样性,其Shannon-Weiner指数(H')为2.095 6,Pielou指数(J)为0.773 8.在所采集的翼手目中,洞穴型蝙蝠占优势,有12种,占样本总种数的80%,其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为1.933 7和0.714 1.采集到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为中国特有种,犬蝠(Cynopterus sphinx)被列入<中国濒危红皮书>,中蹄蝠(Hipposideros larvatus)和普通长翼蝠(Minioppterus schreibersi)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易危(VU)种,大菊头蝠(Rhinolophusluctus)、中菊头蝠(R.affinis)和犬蝠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近危(NT)种,几乎符合易危(VU)种.最后对区系分布及栖息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作出讨论,并提出对翼手目物种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采伐活动对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地表蜘蛛的影响,于2018年6月28日至7月18日分别对阔叶红松林采伐前和采伐中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1)整个取样过程共采集蜘蛛975头,分属36物种,其中采伐前捕获635头,采伐中共捕获340头.(2)在该试验中,采伐前优势种有2种,占总数的45.75%,采伐中优势种有3种,占总数的70.88%,分别是采伐前和采伐中地表蜘蛛的主要组成部分.(3)采伐前与采伐中蜘蛛个体数量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物种数虽差异性不显著但数量上有一定变化.采伐前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采伐中的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说明采伐活动对阔叶红松林中的游猎型蜘蛛群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份对黄石青山湖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90种,隶属7个门51个属,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有21属36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40%;蓝藻门种类数次之,有12属23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25.56%;硅藻门有8属14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15.56%;裸藻门5属9种,隐藻门有2属5种,黄藻门2属2种,甲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约为67.450×106个/L,以隐藻门数量最多,平均密度约为28.396×106个/L,占水体中浮游植物整体平均密度的42.10%,说明青山湖夏季浮游植物以隐藻为优势类群.基于浮游植物密度、优势种、污染指示种、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2-2002)综合评价,青山湖水体污染严重,呈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小尺度空间地表鞘翅目成虫群落多样性的动态特征,在黑龙江省帽儿山森林生态站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内,设置三个5 m×5 m的固定监测样地,于2014~2015年进行4次野外调查.共捕获鞘翅目成虫11科1021只,步甲科和隐翅虫科为优势科,步甲科的Pterostichus maoershanensis和Carabus billergi为优势种.变异系数和稀释性曲线表明所有调查时间鞘翅目成虫群落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科鞘翅目成虫的个体数量在不同调查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相同调查时间不同样地间鞘翅目成虫的个体数量差异显著(P0.05).Jaccard相似性指数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各样地不同调查时间群落状况差异显著,多样性指数在不同调查时间差异显著且与均匀度指数并不一致.本研究表明温带落叶阔叶林小尺度空间地表鞘翅目成虫具有较强的时空变异性.  相似文献   

9.
乌云界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及夏季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987,1998,1999,2003年对湖南省桃源县乌云界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实地调查,发现该处鸟类有91种,隶属12目27科,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4种,“三有”保护鸟类43种,2003年8月对该地夏季鸟类调查发现该地夏季鸟类共31种,隶属6目13科:优势种为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优势度为0.265);常见种有绿鹦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大山雀(Parus major)以及红嘴蓝雀(Urocissa erythrorhyncha).多样性指数为1.2066,均匀度指数0.3514.  相似文献   

10.
目平湖冬季鸟类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揭示目平湖冬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采用样带截距调查法,对目平湖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常见鸟类共38种,隶属9目19科33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种,湖南省级保护动物7种。该地的冬侯鸟15种,留鸟23种。东洋界鸟类19种,古北界鸟类1种,广布性鸟类18种。目平湖冬季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2.6433。均匀性指数为0.7264。  相似文献   

11.
关于海南湿地生态系统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海南岛湿地现状及湿地在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保护好湿地和合理利用湿地对海南生态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合理利用海南的湿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海南鲜切花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南发展鲜切花生产所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海南鲜切花产业发展必须走规模化、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调查海南省60~69岁男性人口体质状况,并进行定位与评价.按国家标准,对研究对象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能力进行测量.结果为:海南60~64岁男性与65~69岁相比农村人口有一定差异,而城市人口差异不大.结论:海南省60~69岁男性人口在全国同龄组中身材较小,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处于较高水平,这是海南人口长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发展海南旅游商品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海南旅游商品存在的问题,诸如开发、生产、销售脱节,品种单一、缺乏特色,不够物美价廉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为今后海南旅游商品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南西部干旱的地理边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热带的海南西部干旱问题突出,干旱已经成为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从地理边缘视角,根据历史资料研究海南西部的干旱特征与成因,为海南西部干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可丰富区域干旱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发现,海南西部干旱具有以10年为周期的波状变化,干旱程度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海南西部是海陆交错带与山地平原交错带,山地、平原、海洋三大系统在干旱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水资源基本特点及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岛水资源来源、降水、地表水系分布、用水耗水等方面分析了海南水资源的特点及现状,并且从水资源的污染、管理、利用率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几个方面分析海南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目标的提出,海南逐渐吸引了世界目光的聚集;同时,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长夏无冬的气候优势,国内帆船帆板运动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大规模向海南挺进。这就要求海南立足本地区优势,利用帆船帆板运动独特的市场影响力,以及可观的经济效益,来促进海南多元化经济发展,尽快的实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上已把保护鸟类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状况的标志之一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设立国鸟、省鸟的概况 ,并就国鸟、省鸟的评选意义、标准和程序 ,以及海南省鸟的设立等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9.
海南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海南岛蕨类植物有56科、140属、438种,其中有8个优势科.对海南岛蕨类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进行分析得知,海南岛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科的97.5%、属的92.5%、种的83.6%为热带分布类型.对海南岛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分析,它们分属于5个生态分布类型.并根据其用途,把海南蕨类植物分为观赏蕨类、药用蕨类、食用蕨类、工业用蕨类、手工业用蕨类等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海南岛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如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宣传等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海南野生动物的丰富资源及特色 .指出海南自然保护区虽经多年的建设 ,但仍存在因长期滥伐森林和过度猎杀 ,使许多种群数量均有明显下降等诸多问题 .建议进一步加大保护区的管理力度 ,扩大保护区面积 ,并建立统一的生物多样性管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