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去年秋天,在绥芬河,我和清雪有幸一道被写小说的嘉男女士邀到家中作客‘当被主, 酒肉何侯完毕闲聊时,我曾对清雪说到北京的年轻小说家陈染。清雪的临场反应使我猜出他 对这个陈染未曾注意过.如今,我在读过清雪送我的小说集《空楼》之后,不知为什么却又一想到了这个陈染。_陈染的老小镇上的一段传说》和《乱流镇的那一年》,特别是《荒凉的秋夭与冬天》①,在 我看来,是两篇极具审美个性因此也极具审美价值的优秀之作。评论家李力对这些作品给于 过很高的评价,并且因此把陈染誉为“当代中国文坛上相当鲜见的‘一个奇特的童话家,”。然 而里同时…  相似文献   

2.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晚年名作《情人》和中国女作家陈染的成名作《与往事干杯》分别讲述了两个女性的情感往事,一系列男性形象在其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借助现代女性主义理论,阐释和比较两位女主人公与男性角色的各种关系,进而揭示女主人公在两性关系中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走出既相似又相异的人生轨迹,并剖析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嘴唇里的阳光》包含多重隐喻,陈染的真正主旨是拒绝既定规则,建构“另一种规则”,“另一种规则”的建构必须以拒绝所谓的既定“规则”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叔本华是19世纪哲学界的孤独者,陈染是20世纪文学界的独语者,二者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相距甚远,但二者的孤独体验却极其相似,在诸多相似点中不难发现陈染对叔本华的认可和接纳,但这种接纳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自己的体验基础上有选择的主动接纳。分析陈染的僻居笔记和小说创作可见陈染受叔本华孤独意识的影响,以及陈染对叔本华孤独意识的升华,进而领悟二者得出的相似的灵魂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陈染的文本中,象征手法大量泛化,不再是辅助方法,而是一种独立的、主要的表现手法.陈染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可以归结为事象、人象和景象三类进行阐述;陈染文本的诗意内涵、意象境界,是通过运用各种形式的象征手段达到的.  相似文献   

6.
陈染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建构完成了对自我心路历程的找寻,同时也透露出她对他者(人类)和现实世界反抗中的复杂情绪。本文从陈染与其"父"的关系出发,通过对陈染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来体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7.
张珊珊 《科技资讯》2014,(31):234-234
作家陈染的文学作品用女性独有的心理和写作手法,通过超越性别界限来展现中国女性独到、不为人知的一面,这种写作手法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引起了男性对女性的重新定位与关注,也使得广大女性展开了自我反思。陈染的作品中,女主角会把"恋父情结"移植到姐妹感情之中、母女关系出现对立情况和存在一定的自恋倾向,这种超女性特征正是陈染对中国女性的内心心理、情感特征和社会需求的特意刻画。广大读者阅读到陈染的作品之后,心灵上肯定会产生感悟,也会有所收获,这也是陈染想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陈染笔下,黛二是一个频繁出现的人物形象,比如《无处告别》、《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嘴唇里的阳光》、《破开》中,都充斥着黛二的孤单、忧郁、徘徊的身影,也许在不同的作品中黛二的身份、职业不尽相同,但是,她的思想性格、精神世界却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黛二始终是一个敏感、反叛、矛盾、疲惫、纷乱的内心漂泊不定的"边缘人"形象,在茫然无措中执著地着漫无目的、没有希望的索寻。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的论者都认为,陈染的“私小说”是她自己“私人生活”的抒写.但作为时代环境的共同受用者,与其经历相似的其它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多与陈染相似.所以陈染对孤独境况、痛失精神家园之感、人与人的隔膜等的抒写应是非个人性的.  相似文献   

10.
陈染的文本世界流淌着强烈的纯女性色彩,带着某种反叛传统道德的意味以及鲜明的自怜意识。本文主要从陈染的散文创作入手,探讨其文本世界中绵延不绝的孤独之痛,无法归依的漂泊感,从而说明陈染散文创作并非属于“贵族化”的自负,而是出自对女性精神家园和个体存在价值的一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杜拉拉》系列小说不止是关于职业女性生存技巧的小说,其在描写职场争斗时,不时表现出具有"酷儿"特色的性别态度,如性别模糊的多元论,具有包容力和开放性的性别理论等。  相似文献   

12.
认为电子自旋是一种奇特的量子化运动是不可知论的表现,我坚信一个可测量的自旋磁矩一定与电磁体的旋转相对应,这种认识促使我提出了电子的环式波包模型,利用这种模型成功地计算简单的原子、分子体系的意义可与使用波动力学方法首次成功地计算氢原子的意义相比。本文计算了H2^+、H2,He2,He2^2+、Li2计算结果与实验事实相符。  相似文献   

13.
主要分析了中唐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韩愈诗尚怪的几种表现, 如以散文的句法、形式写诗, 以怪诞奇异的意象入诗等等, 他的诗有一种光怪陆离的特色, 反映了他以怪为美, 以丑为美的美学趋向。探究了韩愈诗尚怪形成的原因, 既有客观的因素, 又是作家主观上有意识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接头形式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搭接接头形式,胶粘剂毛边和拉伸切强度的测试方法对拉伸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应力集中及剥离应力小的接头形式可有效地提高胶接强度。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状态,建立了处于线性的理想运放的“奇异子对”模型,提出了用该模型求解含量想运放电路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明清艳情小说的繁荣与发展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奇异现象。考察这一时期艳情小说的发展概貌及所透露的性爱观念、文化内涵、审美价值不仅能折射出当时社会欲与理的冲突现实,更能从中窥见男权社会秩序下性描写的象征意义,发现“欲”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天体物理学及宇宙学中若干根本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黑洞和白洞理论的参与。而黑洞白洞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奇点和结构问题的提出,又给物理学和哲学带来许多困难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正预示着理论物理学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预示着哲学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本文在讨论黑洞白洞理论预言、检验方法的基础上,侧重分析了奇性困难对变革物理学和哲学的启示。顺便讨论了一下“超弦理论”对克服这些困难的可能性和局限,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对黑洞理论的改建工作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分区混合有限元法分析拱坝的水平裂纹。特点是在裂纹端部采用应力型奇异单元,其余部份采用位移型单元,用分区混合原理建立以裂纹强度因子及各结点位移为未知量的线性数方程组。  相似文献   

19.
干谒作为向先达者自衒才能的一种方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过程,这种风气对唐代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行卷,不仅扩大了作品的题材内容,而且推动了诗歌、散文、小说的勃兴。但与此同时,有的文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给文学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中的杰出代表,他以自己惊世骇俗的艺术创作,另辟蹊径,为西方学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创造了一种令人不寒而粟的艺术真实。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卡夫卡的创作进行了探寻:卡夫卡在进行艺术虚构时总是脱离不了浓重的自传色彩,这是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卡夫卡采用变形、怪诞、象征等现代派手法,使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光怪陆离的艺术氛围;卡夫卡的作品貌似荒诞.实则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透露出浓重的悲观和绝望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