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NaC1作为盐胁迫处理,采用水培方式,研究盐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处理分别为T1表示对照,T2表示NaC1胁迫处理浓度为50mmol/L、T3表示NaC1胁迫处理浓度为100mmol/L、T4表示NaC1胁迫处理浓度为150 mmol/L、T5表示NaC1胁迫处理浓度为200 mmol/L,分析NaC1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光合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Na C1胁迫浓度的增加,抑制了甜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光合速率; S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GSH含量和GSH/GSSG比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是POD活性、H2O2含量、GSSG含量和GSH+GSSG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在NaC1胁迫下,甜瓜幼苗通过调节自身的反应缓解NaC1胁迫的危害,但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甜瓜幼苗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100mmol/L NaCl盐胁迫下,研究0.001~1mmol/L ALA对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100mmol/L NaCl盐胁迫导致豌豆幼苗氧化损伤,SOD等保护酶活性升高;0.1 mmol/L ALA处理对盐胁迫下的豌豆幼苗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使叶片MDA含量降低25.87%,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28.74%,20.68%和36.83%,幼苗株高、鲜物质量分别提高0.975,0.15倍,从而增强幼苗的抗盐性.0.1mmol/L ALA能缓解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的氧化损伤,显著提高SOD等保护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桑树(Morus alba L.)为研究材料,在相同Na+浓度下,研究了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胁迫下桑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00 mmol/L NaCl对桑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影响较小,桑树幼苗可以通过增加根冠比和叶片非光化学淬灭(NPQ)来适应盐胁迫。但是,50 mmol/L Na+浓度下,Na2CO3胁迫对桑树幼苗植株的生长和根系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大于NaCl的。同时,Na2CO3胁迫降低了桑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桑树幼苗叶片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光饱和时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降低,并且桑树幼苗叶片吸收的光能不能完全用于电子传递,而NPQ等光合热耗散能力受抑制,导致过剩光能的大量积累。因此,在相同Na+浓度下,碱性盐(Na2CO3)胁迫对桑树幼苗的伤害比中性盐(NaCl)胁迫的严重,Na2CO3胁迫不但抑制了桑树幼苗根系的生长,而且降低了叶片的光合热耗散能力。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0mmol/L、25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200 mmol/L、250 mmol/L、300 mmol/L)处理盐地碱蓬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可耐受盐胁迫的程度.再用0mmol/L、100 mmol/L、200 mmol/L、300 mmol/L、400 mmol/L的NaCl盐溶液处理幼苗,观察碱蓬幼苗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生长情况及地上、地下部分的K+、Na+离子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在25 mmol/L~50 mmol/L区间内的NaCl盐溶液对碱蓬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在盐浓度为300 mmol/L碱蓬种子仍有30%的发芽率.经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的碱蓬发现100mmol/L的NaCl盐溶液胁迫下,能明显提高碱蓬幼苗的株高、鲜重和干重;200 mmol/L的NaCl盐溶液对幼苗的物质累积可能起促进作用;且地上、地下部分的K+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Na+含量却是逐渐积累,两者均不是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沙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沙枣幼苗在盐胁迫(100 mmol·L~(-1)Na Cl)下生理特性的影响,确定盐胁迫下适宜的氮素水平,为生产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下:Na Cl处理下,沙枣幼苗的长势明显变弱,根和叶片Na~+、Cl~-含量明显增加,K~+和NO_3~-含量明显降低.提高氮素浓度,沙枣幼苗的生长指标(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不断提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降低;根和叶片中Na~+、Cl~-含量先降低后升高,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0 mmol·L~(-1)和100 mmol·L~(-1)Na Cl处理下,与1 mmol·L~(-1)氮素处理相比,2 mmol·L~(-1)、5 mmol·L~(-1)、10 mmol·L~(-1)、15 mmol·L~(-1)氮素处理明显促进了沙枣幼苗的生长,降低了根和叶片的Na~+和Cl~-含量,增加了根和叶片的K~+含量,表明适量增加氮素浓度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沙枣造成的伤害,100 mmol·L~(-1)Na Cl胁迫下,最适合沙枣幼苗生长的氮素浓度是2 mmol·L~(-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含量0、50、100、150 mmol/L)处理对4种甜高粱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即NaCl浓度为0),50 mmol/L NaCl处理显著增加了SOD、POD和CAT活性,而100和150 mmol/L NaCl处理则抑制了3种抗氧化酶活性。NaCl胁迫导致了脂质过氧化发生,具体表现为随着NaCl处理的浓度增加,丙二醛也增加。4种供试甜高粱对NaCl胁迫的应答有差异,其中辽甜1号在所有供试浓度的NaCl胁迫下,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而丙二醛含量最低,表明辽甜1号对NaCl的耐受性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7.
以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25和100mg·L~(-1))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NaCl(150mmol·L~(-1))胁迫下小麦幼苗渗透调节物及脯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mmol·L~(-1) NaCl处理诱导小麦根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而25和100mg·L~(-1) TP单独处理对这些指标无显著影响;与单独150mmol·L~(-1) NaCl处理相比,添加100mg·L~(-1) TP诱导盐处理的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盐胁迫、单独TP处理和盐+TP处理都导致小麦根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明显下降;鸟氨酸转氨酶(OAT)活性在盐处理下较对照无明显变化,其他各个处理下活性减弱.谷氨酸激酶(GK)活性在各个处理中无明显变化.盐胁迫和单独TP处理均诱导小麦根Na,K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浓度TP的加入不显著影响盐诱导的Na,K含量的变化,小麦根在150mmol·L~(-1) NaCl处理后K/Na显著减小,TP的添加不显著影响这种变化.盐胁迫下小麦根Ca元素减少,然而盐胁迫下加入不同浓度(25和100mg·L~(-1))TP后,根中Ca含量显著增加.总之,盐胁迫诱导的小麦根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渗透性调节能力,以缓解盐对植物的伤害;TP的加入逆转了盐诱导的小麦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性调节物的积累及Ca元素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8.
以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和陇春3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5,100和200mmol·L~(-1))胁迫下2种小麦幼苗的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坏中抗氧化物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盐胁迫下2种小麦根中AsA、脱氢抗坏血酸(DHA)以及AsA/DHA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与对照相比,25mmol·L~(-1) NaCl处理使陇春27号根中GSH含量减少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升高,陇春30号中含量均减少.100和200mmol·L~(-1) NaCl处理下2种小麦根GSSG含量均增加.盐胁迫诱导2种小麦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00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27根和25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30号根中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无显著变化,其他盐浓度胁迫导致陇春27号根中该酶活性都升高,而陇春30根活性下降.不同的是,盐处理下2种小麦根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与AAO活性变化不同,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在25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27根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无显著变化,其他浓度的盐处理下2种小麦幼苗根中的这2种酶活性较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种小麦根可通过提高AsA和DHA的含量及AsA/DHA的比值提高AsA-GSH循环的循环率,增强幼苗的抗氧化能力,缓解NaCl对小麦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此外,盐诱导的陇春27根中AsA的积累可能与DHAR活性升高有关,而陇春30号AsA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AAO活性的抑制及MDHAR和DHAR活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水培的酸枣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0、50、100、150、200 mmol/L)处理对酸枣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l胁迫天数和浓度的加大,酸枣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降低,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胞间CO_2浓度(Ci)先降低后升高,各指标变化幅度由大到小对应的浓度分别是200 mmol/L150 mmol/L100mmol/L50 mmol/L。NaCl胁迫导致酸枣幼苗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导气孔限制转变成非气孔限制,同时PSⅡ反应中心光合机构受损,引起其光能原初捕捉能力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下降,最终导致酸枣幼苗光合作用能力的减弱。  相似文献   

10.
以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和陇春2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25,100和200mmol·L-1)处理对其渗透性调节物含量及脯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诱导两种小麦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叶、根中脯氨酸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只在200 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27根中增加为对照的156%.与对照相比,25和100mmol·L-1 NaCl处理导致陇春30叶片中鸟氨酸转氨酶(OAT)活性显著升高,而陇春27叶片中的该酶活性在100和200mmol·L-1盐处理下降低.不同的是,200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30根中OAT活性升高,25和200mmol·L-1NaCl处理的陇春27根中该酶活性也升高.此外,盐胁迫下两种小麦幼苗叶和根中谷氨酸激酶(GK)和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均减弱.结果表明,盐胁迫诱导两种小麦陇春30和陇春27幼苗叶、根中渗透性调节物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脯氨酸的积累显著,且陇春30叶和陇春27根中脯氨酸的积累主要与乌氨酸(Orn)合成途径及PDH活性减弱有关,而可能与谷氨酸(Glu)合成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11.
以碧春黄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作用特性、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 NaCl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生长,但高浓度NaCl(≥25 mmol/L)处理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光系统II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和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浓度增加下降,气孔限制值(LS)、MDA和脯氨酸含量则随着浓度增加而上升;但NaCl处理对光化学效率(Fv/Fm)影响不大。由此说明,低浓度NaCl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且NaCl浓度低于100 mmol/L时也未引起黄瓜幼苗叶片光抑制的发生,其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下降以及气孔限制,并且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也起到增强其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小麦,研究H2O2对小麦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ol.L-1H2O2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基本无影响,10、100、200 mmol.L-1H2O2对小麦离体和连体叶片的光合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体超微结构显示10 mmol.L-1H2O2对其有影响,200 mmol.L-1H2O2处理后基粒明显破坏,类囊体膜无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大小亚基和羧化活性在20 mmol.L-1H2O2逆境下变化小,100 mmol.L-1H2O2处理,Rubisco大小亚基降解明显,羧化活性微弱.说明H2O2诱导小麦叶片光合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3.
王健 《武夷科学》2008,24(1):13-17
水葫芦是近年在中国肆虐生长的入侵植物,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文研究在浓度为7.5mmol·l^-1,15.0mmol·l^-1,22.5mmol·l^-1,30.0mmol·l^-1的不同铜离子浓度处理下水葫芦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铜离子浓度上升,水葫芦叶柄数、叶片数、叶片宽、冠宽及根长各指标均随铜离子浓度上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这一趋势。而叶柄宽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型可塑性指数研究表明,水葫芦主要通过增加根长、叶柄数及叶片数来适应不同铜胁迫环境的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在铜污染前提下,水葫芦可通过根长、叶柄数及叶片数的变化来较好的指示铜污染程度,进而更好的治理铜污染。  相似文献   

14.
以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为试验材料,在温室盆栽砂基培养条件下,在不同浓度(0%、1%、2%)的盐胁迫下加入不同浓度(0.5、5、15 mmol·L -1)的含氮营养液,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以下指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Evap)、净光合速率(Pn)、叶肉细胞间隙 CO2浓度(Ci)、PSII 潜在的光化学效率(Fv/Fm)、PSII 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到较低浓度的 NaCl 促进二色补血草的生长,随着 NaCl 浓度的提高,抑制其生长.添加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二色补血草的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在盐胁迫下施用氮,氮浓度并非越高越好.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添加量为5 mmol·L -1时二色补血草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ΦPSⅡ和蒸腾速率(Evap)等数值为最高或接近最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紫外线-60Co-γ、微波及硫酸二乙酯诱变新月弯孢霉菌株,使其产漆酶能力大幅度提高。漆酶活性由原来的0.55 μmol/(min·mL)提高到1.949 μmol/(min·mL)。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得出最佳产酶条件为: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72 h,培养基pH为 6,装液量120 mL,摇床转速160 r/min,土豆200 g/L,蔗糖30 g/L,大豆蛋白胨5 g/L,KH2PO4 5 g/L,愈创木酚0.2 mmol/L,吐温80 0.1 mL/L,Mg2+ 0.5 mmol/L,Cu2+ 1 mmol/L,Ca2+ 1 mmol/L,Mn2+ 0.25 mmol/L。在此条件下,最终漆酶活性可达2.306 μmol/(min·mL)。  相似文献   

16.
以水培华农5号玉米(Zea mays L.var Huanong 5)幼苗为材料,综合分析了NaCl胁迫条件下幼苗的生理反应变化及其不同组织和生理过程的胁迫耐受阈值.结果表明:玉米叶片对NaCl胁迫最为敏感,耐受阈值约为150 mmol/L,且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孔限制,非气孔限制因素对NaCl耐受性较强.PSⅡ的耐盐阈值在200~300 mmol/L之间.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根部的拒Na~+作用与叶片Na~+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0 0mmol/LNaCl条件下 ,伽蓝菜、碱蓬、白刺、滨藜、沙枣等 5种不同类型植物根部木质部液中Na+ 浓度都低于外界培养液中Na+ 浓度 ,说明 5种植物根部都有一定的拒Na+ 作用 ;但是叶片Na+ 含量与根部的拒Na+ 作用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而与植物的相对蒸腾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  相似文献   

18.
水分和盐分胁迫对海滨锦葵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分别用含有0、100、200mmol/LNaCl和等渗PEG的Hoagland培养液处理海滨锦葵幼苗,10天后测定植株的生长、水分状况、Na、K离子含量、渗透调节能力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发现:NaCl和等渗PEG均引起生长的下降,但等渗PEG对海滨锦葵的影响比NaCl的影响大,说明海滨锦葵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较强,而对渗透胁迫的适应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9.
花生“汕油523”在盐胁迫下应激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模拟盐胁迫的离子胁迫、渗透胁迫处理花生 (Arachishypogaea L.cv.Shanyou52 3) ,研究了离子胁迫、渗透胁迫对花生抗氧化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等渗的 Na Cl、 KCl(50 mmol/ L、 1 0 0 mmol/ L )和聚乙二醇 (PEG 6 0 0 0 ,1 6%、 2 6% )诱导花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显著升高 ;低浓度 (50 mmol/ L) Na Cl胁迫可以诱导花生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活力升高 ;花生叶片过氧化氢酶 (CAT)活力在 PEG胁迫处理下呈显著下降趋势 ,而在 Na Cl和 KCl处理下变化不大 ,表明盐胁迫时引起花生叶片 CAT活力的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渗透胁迫 .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境中铯(Cs)污染日益恶化,铯对生物毒害作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探讨铯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石英砂和Hoagland营养液培养体系下,从三叶期开始用浓度为0、0.5、1、5、10、20 mmol·L-1的133Cs+[CsCl]处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在处理后的第0、7、14、21、28 d时,检测小麦光合特性的改变.结果表明:用0.5 mmol·L-1和1 mmol·L-1低浓度133Cs+处理7 d后,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圆片放氧活性、类囊体膜电子传递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随133Cs+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这些参数的数值均显著下降.此外,光合系统II(PSII)活性的下降速率高于光合系统I(PSI)下降速率,说明PSII相对于PSI更容易受到133Cs+的胁迫伤害.这些结果表明133Cs+对小麦的毒害效应受时间和浓度的双重制约.低浓度133Cs+可以促进小麦光合作用,而高浓度133Cs+则显著抑制小麦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