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高校体育运动障碍特殊群体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完善体育运动障碍特殊群体界定原则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树立"终身体育"的大学体育教学理念;发挥社会功能,建立多元化特殊群体体育教师资质认证体系;发挥民族体育优势,完善特殊群体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转变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丰富特殊群体体育课程评价的内涵,构建体育运动障碍特殊群体大学体育教育体系,以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是特殊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身体部分异常和病、残、弱及体质不及格且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BMI20,BMI≥26.5以下范围的学生群体。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要根据高校的地理人文、师资力量以及现有资源等进行有选择性的开发,并根据学生的健康实际最大化挖掘出课程资源的内生性,实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教学效果最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张晞 《科技信息》2011,(25):I0128-I0128,I0163
体育保健课教学和正常的体育课教学都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研究体育保健课教学对推动高校体育的发展,对满足病、残、弱学生的体育需求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建蓉 《科技信息》2011,(3):250-251
在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的过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健康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对中职学生特殊群体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正确培养与指导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体育健康教育过程中对中职学生此类特殊群体的正确生理指导及心理干预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尤为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在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针对合校后,新建综合性大学多校区运转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实际,以及普通大学公修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郑州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尝试与实践.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体育办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按照“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三自主’选修课;身体特殊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开设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余群体活动的参与和浓厚的校园内外体育文化氛围,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实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能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大学体育课程培养之目标.  相似文献   

6.
刘朝建 《科技信息》2010,(12):261-262
高校部分学生由于体育基础、心理问题、生理问题、伤病或功能性障碍等原因,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甚至与体育活动绝缘,从而身体素质每况愈下。这一群体在高校中有逐年扩大的趋势,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希望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加强健康教育,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让其身心愉快地投入体育教育活动中,培养其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针对合校后,新建综合性大学多校区运转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实际,以及普通大学公修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郑州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尝试与实践.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体育办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按照“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三自主’选修课;身体特殊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开设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余群体活动的参与和浓厚的校园内外体育文化氛围,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实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能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大学体育课程培养之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针对合校后,新建综合性大学多校区运转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实际,以及普通大学公修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郑州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尝试与实践.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体育办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按照“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三自主’选修课;身体特殊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开设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余群体活动的参与和浓厚的校园内外体育文化氛围,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实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能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大学体育课程培养之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转型期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以便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转型期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以便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保持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该研究以辽宁省7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动机、需求、行为、消费、效益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产阶层理论,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产阶层与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体育行为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两者间的高度相似性,从中得到以下启示:(1)大学体育课程在构建大学生科学健身理念方面存在局限性;(2)生活化、个性化的大学体育课程亟待构建;(3)大学体育课程应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学生的终身体育。研究提出以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思路:(1)加强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知识的传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2)打破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形成功能模块化内容体系;(3)注重网络教学资源互动平台,加强学生课外锻炼的运动处方指导;(4)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多元化项目设置与时尚项目并重;(5)构建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生活化体育课程;(6)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既顾及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健康,又着眼于其终身体育,两者必须兼顾。  相似文献   

13.
李鹏  马力 《科技信息》2007,(16):315-316
体育课程设置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任务的中心环节,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较少,与学生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使体育教学物质资源尽量满足学生需求。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人才,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关系到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前途。本文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影响重大,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究合作教学对特殊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把合作教学运用到高校体育保健班课程,推动体育保健班教学方式多元化,改善特殊群体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结果表明:特殊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普通学生;身体状况不同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合作教学能够有效提高特殊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人才,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关系到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前途.本文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影响重大,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人才,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关系到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前途.本文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影响重大,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终身体育和人文体育的体育教育观念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教育、体育和健康的认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成为落实新的教育和体育观念的重要途径,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以淮阴师范学院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为例,阐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创新,及其具体开设方法和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谈体育教学与弱势群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部分学生由于伤病或功能性障碍等原因,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甚至与体育活动绝缘,从而身体素质每况愈下。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希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加强健康教育,同时重视伤病的预防处理,让其身心愉快地投入体育锻炼中。  相似文献   

20.
王东亮 《科技信息》2012,(5):250-25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文素质方面与高校普通大学生相比,高水平运动队学生明显存在劣势与不足。文章通过对人文教育的实质以及影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旨在为我国体育教育领域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进一步社会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