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沃方言属于山西方言汾河片绛州小片,是"晋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哩"字作为助词的用法在曲沃方言中极具特色,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功能多样,位置灵活。采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山西曲沃方言助词的语法规律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现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有四种含义。以动态助词“过”在共同语的发展为参照,通过三个粤语俗曲文本《花笺记》、《二荷花史》和《粤讴》可以考察动态助词“过”在明清时期粤语中的使用情况。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形成是动词“过”逐渐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助词“得”在长阳方言中用法多样,本文认为长阳方言中的助词“得”来自动词“得”的虚化,并兼有半虚化用法,可以充当能性补语和动相补语.  相似文献   

4.
莲花方言动态助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莲花方言的大部分动态助词的意义和用法,说明了它们跟普通话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在和顺方言中,助词"哩"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相当高.结构助词"哩"兼具普通话中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作用;动态助词"哩"与普通话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的"着"用法相同,同时动态助词"哩"还具有指明动作或事件在过去发生的作用,这一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的"相同;另外"哩"还可以作为语气助词来使用,可分别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各种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6.
在和顺方言中,助词"哩"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相当高。结构助词"哩"兼具普通话中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作用;动态助词"哩"与普通话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的"着"用法相同,同时动态助词"哩"还具有指明动作或事件在过去发生的作用,这一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的"相同;另外"哩"还可以作为语气助词来使用,可分别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各种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莲花方言的大部分动态助词的意义和用法,说明了它们跟普通话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公元7、8世纪的藏语与藏文应该具有更加紧密的对应关系,如今藏语的各个方言都发生了很大的分化。本文把拉萨话和同仁话及书面语的格助词作比较,说明格助词la,gi,nas,gis和na等藏语不同方言中变化、用法及区别。  相似文献   

9.
皖北宿州方言中助词“来”可以用于表示进行体、经历体、完成体和持续体等时态意义,而且方言词“来”还可用以表达语气,出现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当时态助词“来”同时具有表达语气的功能时,便形成了事态语气词“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日语助词在连接体言时的声调变化规律进行了具体地分析。内容结构以助词为中心,以与助词接续的体言的原始声调类型为分类基准。在此形式下的详细分析和论述,有助于学习者对于助词接续时声调变化的准确理解、掌握及运用。  相似文献   

11.
广南方言助词"歇[ζiε31]"是极具广南汉语方言特色的一个虚词,它常常附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性质状态的实现;助词"歇[ζiε31]"的应用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既可以充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补语,也可以与之结合充当句子的状语.  相似文献   

12.
向阳和石陂分别是韶关市武江医西河镇和浈江区新韶镇下属的村落,原本通行归属未明的韶关土话。现在,向阳正在转用粤语,而石陂正在转用客家话。这两个村的土话受各自所转用的方言影响而产生变异,不过。变异的程度不同:向阳土话受粤语的影响很浅,而石陂土话受客家话的影响非常深刻。产生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与所转用的方言接触时间长短不同:向阳土话与粤语的接触仅有几十年,而石陂土话与客家话的接触则已有了几百年。  相似文献   

13.
达县大树乡方言"呱"的用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树乡方言独特的助词“呱”,其作用相当于普通话中作助词的“了1”、“过”、“完”或助词兼语气词的“了2”,它广泛地出现在巴渝和湖南等地。本文通过比较说明大树乡的“呱”在运用上的特殊性,并说明方言在随社会的发展变化中,经济发达地区的语言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语言的“侵略”。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客家方言体貌助词“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方言体貌助词“啊”,既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也可以表示动作持续的方式等多种状态.而它的本字“虽熟犹生”,或许属于汉语与非汉语交融的底层词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峡宜昌方言词语的组合特征及相关问题作为考察对象,对其具有典型的事例进行概括阐述。内容涉及名词后缀、代词构成以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助词如“神”、“哒”等。  相似文献   

16.
广南方言助词“歇[liε^31]”是极具广南汉语方言特色的一个虚词,它常常附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性质状态的实现;助词“歇[liε^31]”的应用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既可以充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补语,也可以与之结合充当句子的状语。  相似文献   

17.
刘宁生同志说:“‘着’由动词虚化为助词,逐步形成了汉语表示动态的两个语法次范畴:状态持续与动作进行。从历史上看,这两个语法范畴并非同时产生。事实是先有状态持续之‘着’,后有动作进行之‘着’。”“状态持续与动作进行的区别,在现代汉语的某些方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吴语,闽语、粤语中,表示状态持续时,用与普通话V着相对应的形式,而表示动作进行时,则用另一助词(粤语)或用副词(吴语、闽语)。”  相似文献   

18.
史凤玉 《科技信息》2010,(20):I0152-I0152
日语中助词"は"和"が"都可以前接体言表示主语.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为了使日语学习者更准确地认识、掌握这两个助词的区别が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广南方言助词"歇[(■iε)~(31)]"是极具广南汉语方言特色的一个虚词,它常常附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性质状态的实现;助词"歇[(■iε)~(31)]"的应用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既可以充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补语,也可以与之结合充当句子的状语。  相似文献   

20.
龙门县有两种方言:客家话和本地话,“本地话”的语言性质尚待研究,总的来说与相邻的粤方言和客方言密切相关.左潭镇禾仓村在龙门县城西边18公里处,龙门左潭话虽然具有一部分客家话的特征,但仍保留了一些粤语语音上的重要特点,应该划归粤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