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02年长江三角洲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以来,长三角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防止引进外资过程中出现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引入招商引资过度概念,以此明确长三角部分城市外向型经济的正确方向.应用SPSS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及比较法对长三角16个城市进行分析,最终析出杭州、苏州、无锡为3个招商引资过度城市.最后应对这3个招商引资过度城市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经济差距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厘清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指数测算模型测度了2014—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然后用专利授权数刻画城市创新能力,利用面板模型考察了经济差距、城市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走高,在发达城市的辐射带动下,部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增速较快;经济差距的存在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安徽地区与长三角边缘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影响机制上,经济差距带来的城市创新能力的差异间接影响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对城市在制定经济政策、缩小经济差距、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晓  钱唐 《杭州科技》2020,(2):33-35
正根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杭州要积极谋划产业升级,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力争成为长三角经济最活跃、开放度最高、创新力最强的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下杭州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准确定位,深远布局。国家规划提出要一盘棋整体谋划,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上海以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五个中心"的强大定位,承载着进  相似文献   

4.
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其经济辐射对合肥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有重要意义。从经济联系强度出发,基于城市综合实力,运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威尔逊模型和断裂点模型并在ARCGIS10.2的支持下勾勒合肥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经济辐射范围。结果表明:(1)安徽省各城市中,合肥的综合得分最高,综合实力最强,与其作为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地位相符;(2)合肥都市圈的圈内城市与合肥的经济联系强度整体要高于圈外城市;(3)受到南京经济辐射、城市合作竞争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合肥对芜湖和马鞍山的辐射力较弱并且有减弱趋势。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都市圈的发展提出诸如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正确处理合作竞争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在全国的几大经济圈中最具发展优势,其一体化进程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条件,并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开端,许多重大合作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之中,不同层面的区域合作机制也正在建立和运转.长三角城市经济圈里的15个城市在资本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经济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区位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15个城市中的绝大部分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均具有领先地位、特别是上海市的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各城市之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无与争地地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龙头.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造就区域经济的崛起,而区域经济的壮大又反过来会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新经济形势下世界范围内又一个具有强大辐射能力和巨大潜力的新经济圈。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的台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紧紧把握这一趋势,积极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第16个成员。实现接轨并不只是在经济地理概念上融入长三角,如何实现真正接轨,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各个领域内开展切实有效的合作是每个人都极为关心的问题。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机制的优势造就一批…  相似文献   

7.
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增长极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索长三角地区城市关联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揭示区域城市间的扩散回波效应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关联的总体水平提高,由上海、南京和杭州等中心城市规模经济带来的扩散效应,促进了区域中部城市的崛起,城市发展出现由中心向外围转移的趋势;市场经济的回波效应促使无锡、徐州等城市演变为新兴经济增长城市,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发展迅速.随着城市时空关联程度的提高,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两极化现象却愈演愈烈.在中心城市扩散效应作用下,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关联程度日益增强,而回波效应却使得城市间两极分化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南通为例,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分析其所处区域主要城市的可达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由于南通邻近上海、苏南等核心区域,加之近年经济的较快发展和交通条件的较大改善,其区域可达性显著提高.随着苏通大桥建成通车以及未来沪通公路、铁路过江通道的建立,南通在长三角的区域可迭性将进一步增强,河口港城市的区域经济辐射效应将因此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9.
从创新功能、协调功能、开放功能和支撑功能4个维度构建城市能级测度指标体系,利用能级综合评价结果修正城市引力模型,探析长三角地区城市空间联系特征,进一步采用QAP回归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城市能级整体不断上升并向均衡化态势发展.空间上表现出“中心—外围”形态,上海、南京、杭州等多个中心城市组成“Z”字型高值集中区,低能级城市主要分布在外围区域.城市能级功能系统中支撑功能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优势维度,协调功能为短板维度.(2)长三角城市能级网络中节点联系程度不断增强,城市相互作用空间格局与城市能级格局呈现空间趋同性,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不断凸显.整个地区城市能级网络呈现密集化态势,网络的稳健性和通达性得到提升,节点集聚力强于扩散力.安徽省表现为以合肥为中心的单核辐射引领形态,江苏、浙江两省表现为以多个城市为中心的多核辐射引领形态.(3)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城市空间联系的发展,经济规模、社会资源、地理区位和空间距离对城市空间联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上海,有一条金子般的"走廊",它从松江出发,辐射范围长三角区域3省1市的9个城市,沿途不断吸纳创新、科技、人才、智慧、智能、投资等新元素,另一端通往示范引领、繁荣富强的大道,通往更美好辉煌的未来。这条"走廊"就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逆势飞扬创奇迹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重创全球经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4月14日的  相似文献   

11.
以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五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2010-201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网格化统计方法、局部空间统计(LISA)方法、城市扩张动态度指标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比较研究了两个城市群地区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快速扩张期主要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后期两个阶段,在2000-200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扩张净增面积(2 759km2)、净扩张率(36.63%)、年均扩张率(7.33%)均达到最高.而中原城市群地区主要在前期三个阶段(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出现快速扩张,在前两个阶段其城市扩张净率和动态度均高于长三角地区.(2)长三角地区城市扩张过程呈现出"点-轴-波式循环"模式,中原城市群则以传统自然的"点-轴-网"模式扩张.长三角地区在四个城市扩张阶段中,都出现了显著的城市扩张空间热点区域,并且随着扩张阶段的不同,扩张热点区域动态转移,而中原城市群城市扩张却未出现空间集聚现象,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城市扩张均受到经济因素、人口规模、居民收入、产业结构、交通以及地理要素等因素影响,两者不同的是:经济因素是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而中原城市群城市扩张的主导因素却是人口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杭州科技》2003,(6):19-19
尽管面临未来“大珠三角”的竞争压力,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经济发展出现你追我赶的势头。从杭州市统计局今年1-3季度各城市统计信息比较看,长三角15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强劲,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在全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长三角GDP占全国五分之一。1-3季度,长三角15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65亿元,占全国的20.3%。15个城市中,GDP增速最高的是苏州市,达到17.6%,其次是嘉兴市,增16.8%,最低的是上海11.8%,杭州市为14.3%,在十五城市中列第9位。数据分析:进入三季度后,各…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府作用、科教水平、基础设施、对外开放6个方面22个具体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在公共因子和综合因子上进行排名,并从经济总量与发展潜力、人民生活水平、环境设施、经济增长四方面对合肥以及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了解合肥发展的优劣势以及所处层级,据此对合肥成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快速发展格局中发挥了引领作用。通过查阅26个样本城市统计公报和年鉴,搭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做出评价。鉴于分析结果,合肥市要打造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从"引进来"与"走出去"、聚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推动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对合肥市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这对促进城市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方元 《安徽科技》2005,(8):9-10
当前,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极,缺乏一个以若干城市组成的既具内聚力、又具辐射力与带动力的城市群.因此,安徽要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发展,加快城市群建设则应成为重中之重,这既是提升安徽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迎接长三角的辐射的需要,又是中部区域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并于2010年,再次认定16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10年4月,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界定"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即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在全国范围内,科技部陆续推进了45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建工作(见图1)。  相似文献   

17.
程偲  张旺锋  宋雪婷 《甘肃科技》2021,37(20):49-54,32
城市竞争力是一项对城市发展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指标.以成渝城市群为例,从经济竞争力、开放性竞争力、科技人才竞争力和社会环境综合竞争力四个方面科学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计算2008-2017年16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各方面竞争力得分,并利用ArcGIS绘制成渝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1)绵阳、德阳、宜宾、南充和达州有潜力发展成为成渝城市群的次级城市,带动所在区域发展;(2)资阳、内江和遂宁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亟待加强,以填充中部凹陷地区,提高成渝城市群整体实力;(3)加强成都对西部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提高成渝城市群西部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安庆市积极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转移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突出首位产业带动,积极打造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区和带动皖西南、辐射皖鄂赣交界地区的区域重点城市,下好创新先手棋,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梁雨东  刘娟 《甘肃科技》2011,27(17):8-11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兰州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城市中心地区迅猛膨胀,受特殊地形地貌的限制,老城区建筑密度高,城市建设空间已趋饱和,建设成本不断加大,环境矛盾极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根据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探讨了旅游业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和格局,运用Geo da软件对长三角地区16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做了定量研究.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在人次和收入上的全局自相关水平均不显著,Moran's值较低,未通过Z统计检验;旅游业发展不存在显著集聚和分异;旅游业发展水平因城市等级差异呈现相应随机分布格局.城市象限分布图反映出城市等级与旅游业水平对应关系,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是各指标的高值中心,与其他城市的相对低值构成随机分布空间格局,高值城市周边城镇是其服务和旅游辐射区域,旅游业城际间自相关水平开始下降,呈现出网络一体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