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为了准确计算小角度交错轴渐开线变厚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根弯曲应力,采用空间齿轮啮合原理和有限单元法,分别建立了渐开线变厚齿轮齿面模型及空间小角度交错轴渐开线变厚齿轮啮合模型,提出了基于齿根及过渡圆弧精确建模的渐开线小角度交错轴变厚齿轮副齿根弯曲应力数值计算方法,对其齿根弯曲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关键设计参数顶隙系数、扭矩载荷、中心距误差、轴交角误差、小齿轮轴向误差以及大齿轮轴向误差对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顶隙系数的增加使得齿根最大弯曲应力减小;轻载下齿宽方向的齿根应力分布较为平坦,重载下齿宽方向的齿根应力呈明显的抛物线状;轴交角误差和中心距误差的存在使得最大齿根弯曲应力增大,最大弯曲应力的位置随误差的正负而分别向轮齿的两端偏移,大小齿轮轴向位置误差对轮齿弯曲应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建立渐开线、齿根过渡曲线对称方程,精确计算方程参变量取值及不同建模形式的分界齿数,提供锥齿轮背锥基准平面与基准坐标系建立方法,参数化关键问题的解决保证了齿轮齿廓曲线的真实性,避免了齿廓不对称和参数丢失问题,真正实现了齿轮建模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徐刚  宁长春 《西藏大学学报》2011,(2):95-102,117
以渐开线标准直齿齿轮的齿廓曲线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齿廓各部分的参数化曲线方程,实现了渐开线齿轮的参数化设计。利用这些参数方程可以精确绘制渐开线齿轮齿廓,使齿轮设计更为直观、精确,为齿轮传动系统的机械设计和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日本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机的测绘结果,分析、计算了插齿加工中插齿刀的变位系数对行星齿轮传动,特别是内啮合副中的“过渡曲线干涉”的影响,以及对被切齿轮齿顶圆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中采用标准齿轮传动时,只要适当控制插齿刀的变位系数,即使不减小内齿轮的齿高,也不会发生内齿轮齿顶与行星轮齿根的“过渡曲线干涉”;插齿刀的变位系数对被切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5.
以普通渐开线齿轮为研究对象,考虑时变刚度和固定的阻尼系数,建立齿轮振动微分方程,求出齿轮传动齿面动载荷;并基于ANSYS软件平台,建立齿根含裂纹的齿轮模型,利用APDL语言加载齿面动载荷和求解裂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得出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用解析方法推导出渐开线齿轮实际齿廓(包括渐开线和过渡曲线)的保角映射函数,计算方便,而且映射精度高,应用皮映射函数求得渐开线直齿轮轮齿挠度的精确解;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影响挠度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建模功能,建立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静载荷作用下齿轮的齿根应力和齿轮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模拟结果,并与传统的齿轮强度计算方法作比较。同时在ANSYS/LS-DYNA程序中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齿轮的齿根应力随冲击脉冲时间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廓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推导出双压力角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系统全齿廓方程,以及在单、双齿啮合上、下界点处坐标和载荷角的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参数化程序.对实例的有限元分析表明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比对称齿轮有较大提高.计算结果揭示了由于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齿根弯曲应力在一个啮合周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用解析方法推导出渐开线齿轮实际齿廓(包括渐开线和过渡曲线)的保角映射函数、计算方便,而且映射精度高,应用此映的函数求得斯开线直齿轮轮齿挠度的精确解: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影响挠度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Visual Basic编写了齿轮渐开线部分及齿根过渡曲线部分的程序,导入AutoCAD中,生成二维模型,最后导入ANSYS中,生成三维模型。重点分析了模型的选取,单元的选取及不同齿根圆角半径的选取对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渐开线齿轮弯曲应力的影响,对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渐开线齿轮弯曲应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鹏飞 《科技资讯》2011,(29):61-61
本文基于Pro/E5.0的参数化建模特点,以直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渐开线方程生产准确的齿槽轮廓,建立全相关的参数化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并为后续的CAE/CAM分析加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渐开线齿轮的直接生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用圆弧来代替渐开线齿形的近似方法,实现了渐开线齿轮三维实体造型的直接编程生成技术。它是将齿轮的廓线用3段相切的圆弧来近似,便于编程,无需人机交互,在AutoCAD2000中比较近似法和精确廓形的偏差,比较结果表明近似法是可行的,在三维软件Autodesk Inventor中用VBA编程实现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3.
渐开线直齿轮轮齿载荷及应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存在单对齿与双对齿的交替啮合、齿轮的啮合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齿轮在啮合中产生弹性变形等原因,使得齿轮的载荷十分复杂,要精确计算齿轮啮合过程的受力较为困难。对渐开线直齿轮的啮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齿间载荷分布的基本力学模型,分析了齿轮啮合过程的变形协调关系,推导了参与啮合的轮齿所发生的各种挠曲变形和弹性接触变形的计算模型,进而建立了能够精确计算齿轮啮合过程中受力的计算方法。通过一个具体的计算实例,计算了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受力、齿根应力和齿面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并用曲线进行描述。此计算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计算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受力和应力,为精确进行渐开线齿轮的力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董天剑 《江西科学》2011,29(2):256-258
针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廓偏差,基于坐标法的测量原理,根据GB/T 13924-200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细则>,确定齿廓偏差测量的起测位置并给出齿廓偏差的求解过程,用以指导该类齿轮偏差测量仪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基于UG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建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介绍了使用UG/OPEN API实现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模块的开发过程,并结合UG/OPEN GRIP开发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方法,这个方法成功设计出参数化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模块。  相似文献   

16.
双渐开线齿轮最小齿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端截面开发研究双渐开线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极限齿数,指出在界点切齿啮合时,啮合线并不通过刀尖椭圆中心,进而导出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计算式,并把齿顶变尖问题与不产生根切的极限齿数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展现了双渐开线齿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罗斌  刘健 《应用科技》2002,29(7):4-5,8
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范成法加工渐开线标准齿轮避免根切的最少齿数的一般公式,该公式适用于渐开线齿轮根切、干涉的分析,可作为标准齿轮传动设计中齿数选择和是否采用变位齿轮传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UG-NX6的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齿形轮廓复杂,其参数化设计困难.利用三维软件UG-NX6对斜齿圆柱齿轮进行三维建模,实现了改变参数就立即得到相应的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对其他具有复杂表面形状的形体参数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少齿数渐开线圆柱齿轮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向变位的方法;基于渐开线圆柱齿轮尺寸计算公式和双向变位少齿数齿轮副的特点,推导出了双向变位少齿数齿轮副设计计算公式。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双向变位可以有效地改善传动质量,为这种传动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新的直齿插齿刀渐开齿形造型方法,该方法可使插齿刀的齿形误差带减小,提高被加工齿轮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