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本政府和南朝鲜傀儡当局,为了签订《日韩基本条约》,从一九五一年开始,前后一共进行过七次“会谈”,历时十四年。这七次会谈的主要情况如下。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日,在美帝国主义的撮合下,双方派出代表,在东京举行了预备会议,就所谓“会谈”的议程问题交换意见,并约定“会谈”的主要议题应为讨论“邦交的正常化”。一、一九五二年二月十五日,开始举行第一次会谈。轻过两个多月的讨论,双方商定“会谈”的议题为:(一)“日韩建立正常邦交”问题;(二)日本在南朝鲜的产权问题;(三)渔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日本的《情报公开法》,凡是期满30年的政府档案(除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均应公开。2002年,日本外务省公开了3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有关档案,其中包括周总理与田中角荣首相的四次政府首脑会谈记录,姬鹏飞外长和大平正芳外相的三次会谈记录,以及以“竹入笔记”而闻名于史的周总理与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的三次会谈记录。在此笔者依据日方公开的会谈记录,回顾30多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谈判过程。分歧:战争状态何时结束在1972年7月29日举行的第三次周总理与竹入会谈中,周总理开宗明义地就中日间结束战争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中方的方…  相似文献   

3.
<正>近些年来,日韩两国围绕历史及领土问题等多有龃龉。2015年是日韩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庆祝"金婚"纪念日,6月22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分别出席了对方政府举办的纪念活动并致贺词,展现出希望改善韩日关系的姿态,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舆论并不完全看好,认为两国关系尚未柳暗花明,"金婚"阶段的日韩关系仍在走向"黄昏"阶段。那么,该怎样看待过去、现在、未来的日韩关系呢?战后以来,日韩关系的演变一直  相似文献   

4.
<正>据韩媒报道.韩国青瓦台外交安保首席秘书金奎显11月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韩国总统朴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上午在青瓦台举行了会谈,双方商定为早日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加快谈判进程。据报道,金奎显介绍说,朴槿惠在双边会谈上提出,日军慰安妇问题成了改善韩日两国关系的绊脚石,日本应拿出慰安妇受害者和韩国国民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安倍晋三在结束双边会谈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鉴于今年是韩日邦交恢复正常化50周年,韩  相似文献   

5.
大事日志1962     
1962年3月16日—31日16日苏联发射一个人造地球卫星。17日在美国推动下,日本同南朝鲜自12日至今在东京举行第一次“日韩”政治会谈。18日自7日至今在埃维昂举行的阿法谈判签署总协议,同意3月19日全线停火。被法绑架的  相似文献   

6.
中日邦交正常化前,中日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路虽曲折,但是经过中日双方尤其是中国政府和中日双方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中日经贸关系还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为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经贸关系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抚今追昔继往开来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今年6月初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中心主办了题为“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的国际研讨会。曾在1978年分别代表中日双方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黄华前外长和日方已故园田直外相的夫人园田天光光特意亲自与会。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首任驻华大使小川平四郎、前  相似文献   

8.
正中日韩是近邻,三国平等地聚合在一起开展合作的时间并不长。二战后,三国国内都发生了巨变,中国诞生了共产党执政的新政权,日本被美国占领改造,朝鲜半岛分裂,韩国诞生。由于日韩分别是美国的军事盟友,1965年两国就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因为冷战,中日到了1972年才恢复邦交,中韩直到1992年冷战结束后才建立外交关系。双边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三方发展交叉关系的基础,其中,市场导向下的三国经济联系得到一定发展,主要是中国作为链接中心,逐步发展起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链,使得三国的经济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成为东亚地区经济链接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中日双方各有主张。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首相就钓鱼岛问题"留待以后解决"达成共识。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双方就钓鱼岛问题"搁置争议,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默契。邓小平先生当时说得很清楚:"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个问题。这次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我们双方也不涉及。我们认为,谈不拢,避开  相似文献   

10.
不良征兆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同时又是“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去年底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后,日本媒体说中日关系将走向深度合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双方达成重要共识.野田表示,要以201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深化日中战略互惠关系.中国领导人表示,要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进政治互信.然而近几个多月来中日关系似乎并没有朝着两国领导人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韩经贸关系是中韩关系持久发展的基石。通过对建交后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回顾,深入分析了两国经贸交流中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韩关系及其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韩建交13年来,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政治上,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两国经贸关系改变了建交前空间小、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建交后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在文化上,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新世纪里,中韩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这势必对东北亚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邵冰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26-128
日本与朝鲜是东北亚地区唯一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两个国家。发生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绑架问题",与历史清算、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等成为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核心障碍。日朝间虽就"绑架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但双方却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绑架问题"不仅是日本与朝鲜博弈的重要筹码,也是其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日朝邦交正常化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尤其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建交以来的中韩关系的回顾,分析中韩关系迅猛发展的原因,进而提出在21世纪,中韩两国要加强全面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初爆发的日俄战争是国际关系的转折点之一,对东北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争使中韩日三国关系自甲午战争之后再一次发生变化,日本得以代替韩国行使权力,与中国进行交涉,即中韩关系在中日关系框架下展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和日本都倾向于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苏联一度打算把齿舞群岛和色丹岛返还给日本,但鸠山政府却不能接受这种让步。即便如此,日苏间还是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无论对日本还是对苏联的国家发展,皆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和日本都倾向于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苏联一度打算把齿舞群岛和色丹岛返还给日本,但鸠山政府却不能接受这种让步。即便如此,日苏问还是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无论对日本还是对苏联的国家发展,皆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中、韩、日三国受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的影响及现当代的韩、日两国的研究热点展开研究,分析并概括出韩、日两国不同政治及文化背景下鲁迅研究的不同特点。认为韩国从"殖民地斗士的思想与精神"和"反封建的领袖"两方面来研究鲁迅,表现出人类的情怀,东亚意识和人类意识,研究主题由"革命家鲁迅"转移到"文学家鲁迅",发展了研究纯粹文学的趋势;日本通过丰富的考证和资料奠定了研究鲁迅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新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朝鲜半岛事关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利益,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冷战后,受国内、国际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出现过一些波动,经历了由"亲韩远朝"向"朝韩并重"转变两个阶段.在朝核问题上,俄罗斯的基本立场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建议对朝鲜提供安全保证,使朝鲜放弃核计划.  相似文献   

20.
以中日韩科技发展为背景,总结了中日韩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战略规划,分析了中日韩科技信息共享的必要性,并对中日韩区域的科技信息共享机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