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需要构建“问题意识——探究能力——知识获取”的学习路线,并从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科学上下工夫.为此,问题元素的提炼包括:对问题元素的内涵界定、对问题元素的课前准备、对问题元素的课堂把握、对问题元素的现场控制、对问题元素的实践引导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的释放途径则应从:建立问题元素提炼的集体备课机制、合理确定问题元素释放的教学环节、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释放途径、强化实验教学中问题元素释放引导、调整基于问题元素释放的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2.
汪敬恒  刘蕊  马新荣  朱函静 《河南科学》2011,29(9):1045-1048
提供了一种新型肥料——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总氮含量新的检测方法——消解蒸馏滴定法.谊方法可准确检测出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中的总氮含量,测定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导语逆流中的科技航标/慧语前奏篇高层声音/昊岸媒体视角/欧阳烨广东元素·科技元素·创新元素——"十二五"规划亮点述略/梁文澜古海阳解读篇【领导解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给力创新、幸福广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李兴华深入解读广东"十二五"科技蓝图/潘慧【链接】"十一五"科技成果斐然/张力【地市反响】创新体制机制打造科技名城——东莞科技局副局长严济荣专访/陈良湾  相似文献   

4.
用有限元素法解平面或轴对称问题时,最常用的是二维单纯形——三角形元素,然而应用有限元素法进行三维应力分析或温度场计算时,三维单纯形——四面体元素(除某些应力梯度较小的大型基础,如水坝、井塔基础等可采用外)几乎不能用于实际计算.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三维等参单元,最常用的是8节点和20节点的六面体等参元素.众所周知,采用等参单元虽然改善了解的精度,但也大大增加了计算工作量,所增加的主要是形成刚度矩阵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5.
如今,对北京市而言,要想构建世界城市必须具备"三大元素",即:智慧北京+虚拟北京是实现世界城市的"动力元素",绿色北京+零碳北京是实现世界城市的"质量元素",人文北京+法治北京是实现世界城市的"公平元素"。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动力之源——"智慧北京"。  相似文献   

6.
作为空间设计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元素、民族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设计新风格——"旧元素,新组合"的中国新风格在当下尤为凸显。用饱含中国化的处理与改造方式,诉说东方文化情感的材料语言,成为观众直接看到的东方艺术魅力的视觉元素是中国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的历史承接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魅力,在西博会中尽释——评点西博会之科学元素  相似文献   

8.
元素无机化学探究式课程建设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元素无机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和现状分析及元素无机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思路进行了浅显论述.主要从三条途径开展元素无机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问题—实验—总结—讲授—获取知识;问题—自学—讨论—讲授——获取知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搜寻和收集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和最新发展信息,自主开展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9.
铬元素的含量是影响硬质合金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生产中要求对其准确的测定和控制,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定方法——铬酸比色法。即将试样中铬元素氧化为Cr(Ⅵ),排除干扰后再进行比色测定。  相似文献   

10.
"元素"一词最早被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用于描述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基本组分。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元素中,最古老、最轻的元素当属氢,它是由英国化学家波义尔于1671年在铁与硫酸的化学反应中发现的。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发现的66种元素排列成著名的元素周期表,并由此预言了新元素——的存在及其属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电场抑垢研究兴趣集中于电场对碳酸钙晶体形貌的改变,电场对已成垢的颗粒是否有抑垢作用鲜有研究。针对电场颗粒污垢抑垢机理不明的问题,提出非匀强电场颗粒物污垢抑垢模型,解释了电场对流体管道内污垢颗粒存在抑垢作用。电场60V至180V、频率50Hz、颗粒质量100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匀强电场并不会使颗粒产生抑垢作用,颗粒污垢在非匀强电场受到介电泳力(),改变原本运动轨迹,达到抑垢的效果。随着电场强度升高,碳酸钙颗粒受到的从,升至。硫酸钙受到的从升至。碳酸镁颗粒受到的升至。电场强度对多种污垢颗粒产生的,是影响抑垢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玉山雅集"与"北郭诗社",以张士诚入吴为标志,先后繁荣于吴中地区。同为吴中文人团体,二者有巨大的差异,表现在三个层面:在雅集方式上,呈现出从"娱乐化"向"文艺化"的转变;在文人心态上,表现为从"纵欲"到"闲适"、从"庆幸"到"无奈"的转变;在诗学思想上,诗人对诗歌功能的理解、诗法与诗体的选择及诗歌的审美风貌都不同。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既体现了易代之际吴中文人内部的差异性,也反映了吴中文人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3.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往往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审判席上来加以评判,对"自然"概念的认识亦是如此,他们大多把"自然"与"蒙昧"、"动物本能"联系到一起.然而,卢梭作为启蒙运动思想界的一只奇葩,却从人性完满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他把"自然状态"视为批判现代社会腐朽与堕落的参考系,把"自然"视为人性完满与和谐的终极依据.卢梭在"自然"概念中添加了"自由意志"与"可完善性"的特质,并且更多地把"自然"与"自由意志"的概念联系起来,但是,在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由意志"之间他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是使双方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丰子恺的艺术思想,以"绝缘说"和"同情说"为核心大体抗战以前取以道家艺术思想为底蕴的"绝缘说",在科学与艺术的对待关系中展开他对艺术诸问题的讨论;而在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则由"绝缘说"转向以儒家艺术思想为支持的"同情说",即以"同情心"与"仁"相贯通,以"同情心"为"仁"之具体展开,而将儒家"仁"的思想,落实到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15.
"偏偏+VP"格式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现代汉语中的“偏偏+VP”格式在语义方面所表达两种语义:一是表背离性的“结果义”;二是表一致性的“行为义”。该格式在语用功能方面有两种:一是“凸显”的功能;二是“反驳”的功能,同时反驳具有程度差异。另外,表行为义的“偏偏+VP”格式能形成取舍句,而表结果义的“偏偏+VP”格式不都形成取舍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代袁枚、朱庭珍对诗趣予以了集中论评与阐说。袁枚评诗推尚偏于由才性而催生出的"趣"的审美形态,他以"趣"为审美标的,以性灵为根本,以天才、真、自然为支点,建构出一个有别于他人的诗趣论系统。朱庭珍评诗反对"恶趣"、"魔趣",推尚意趣充蕴之作;他强调作诗要"培之以理趣之府",提出了"意趣活泼"的审美要求,在诗趣的生成创造上,则论及到由"情"而"趣"、由"思"而"趣",对诗中之趣语的运用也予以了界划。他们为古典诗趣论的最终深化和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和扬弃西方“个性主义“的普遍人类价值因素.在社会层面,借鉴吸收卢梭关于“自由个人构成合理共同体“的思想,克服旧价值观“整体主义“泯灭个性自由的痼疾;在政治层面,借鉴吸取洛克“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法制精神,消解旧价值观以“权威主义“剥夺个人主体地位的顽症;在伦理层面,借鉴吸收康德“绝对命令说“的道德精髓,清除旧价值观以“私德至上“否绝个人正当利益的弊端.目前,我们应当看到“个性主义“因其阶级性时代性所限,有可能导致个人主体性的异化,滑向极端利己主义,对此,只能以马克思关于“个人与社会统一为本位“的“人类解放“价值观对其补偏纠弊.  相似文献   

19.
续老子     
既认识到"科学"之美,又认识到"科学"之丑,方能超越"科学"之失和"科学"之不自由.持"科学"之人需要持"道"之人来启蒙."全盘西化"乃去高就低、弃大适小、舍本逐末之行为,当弗为.  相似文献   

20.
对<离骚>"落英"之"落"字的理解历来不一,训"始"训"落",各执一词.今又有人提出"下垂"一义,笔者难以苟同,主要从文献角度论证"落"当解释为"凋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