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立元 《天津科技》2007,34(6):47-49
控制环路通过实时网络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网络化控制系统NCS。通过介绍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特性,提出网络化控制系统是控制系统发展的必然产物,指出网络化控制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网络化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讨论了控制网络的特征及其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以及关于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研究热点和可能的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控制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延迟预估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网络化控制系统中传输迟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问题,在分析控制系统网络传输迟延与系统各环节动作时序的基础上,针对网络传输迟延小于一个采样周期的情况设计了预估器,并设计构建了基于代理的网络化控制仿真系统。控制代理根据数据包中数据的传输次序与时间戳得到网络传输迟延的大小,通过预估计算得到存在传输迟延条件下相应的状态与控制量,使系统能有效克服网络传输迟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数据信号通过网络加校正时的输出与参考输出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网络仿真软件OPNET,设计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仿真平台。在该仿真平台上实现了网络化控制系统中广义对象节点和控制器节点的功能,展示了网络模型的搭建过程,测量了网络中点对点的时延,并且进一步分析在发包大小、发包时间间隔不同的条件下时延的分布特征。该仿真平台为提高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性能提供更加有效的验证途径。  相似文献   

5.
综述文章     
《科技导报(北京)》2009,(21):116-116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综述文摘选登· 网络化控制系统故障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王永强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北京100084) 伴随着控制系统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控制系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技术,故障检测逐渐成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网络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典型问题,综述了相应故障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现场总线技术组成的汽车网络控制系统,连接电子控制单元ECU到不同的网络中,组成一个汽车电子集成控制系统;讨论了这种结构下的有关新功能,以及有关汽车智能化、网络化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并提出了改善有关控制算法的可能性,使得汽车电子技术能够从单个部件的电子化,发展到总成电子化、模块化,最终形成整车模块综合化的汽车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7.
具有时滞和丢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数据包丢失看成一种特殊的时延,研究了同时具有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采用动态反馈控制器稳定系统并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总时滞(包括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时滞,控制器与执行器之间的时滞)的表达式,建立了网络化控制系统模型,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判定定理.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网络控制系统的产生、特点、复杂性和发展优势,分析总结了在网络控制系统数据包丢失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根据灰色模型的预测性,提出了基于灰色控制理论对网络控制系统数据传输中包丢失补偿策略,并应用此补偿策略对网络控制倒立摆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结果显示丢包补偿后的系统输出几乎与未丢包时一致,从而证实了所提研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网络控制系统是基于数据通信网络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目前针对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现在己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特点,然后对网络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常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网络化控制系统中一个小的软件失效,通过网络交互引起整个系统崩溃的连锁失效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借鉴拓扑网络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多层网络拓扑图构建方法;利用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相互依赖原则,并对其相互依赖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了连锁失效的特点及其相互依赖表现。  相似文献   

11.
面向6G的星地一体化网络通过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的优势互补、紧密融合,将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整体效率,从而实现全球立体无缝覆盖网络.概述了星地融合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星地融合网络发展路径,从过去的业务融合到现在的体制融合再到未来的系统融合.指出了面向6G的星地融合一体化组网中网络架构、空口传输、组网方式以及频率管理方面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软件定义联网(SDN)作为一项成功的数据中心的联网技术实践,已经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SDN还存在一系列值得研究和澄清的技术问题,包括什么是SDN技术原理?SDN在哪些方面扩展了现有网络?SDN究竟有哪些潜在的应用价值?SDN对未来网络的发展有何影响?SDN是否可以真正推动现有网络的变革或演进?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方法,构建了SDN的系统模型和构件模型,描述SDN系统构成以及SDN内在的功能单元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了SDN核心的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的原理,分析了单个逻辑SDN控制器的局限性;并得出结论:SDN仅在网络层实现了分组流控制与分组流转发的分离,并没有涉及到现有互联网或电信网其他功能层的控制与数据的分离,SDN有可能应用于所有基于分组流转发的网络应用,单一SDN逻辑控制器仅仅适用于IP网络城内分组流转发,无法适用于互联网和电信网现有控制结构;为了支持现有互联网或电信网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扩展SDN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图书情报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全国性和地区性网络发展情况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分析了我国图书情报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的方面是系统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标准化工作滞后、缺乏有效的网络协调和管理以及书目数据的累积不足等。  相似文献   

14.
控制网络是一种用于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的计算机网络,它对信息传输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但网络中信息的传输量不会太多。IPX是Novell公司开发的网际包交换协议,对应于OSI网络层,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具有实时性好,独立于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媒质,既可实现点-点通信,也可实现多点或广播通信以及实用的应用编程接口(API)等特点。针对控制网络和IPX的以上特性,提出一种基于IPX协议的油田控制网络。该网络具有结构灵活、信息传输实时性好的特点,可方便地与信息网络集成,并讨论该控制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提出棋盘式无线传感器网络,该网络结构因为预先布好,所以大大简化了定位算法,减少了路由开销,提高了传输效率.讨论了这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功能结构、体系结构和组网方式.通过与传统Ad hoc网络的对比,归纳了这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各层各面设计的特点.理论证明,这种体系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以太网的现场网络化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现场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有机地连接成一体,达到宽广地域的远程监视与控制,提出了基于以太网的现场网络化控制系统.该系统设计采用以太网作为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在研究基于以太网的现场网络化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开发了现场网络化控制系统可视控制组态平台和现场网络化控制系统可视监控组态平台.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控制分散,可实现真正的"E网到底"控制等特点,能够组成开放式自动化控制系统;因而可克服以往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局限性,大大降低控制系统的成本、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并获得优良的性能价格比.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可应用于缩短工业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7.
Wireless mesh networks (WMNs) are new kind of networking technology which facilitate the extension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into wide areas and have emerged as a key technology for next-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ing.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WMNs over other wireless networks,they are now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future network access.Typical applications range from home broadband Internet access and community networking to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Meanwhile,the considerable efforts in acad...  相似文献   

18.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多环组网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电力系统通信业务的特点,提出了多环组网优化的整数线性规划算法,用于SDH组网优化设计.研究了在一个电力光纤网络中如何组成多个SDH环,以疏导所有低速业务流,并最小化组网成本.依据提出的算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并以某中国东部一城市的电力光纤网络为例给出了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Most knowledgeable people agree that networking and rout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round about 25 years. Routing is simultaneously the most complicated function of a network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t is of the same kind that more than 70%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ields are MIS applications. So the challenge in building and using a MIS in the network is developing the means to find, access, and communicate large databases or multi-databases systems. Because general databases are not time continuous, in fact, they can not be streaming, so we can’t obtain reliable and secure quality of service by deleting some unimportant datagrams in the databases transmission.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which kind of routing protocol is the best type for large databases or multi-databases systems transmission in the networks.  相似文献   

20.
全球信息网格发展和体系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信息网格(GIG)是传感器网、通信网和武器平台网的综合集成,是美军网络中心战和夺取信息优势的基础设施.描述了GIG的概念,分析了GIG的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积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表明GIG将成为系统中的系统,以解决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和互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