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了BC2001生防菌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卵囊孵化影响,及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BC2001对线虫分散卵的相对抑制率达87.3%、对卵囊的相对抑制率达40.50%,而对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2%;从显微结构上看,BC2001对卵和二龄幼虫的抑杀作用主要是通过菌体附着,引起卵和虫体内物质泡化聚集,最终消解。在人工接种条件下,BC2001菌在大田防治中对根结线虫虫口基数的相对抑制率达57.8%。  相似文献   

2.
1996—1997年,在福州,用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Chen et al)侵染期幼虫对当地主要蔬菜害虫,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幼虫,在室内做人工感染试验。在室温20—28℃,寄生线虫与宿主昆虫的比例为为80:1的情况下,线虫对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寄生率分别为50%,94%,92%。在当地土壤中无中华卵索线虫的空心菜田,设三个小区,每小区15m~2,各移植斜纹夜蛾2—3龄幼虫150头于菜株上,A区用12540条线虫侵染期幼虫混在2460克湿沙中,撤施于植株根部土面;B区用同样数量的线虫混在8公斤水中,喷洒在菜株上;C区为不释放线虫的对照区。于释放线虫后的第4天和第7天,从各小区随机回收斜纹夜蛾幼虫20头和30头,在室内单头饲养,检查线虫的寄生率和寄生强度。结果:第4天调查寄生效果相近,寄生率分别为61.1%,60%。第7天调查寄生率分别为76.7%,70%。而对照区的虫体中均未见有线虫寄生,寄生率为0。差别显著。在元白菜上释放中华卵索线虫侵染期幼虫,莱青虫的寄生率为6.6%。  相似文献   

3.
家蝇幼虫饲料残渣防治植物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表明,感染有根结线虫的土壤或植株,施用家蝇幼虫饲料残渣及其浸渍液,能显著减少线虫虫口密度;并使病株对病虫害抗性提高,明显促进生长.用1∶4浓度浸渍液直接处理多种植物线虫成虫和根结线虫幼虫,4~5d可致死亡.这与饲料残渣中含有蝇幼虫分泌物及其蜕的皮等几丁质物质有关.蝇幼虫饲料残渣既具有优质有机肥,又具有防治病虫害、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白菜为食物,在全温度范围内测定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的生长发育温度参数.分别测定了斜纹夜蛾卵,1~6龄幼虫,蛹发育及成虫产卵的起点温、最适温、最高温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6龄幼虫及成虫的死亡速率与温度有正相关关系.卵及蛹的死亡速率与温度有负相关关系.卵,1~6龄幼虫,及蛹的存活有一最适温区,温度愈高,成虫的产卵量愈小.建立了各龄幼虫日取食白菜叶量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大庆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的分布与危害、寄生种类及症状、根结线虫种的鉴定,作者曾作过研究,本文则阐述生物防治。 1.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 土壤中的某些菌,对根结线虫的卵、幼虫、成虫有侵染力,卵、幼虫、成虫因被寄生而死亡。将某些寄生力强的菌,从根结线虫的卵、幼虫、成虫体内分离出,经培养繁殖再回至土壤中捕捉线虫、寄生卵、成虫,减少土壤中的线虫数量,达到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目的。 如淡紫拟青霉菌(Paecilcieomyeoces eieacinus)属寄生性线虫真菌,菌丝伸入卵内,长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繁殖根结线虫的新方法,利用黄瓜实生苗为宿主,在透明的玻璃瓶中成功繁殖了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为有效分离根结线虫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方法不仅丰富了繁殖根结线虫的宿主,而且便于随时观察线虫侵染根形成根结的动态过程,也避免了在繁殖过程可能造成线虫逃逸对周围土壤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取食芋、甘薯、白菜和空心菜4种不同寄主植物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4龄幼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虫腈的敏感性,比较了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在取食的4种寄主植物中,斜纹夜蛾4龄幼虫对以上5种药剂敏感性最高的均为甘薯,敏感性最低的均为芋,取食白菜和空心菜的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2—4龄幼虫随龄期的增加,药剂敏感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汉中蔬菜根结线虫种类的同工酶酶谱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采自汉中市11县区的23个为害蔬菜的根结线虫种群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所鉴定的种群中,20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1个种群为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1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混合群体,1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M.hapla)的混合群体;其中南方根结线虫是汉中市为害蔬菜的主要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9.
作者自1986年5月至1987年11月对山东蒙阴县境内天麻林场等地的楸树根结线虫病的感染率、危害、症状及其病原线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对病原的雌虫、雄虫和二龄侵袭期幼虫的形态观察、测量、寄主反应及北卡罗来纳鉴别寄主试验,确认中山寺林场楸树根结线虫病病原为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Treub,1885),Chitwood,1949),杨庄苗圃病原为北方根结线虫(M.hapla Chitwood,1949),而天麻林场与蒙阴县苗圃病原主要为以上二种根结线虫,其中以爪哇根结线虫为优势种,偶见极少量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 Chitwood,1949)。本文还对二种主要病原线虫的重要鉴别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为楸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二点委夜蛾幼虫防治药剂的筛选及活性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夏玉米的一种新害虫,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对于其田间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浸虫法测定了12种常规杀虫剂对采自田间的二点委夜蛾5龄幼虫和室内饲养的4龄幼虫的触杀效果。供试药剂中40%辛硫磷乳油、480 g·L-1毒死蜱乳油及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二点委夜蛾4龄和5龄幼虫的触杀效果相对较好,其他杀虫剂触杀效果较差。40%辛硫磷乳油、480 g·L-1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二点委夜蛾4龄幼虫72 h的LC50值分别为0.244、0.308和0.406 mg·L-1,相对毒力指数分别是30%乙酰甲胺磷乳油的5.9、4.7和3.6倍。杀虫剂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触杀活性与活性测定方法、杀虫剂种类、剂型、当地用药情况以及幼虫的龄期等因素有关。建议生产上优先选用辛硫磷乳油、毒死蜱乳油和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在二点委夜蛾低龄幼虫期进行喷雾、灌根或毒土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魁蚶苗种繁育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饵料,了解魁蚶幼体生物学特性。【方法】选取金藻、角毛藻、海洋酵母、小球藻等4种不同饵料对魁蚶幼体进行为期13d的喂养,测定其壳长、壳高等生物学指标,计算特定生长率,分析不同饵料投喂对魁蚶幼体生长的影响。【结果】从D形幼虫发育到壳顶期这段时期内,混合饵料金藻+海洋酵母较单一饵料投喂魁蚶幼虫的效果好。不同饵料投喂下魁蚶幼虫特定生长率大小依次为金藻+海洋酵母处理组金藻处理组海洋酵母处理组金藻+角毛藻处理组角毛藻处理组小球藻处理组,各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P0.05)。【结论】在魁蚶幼体培育阶段,最佳饵料是金藻+海洋酵母。在没有混合饵料的前提下,金藻效果最好,适合做幼虫的开口饵料;小球藻效果最差,不合适做单一饵料投喂幼虫。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幼体发育各阶段水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为其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幼体在D形幼虫期(HD)、壳顶期(HK)、变态前期(HB)、变态后期(HA)、稚贝期(HZ)的水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Alpha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HD菌群丰度和菌群多样性均最高,而HZ菌群丰度最低,HB菌群多样性最低。在门分类水平上,幼体发育所有阶段中占优势的细菌门类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包括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在科分类水平上,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是整个育苗周期的主导类群;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在HB低于1%,在HA和HZ逐渐增长,分别为9.95%和12.82%;冷形菌科(Cryomorphaceae)相对丰度在HD不足1%,在HK、H...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厚朴叶的毒性及与厚朴皮、厚朴花的毒性比较,为厚朴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大鼠30 d喂养实验,来研究厚朴叶毒性和进行毒性比较。结果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各给药组小鼠无死亡;小鼠骨髓微核实验中和精子畸形实验中,各给药组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大鼠30 d喂养实验中,厚朴叶对大鼠的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肾功能都有所影响,也影响肝、卵巢、睾丸的脏体系数;在对大鼠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中未见明显异常;厚朴叶与厚朴皮、厚朴花的慢性毒性差异为后两者不影响血常规。结论厚朴叶无急性毒性,无致骨髓突变毒性,无致精子畸形毒性;厚朴叶有慢性毒性作用,表现在影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肾功能、器官发育;厚朴叶与厚朴皮、厚朴花的毒性差异表现在慢性毒性中影响血常规,其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梁俊勋 《广西科学》1998,5(2):156-160
在45m2室内人工模拟自然条件下进行褐家鼠和黄胸鼠取食行为生态学特征的研究。观察结果显示,两种鼠对所提供的食物的日平均取食量和觅食时所付出的活动行为强度均无明显差异,但在日内的7时、15时和23时之间的摄食量和活动量的差异均极显著。当所提供的食物源有选择机会时,褐家鼠选择的平均取食量是玉米碎>稻谷>大米;黄胸鼠是玉米碎>大米>稻谷,无食物选择机会时褐家鼠的取食量是稻谷>玉米碎>大米;黄胸鼠是大米>玉米碎>稻谷。褐家鼠和黄胸鼠在寻找选择食物的过程中,通常付出的活动行为强度(量)是23时点>7时点>15时点。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取食行为特征表现可用“摄食时间+食物源+行为反应”的模式表示。同时指出鼠的取食行为与防治实践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T-DNA插入突变体Salk_059463株系的群体中,筛选到两株雄性不育突变体,对TDNA序列上的一对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其基因组中没有T-DNA插入.遗传分析表明这两株雄性不育突变体由同一单个隐性基因控制,引起不育的主要原因是从花药发育的第8期开始,小孢子细胞质内容物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到花药发育的第12期,药室内的小孢子只剩下一个花粉壁空壳,故该突变体命名为opw(only pollen wall).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OPW基因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OPW基因位于第二条染色体上分子标记T28M21和T3G21之间的12 kb区间内,该区间内一共有21个基因注释.通过克隆区间内的基因并测序发现opw-1突变体基因组中At2g40140基因编码序列的外显子在第289和第290个碱基之间插入了一个A碱基,而opw-2突变体基因组中At2g40140基因编码序列的外显子在第412和第413个碱基之间插入了一个T碱基,造成的编码序列移码使第424至第426碱基成为终止密码子,故At2g40140是编码OPW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以初始诱导得到的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Pers]幼苗进行继代培养试验。试验共设计3种培养基:改良MS+6-BA 0.5mg/L+NAA 0.2mg/L、改良MS+6-BA 0.8mg/L+NAA 0.2mg/L、改良MS+6-BA 1.0mg/L+NAA 0.2mg/L,2种切割方式,进行4代培养,研究生长调节剂、继代次数和切割方式对山苍子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以改良MS+6-BA 1.0mg/L+NAA 0.2mg/L培养基比较适宜山苍子的继代培养,当NAA浓度为0.2mg/L时,增殖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愈伤组织逐渐减少,6-BA浓度为1.0mg/L时增殖率最高,苗木生长效果最好;继代到第4代时,山苍子增殖率明显高于前3代,增殖苗长势良好有活力;以2~3个丛芽块的接种方式接种效果优于单芽接种,增殖率可达到3.57,芽苗叶色浓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都是近年来在我国近岸海域频繁引发赤潮的藻类。为了探索红色赤潮藻和球形棕囊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作用及作用方式,本研究采用不同起始密度培养红色赤潮藻与球形棕囊藻,并将前者的完整细胞培养液、无细胞滤液、藻液超声破碎液分别与球形棕囊藻进行混合培养,分析红色赤潮藻对球形棕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红色赤潮藻细胞起始密度保持5×105 cells/L的混合培养条件下,起始密度分别为5×105、1×106、2×106、1×107 cells/L的球形棕囊藻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无论是含有红色赤潮藻完整细胞的培养液,还是其无细胞滤液或藻液超声破碎液,均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完整细胞培养液、无细胞滤液和藻液超声破碎液;相反,球形棕囊藻的存在对红色赤潮藻细胞的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红色赤潮藻具有抑制球形棕囊藻生长...  相似文献   

18.
浒苔是一类大型绿藻,我国浒苔资源丰富.本文介绍浒苔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综述浒苔及其深加工产品在食品、医药、饲料、新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浒苔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陆舟  周放  张军丽  肖荣高  莫贻明 《广西科学》2002,9(4):312-314,319
2001年4月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实地观察并结合保护区有关工作人员近几年的观察,确这海南Jian(Gorsachius magnificus)栖息活动和觅食活动比较频繁的6个主要地点(包括当地村民曾经捕获该鸟的砌切地点),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确定各地点的方位,并对各地点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植被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车八岭保护区内海南Jian主要选择水源丰富,鱼虾充足的小溪流作为觅食地点,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海拔600m以下,栖息地类型主要有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灌草丛及竹林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丰富柳州市的观花树种,于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羊角山苗圃和柳州市河西花卉公园进行红花银桦(Grevillea banksii var.forsteri)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观察红花银桦在柳州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红花银桦能适应柳州市气候环境,在柳州市的生长速度比较快,树高年平均生长量124cm,冠幅年平均生长量77cm,地径年平均生长量3.2cm,并且能正常开花,花色鲜艳美丽,花期长达8个月。红花银桦可以作为观花树种在柳州园林绿化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