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两伊战争又有新的升级。自3月4日以来,伊拉克和伊朗先后互相用飞机和导弹袭击对方包括首都在内的重要城镇和工业设施等非军事目标,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3月11日,伊朗在南部边境对伊拉克胡韦扎沼泽地区发动了代号为“巴德尔行动”的地面攻势,双方激战一周,死伤逾万人。伊朗攻势过后,伊拉克迅即进行了反攻。3月17日,伊拉克宣布伊朗领空为军事禁区,从19日起将不保证过往飞机的安全。19日伊朗总理穆萨维表示,如果伊拉克袭击进出伊朗的民航班机,伊朗将轰炸巴格达机场,并使整个海湾地区的领空都不再安全。22日伊拉克又在北部山区对伊朗发动了新的地面攻势。与此同时,双方在海湾地区袭击中立国船只的行动也频  相似文献   

2.
正2月25日,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朱拜尔访问伊拉克。访问期间,朱拜尔分别与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外长贾法里举行了会谈。这是2003年以来沙特首次派出外长级别高官访问伊拉克,因此备受舆论关注。1990年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后,沙伊外交关系几近中断。但朱拜尔此访能否打破沙伊关系坚冰,仍是个问号。  相似文献   

3.
在盛产石油、战略地位重要而又动荡多事的海湾地区,两个产油国——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武装冲突,引起了全世界的严重关注。两伊之间的这次冲突始于9月初,下旬以来迅速扩大升级。双方动用了飞机、坦克、导弹等现代化武器,战斗从陆地发展到海上、空中,从边界附近推进到轰炸对方的首都和大城市,攻击目标从军事据点扩大到经济设施。截至10月上旬,伊拉克军队已深入伊朗境内一些城镇,占领了三百余平方公里土地。伊朗举国动员,奋力据守。9月29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宣布愿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调停两伊冲突的决议,10月4日伊拉克宣布单方面停火;同日,霍梅尼声称,在伊拉克军队撤退前,伊朗拒绝停火建议。目前战事仍在激烈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沙特和伊朗在地区竞争中本来是平手,但经过十几年的变化,沙特在各个层面都不占优势,有些方面甚至越来越处于劣势。沙特的战略性投入总是无法获得战略性收获,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战略期待不仅超越了自己的客观现实,还超越了别国的底线。在"伊朗强、沙特弱"格局已经显现的当下,伊朗应该"守成",越冷静就越能巩固已经获得的优势地位;而沙特应该"止损",保住现有的东西,假如还想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逊尼派地区搞点儿事,那它就想太多了。  相似文献   

5.
王震 《世界知识》2014,(18):62-64
<正>近年来,作为中东地区大国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意识形态、能源出口、核不扩散及其他地区热点问题上一直龃龉不断。随着近期"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快速崛起,双方围绕"伊斯兰国"所进行的地缘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伊朗和沙特在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所进行的地缘政治争夺表明:在美国加速撤离中东的大背景下,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区域内的大国正在积极推动中东秩序重组并努力寻求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地区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海湾:伊朗是条长腿两伊打仗的时候,我正在德黑兰工作,常常和朋友议论中东的形势。那时我们就认为,伊朗和伊拉克打仗,科威特和沙特等国站在伊拉克一边,一旦两伊停战,伊拉克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矛盾就会突出出来。我们并不是没根据地瞎猜。那时科威特就多次提出同伊拉克进行边界谈判,解决有争议的领土问题,伊拉克总以两伊正在打仗为由加以拒绝。那之前科伊  相似文献   

7.
叶强 《世界知识》2020,(4):42-44
2020年1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美军"定点清除"。美国这一单边军事冒险行动不仅引发中东海湾地区局势骤然升级,也激起国际社会对其正当性的普遍质疑。美国国防部、白宫和国务院则相继发表声明称,苏莱曼尼是在伊拉克等地针对美国外交和军事人员的多起袭击事件的"幕后主使";本次行动的目的在于防止伊朗对美国"发动新的袭击",从而保护美国驻外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8.
唐恬波 《世界知识》2022,(11):39+42-43
<正>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沙特阿拉伯外交动作频频。例如,3月初,沙特不仅拒绝应美国要求额外增产石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小萨勒曼)还拒绝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4月21日,沙特与“宿敌”伊朗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就双边关系正常化举行了第五轮对话,并取得积极进展;4月28日,自2018年沙特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遇害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首次访问沙特。这些外交动作是沙特外交若干长期优势在短期内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反映了王储小萨勒曼个人权力的巩固。  相似文献   

9.
正6月3日,伊朗能源部长阿尔德卡尼安率团访问巴格达,伊拉克宣布,两国签署了为期两年的电力进口合同,将此前从伊朗进口电力的协议延长至2021年。伊朗表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伊朗和叙利亚的电网将通过伊拉克进行连接。这一消息引发了多种疑问:首先,两伊为何选择此时签署能源合作协议?5月初伊拉克卡迪米政府刚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以来,约旦与叙利亚大步走向和解。这一戏剧性的新发展,十分引人注目。请看下面的情况。9月16日,约旦首相里法伊和叙利亚总理卡西姆在沙特阿拉伯王储阿卜杜拉·阿齐兹亲王参与下,在沙特的吉达举行了会谈。这是自1978年以来,两国政府首脑的第一次会晤。这次会谈开始了两国的和解进程,会谈的结果,双方达成协议:停止相互间的敌对宣传;取消或放宽贸易和旅游的限制;恢复大马士革—安曼的铁路和公路运输。10月21日里法伊和卡西姆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了第二轮和解会谈。双方声明,拒绝“部分地或单独地”同以色列和解,坚决履行阿拉伯首脑会议的决议以及1982年非斯和平方案,支持中东国际和平会议的建议。双方还决定在大马士革和安曼继续举行建设性对话和会晤,进一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4日,沙特石油设施因遭到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大规模袭击而被重创。袭击发生后,也门胡塞武装在第一时间宣布对此负责,但美国和沙特坚称伊朗才是始作俑者,伊朗则坚决否认,海湾地区形势更加紧张。虽然现在被袭石油设施上空的黑烟已经散去,但是本次袭击事件的余波仍在扩散,引发各界人士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世间诸多烽火都是由领土之争点燃。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纠纷。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与阿拉伯国家、沙特与邻国是中东边界纠纷的三个核心。具体而言,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埃及的被占领土之争,两伊就阿拉伯河主权与一段陆地之争,伊拉克与科威特领土之争,伊朗与阿联酋就阿布·穆萨岛和大小通布岛之争,沙特与阿联酋就布赖米绿洲之争,沙特与也门就马里卜、焦夫、哈达拉毛等领土之争,沙特与卡塔尔就  相似文献   

13.
伊朗仍以“拖”来达到自己全面掌控核技术的目的,国际社会则清晰地传达出制止的决心。下一步如何走,就看伊朗怎么出牌了。伊朗再次走到一个风口浪尖。4月5日,伊朗终于把扣留了两个星期的15名英国水兵送回英国。为这次扣留事件,英国、美国、伊朗曾大打口水战。在此期间,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按原定计划通过了制裁伊朗的1747号决议。3月27日至29日,美国在海湾地区举行伊拉克战争以  相似文献   

14.
正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热点事件频发,2021年以来却一反常态,除5月巴以爆发冲突外,中东局势总体平稳,地区大国间的关系明显缓和。卡塔尔断交危机宣告结束,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与卡塔尔的外交关系恢复。在伊拉克的斡旋下,沙特与伊朗已在巴格达举行三轮谈判,有望恢复外交关系。阿联酋、埃及和约旦参加了与伊朗的谈判。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4月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外长会晤的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会晤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在2016年断绝的外交关系。此前的3月10日,在中方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将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等。此消息公布后,在全球激起广泛积极反响。沙伊这一对“中东夙敌”宣布复交,不仅意味着中东地区以沙特与伊朗为轴心的两大对抗阵营走向和解,也反映出“后美国时代”中东地区秩序正加速深入演进,新的中东地区格局正在酝酿。  相似文献   

16.
两伊战争给双方经济都带来了严重损失。据《阿拉伯油气》杂志估计,近一年来,仅石油一项损失额,就超过了600亿美元。其中,因原油生产、处理设备和输油管道遭受破坏的损失,伊朗为65亿至70亿美元,伊拉克为 50亿美元;因减少石油出口而造成的损失,伊朗为136亿美元,伊拉克为352亿美元。据估计,伊朗由于对伊拉克战  相似文献   

17.
正韩国总统朴槿惠5月1~4日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自1962年两国建交以来韩国总统首次访问伊朗,朴槿惠也是访问伊朗的首位非伊斯兰国家女总统。朴槿惠此访随行史上最大规模经贸代表团,其中包括SK集团、浦项制铁、韩进集团等多个大企业总裁,希望借此掀起第二个中东热潮,并抢占伊朗市场。另外,朝核问题也是朴槿惠此访的重要话题。5月2日,朴槿惠同伊朗总统鲁哈尼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多达66项谅解备忘录,被认为创下历来最大经济成果。两国首脑在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  相似文献   

18.
大事记     
1984年2月11日—24日11日民柬国民军分四路突袭马德望市,获重大战果。伊朗进攻伊拉克的达尔班迪汉地区;伊拉克用导弹袭击伊朗的提斯孚尔。16日,伊朗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曙光行动—5”的攻势。17日,两伊交换被俘外交官。18日,双方分别宣布停止袭击对方民用目标。  相似文献   

19.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2,(3):8-9
温家宝访问海湾三国并出席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1月14日~19日,温家宝总理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三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访问沙特期间,温家宝与阿拉伯国王兼首相阿卜杜拉、王储兼副首相纳伊夫举行了会谈。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应防止各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双方表示支持有关国际决议,在中东地区建立无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  相似文献   

20.
关于美国要对伊朗动武的风声不断,尤其是美国派出“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前往波斯湾之后。但事情又有另一方面。1月15日,路透社援引沙特阿拉伯的消息,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带了封信给沙特政府,希望沙特能帮助缓和伊朗与美国间的紧张关系,还说,这封信是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总统内贾德写的。第二天,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称,只要伊朗不干涉伊拉克与黎巴嫩事务,美国愿与其改善关系,这与以前将停止铀转化作为条件相比,让步巨大。同一天,美国摔跤队员抵达德黑兰参加比赛。1月2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