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考察了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温度和水相介质浓度对HEH[EHP]煤油从硫酸介质中萃取Mn(Ⅱ)、Fe(Ⅲ)、Co(Ⅱ)、Ni(Ⅱ)、Cu(Ⅱ)、Zn(Ⅱ)等元素的影响;确定了萃取反应式、萃合物组成和萃取平衡常数;计算出萃取反应的△H°、△G°及△S°;对HEH[EHP]萃取金属的顺序和Co(Ⅱ)、Ni(Ⅱ)的萃取分离中的某些问题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以下简称D_2EHDTPA),从硫酸介质中能萃取许多金属离子。因为它能萃取As~(3 )和T1~( [1-2]),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为了探索该萃取剂萃取As~(3 )和T1~ 离子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掌握萃取各种金属离子的规律性与各种相应金属离子硫化物溶度积的关系,比较它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D_2EHPA)萃取能力的差别和积累我们自己的数据。我们进行了D_3EHDTPA从硫酸体系中萃取Fe~(3 )、Cu~(2 )、Zn~(2 )、Cd~(2 )、Fe~(2 )、As~(3 )、In~(3 )、Tl~ 离子的研究。这些离子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研究了水相酸度对萃取上述各种金属离子的影响;用连续变化法和饱和容量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了萃取剂和萃合物的结构及成键情况;合成了萃取剂D_2EHDTPA,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60年代以来,铂族元素萃取化学的发展一直很快,国内外不少学者曾广泛研究了含硫萃取剂(如硫醇、硫醚、亚矾等)、含磷萃取剂(如烷基氧磷、磷酸酯、烷基硫磷、烷基硒磷等)和含氧萃取剂(如醚、醇、酯、酮等)对钯(Ⅱ)的萃取,含氮类萃取剂萃取钯的研究虽也有不少报道,但多限于胺类萃取剂,而且多数研究主要使用于钯的萃取比色法测定。有关羟肟类萃取剂萃取钯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而羟肟类萃取剂价格低廉,对钯的萃取有较高的分配系数,因此研究羟肟类萃取剂萃取钯的机理和反应动力学对于  相似文献   

4.
P5709萃取钴(Ⅱ)、镍(Ⅱ)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液滴法测定了P5709-煤油萃取Co(Ⅱ)、Ni(Ⅱ)的正向反应速率,并通过改变萃取剂浓度、温度以及水相料液的金属浓度、pH值和硫酸盐浓度,考察了诸因素对P5709-煤油萃取Co(Ⅱ)、Ni(Ⅱ)速率的影响.由实验结果推断,萃取动力学过程为二步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机理,利用Co(Ⅱ)、Ni(Ⅱ)萃取速率的差异有望改善二者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二(二烷基甲基)胺(7203)在盐酸介质中萃取Pt(Ⅳ)、Pd(Ⅱ)的平衡规律,通过考察7203浓度、氯离子浓度和温度对Pt(Ⅳ)、Pd(Ⅱ)分配比的影响,确定了萃合物组成和萃取反应方程式,测定了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K、焓变△H、自由能变△G和熵变△S。  相似文献   

6.
质量浓度20%的聚乙烯吡咯啉酮(PVP)水溶液与1.515 mol·L-1硫酸铵混合,能形成聚合物固相和盐水相.研究了溴邻苯三酚红(BPR)及其与Zr(Ⅳ)、Cu(Ⅱ)、Bi(Ⅲ)、Sc(Ⅲ)形成的螫合物在两相的分配行为.该相系借BPR作萃取剂在pH 1.50和2.50的萃取酸度下分别实现了Zr(Ⅳ)-Cu(Ⅱ)和Bi(Ⅲ)-Sc(Ⅲ)的定量萃取分离.采用连续变化法测定了BPR螫合物的摩尔比,并探讨了PVP固相萃取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N_(263)从硫酸介质中萃取V(Ⅳ)的行为,探讨了水相酸度、金属离子浓度、硫酸根和氯离子等对萃取反应的影响。用连续变化法和斜率比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浓度平衡常数,并提出了可能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8.
丙醇水溶液在氯化钠的作用下可分成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GaCl4-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GaCl4-][RhB+]能被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丙醇和罗丹明B的浓度分别为30%(v/v),0.3 g/L时,Ga(Ⅲ)的萃取率达到97.8%以上,而Zn(Ⅱ)、Al(Ⅲ)、Ir(Ⅳ)、Rh(Ⅲ)、V(Ⅴ)和Ti(Ⅳ)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Ga(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钴(Ⅱ)镍(Ⅱ)在二(2—乙基已基)磷酸煤油溶液与(Na,H)Gl溶液间的分配平衡。求得钴(Ⅱ)镍(Ⅱ)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_0R_2·2RH和NiR_2·4RH。萃取平衡与表现萃取平衡常数表示如下: 同时还考察了温度对钴,(Ⅱ)镍(Ⅱ)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NaCl存在下,丙醇水溶液能分成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TICl4-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TICl-4][RhB+]能被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NaCl、丙醇和罗丹明B的浓度分别为170 g/L、30%(v/v)和0.28 g/L时,TI(Ⅲ)的萃取率达到97.9%以上,V(Ⅴ)、Ti(Ⅳ)、Rh(Ⅲ)和Ir(Ⅳ)基本不萃取,实现了TI(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铊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在NaCl存在下,丙醇水溶液能分成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TICl4-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TICl-4][RhB+]能被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NaCl、丙醇和罗丹明B的浓度分别为170 g/L、30%(v/v)和0.28 g/L时,TI(Ⅲ)的萃取率达到97.9%以上,V(Ⅴ)、Ti(Ⅳ)、Rh(Ⅲ)和Ir(Ⅳ)基本不萃取,实现了TI(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铊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用混合脂肪酸(C_7—C_9)从氯化物溶液中萃取Eu(Ⅱ)的过程中 水相PH,水相En(Ⅱ)浓度以及有机相中萃取剂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以煤油为稀释剂,确定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组成为EuA_2·4HA。萃取过程发生阳离予交换反应: Eu~(2+)+3(HA)_(2(O))=EuA_2·4HA_((O))=2H_((a))~+在(18±2)℃时的萃取平衡常数K_Eu(Ⅱ)等于6.64×10~(-10)本文还测定了Sm(Ⅲ)/Eu(Ⅱ)、Gd(Ⅲ)/Eu(Ⅱ)的分离因数,发现它们均与平衡水相氢离予浓度的一次方成反比。分离因数及单级萃取的结果表明,用混合脂肪酸做为萃取剂通过还原萃取从Sm—Eu—Gd富集物中分离锗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用非光气法合成了萃取剂二(六氢吡啶)-1-甲酮,以三氯甲烷为稀释剂.研究了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相比对其萃取铀(Ⅵ)和钍(Ⅳ)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铀的萃取规律类似于TBP,萃取能力高于TBP,铀的溶剂化数均为2;在实验条件下对钍基本不萃取,表明在铀-钍分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N910萃取剂对铜镍溶液萃取分离铜(Ⅱ),考察了水相初始的pH值,萃取剂浓度,萃取震荡时间和相比对铜镍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00,萃取剂浓度为1%,萃取时间3 min,相比为3:5时,铜(Ⅱ)的萃取率可达100%,萃取液中镍(Ⅱ)含量为0,达到分离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合成新型萃取剂四取代不对称酰胺荚醚:N,N'-二甲基-N,N'-二己基-3-氧戊二酰胺(DMDHOPDA).研究其在氯仿中,以硝酸为介质,萃取Gd(Ⅲ)的反应机理.通过考查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和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DMDHOPDA萃取Gd(Ⅲ)的配合物组成,并计算出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氯化三烷基甲基铵 N_(7402)煤油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铂(Ⅳ)的平衡.考察了酸度、萃取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铂萃取的影响;用饱和法、摩尔比法、等摩尔系列法和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R_3NCH_3)_2PtCl_6;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证实该萃取过程属于阴离子交换机理,测得表观萃取平衡常数 K_(ex)=158.6,变△H=0.154kJ·mol~(-1),自由能变△G=-12.55kJ·mol~(-1),熵变△S=41.60J·mol~(-1)·K~(-1)。  相似文献   

17.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锰(Ⅱ)钴(Ⅱ)顺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DEHP—煤油从硫酸介质中萃取Mn(Ⅱ)、Co(Ⅱ)时,优先萃取Mn(Ⅱ)。萃取温度的变化和中性磷试剂TBP的存在都不改变这一基本顺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以下单称P507)以异辛醇为添加剂,从硫酸体系中萃取铜(Ⅱ),钴(Ⅱ)、镍(Ⅱ)的机理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及萃取平衡常数,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确证了萃合物的结构。对在P507中加入一定量的TBP萃取分离钴镍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PEG—EBT—(NH_4)_2SO_4体系对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7~10(NH_3H_2O~NH_3Cl)的水溶液中,有(NH_4)_2SO_4存在下,Cu(Ⅱ)、Co(Ⅱ)、Ni(Ⅱ)、Zn(Ⅱ)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d(Ⅱ)与Cu(Ⅱ)、Co(Ⅱ)、Ni(Ⅱ)、Z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20.
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分别以苯、甲苯、环己烷、正己烷为稀释剂萃取Ni(I)的动力学,认为萃取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位于界面区,在不同稀释剂中萃取反应机理是相同的,但萃取速率相差很大。考察了温度的影响,确定了萃取反应的活化能。讨论了稀释剂对萃取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