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叙述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作为抗日救亡团体的作用、爱国阿訇马良骏和陕文清的抗战爱国实践、新疆回族马赋良的外交抗日以及新疆回族支前活动,将新疆回族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呈现出来,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华民族这一统一体中各民族的共生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拥有众多的民族,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不断融合,同时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由于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制约了新疆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如何保持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并促进其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塔塔尔族作为新疆世居民族,在与各民族长期的杂居生活中,兼容并蓄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礼仪和民俗活动文化.在他们的宗教礼仪和民俗活动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和谐的思想.本文着眼于塔塔尔族宗教礼仪和民俗活动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和谐等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其和谐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4.
张雄 《科技信息》2011,(29):146-146,217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以维吾尔、汉、哈萨克、回等为主体的新疆各民族在特定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背景和生存发展空间所创造的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民族体育文化,是各民族体育文化在不断发生碰撞、冲突而又相互汲取与融合、继承与弘扬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一体的地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新疆地区文化建设,各高校要对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针对新疆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思想观念上重视不够,课程设置数量不足、缺乏系统性,经费投入偏少,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等问题,结合学校实际,通过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等路径,积极构建高校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6.
文化援疆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相同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大大增强了新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但与此同时,也应该通过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文化援疆力度,增强中华文化的区域影响力;健全文化援疆的基层组织架构,.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国家宗教政策有机协调,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助推新疆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由农业社会文明向工业社会文明的转换时期。从全国范围看,这种转换在发达地区早已完成,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则远远没有完成,有的农村偏僻地区甚至尚未开始。社会转型期的人们需要面对种种社会变迁,而社会变迁从终极意义上说是文化的变迁。文化的载体是民族,在社会转型期,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变迁势所必然,而文化变迁与民族发展空间息息相关,文化变迁中存在着困惑,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为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变迁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艾力 《科技信息》2011,(30):176-176
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的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维吾尔群众无疑是新疆边境安全的最强大、最有效的助力,为此,经常性的开展、学习和掌握维语,常抓不懈,才能更好的与维吾尔群众交流和互助,才能把各民族之间的情谊融入到新疆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融入到新疆安全的重大事项中去。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宝藏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民俗文化。新疆多民族民俗学学科建设在新疆民族文化建设及其学术建设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集中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张金香  甘茂德 《科技信息》2010,(8):I0261-I0261
新疆维吾尔族纹饰题材丰富多样,新疆维吾尔族纹饰不但有自身演变与发展的过程,而且是其不断与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进行碰撞、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游牧民族之一,为新疆的建设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现有的兵团体制下,哈萨克族与汉民族一起生活、工作、学习,逐渐改变了一些原有的习俗。通过介绍兵团哈萨克族婚礼和葬礼的变迁,展现在新疆特有的兵团体制下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维吾尔族麦西来甫-木卡姆为例,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法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功效。结果表明,麦西来甫-木卡姆在新疆各地州、市广为流行,并深受各族群众的喜欢,同时麦西来甫-木卡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其它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样,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的起源与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呈现多元性、交融性特征,并提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力求寻找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新思路。建议开发新疆少数民族体育各种资源,重塑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为建设富强、和谐、文明的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一书汇集了当下人类学研究者对族群研究的相关成果,该书按照特稿、族群概念、族群理论、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文化等几个板块进行归整,是中国学界有关族群研究的最新诠释。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与心理互为构建。文化的变迁与转型,必然引起少数民族心理的变异。民族杂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研究对于民族杂居地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民族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总体而言,民族杂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心理在研究目标上要强化为社会发展与稳定、为建立和谐社会服务的功能,在研究内容上应特别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还需充分重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紧密结合、思辨分析与实证调查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古材料及文献分析,认为古氐羌始居于中国西北,源于属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和相继发展的齐家文化的"西戎"民族集团,并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南下、西进、再南下,到达了中国西南地区,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民族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The 9-bp deletion in the COIl/tRNALys intergenic region (region V) of human mitochondrial DNA was screened in 1521 Chinese from 16 ethnic groups and 9 Han geographic groups. The highest frequency was found in populations of Miao (32.4%) and Bouyei (30.8%) from Guizhou Province, whereas no deletion was found in Kazak population in Xinjiang. In the populations of Wa and Lahu from Yunnan Province, Uygur and Mongolian from Xinjiang,the deletion frequency was relatively low ( ≤ 4 % ), while in the remaining 18 groups, the frequency was moderate (6 % ~ 24% ). Except those Hans in Xinjiang, Guizhou and that reported in Taiwan, the deletion frequency in the Han geo graphic groups did not show a substantial difference. However, the deletion frequency in some ethnic groups from the same geographic region or with similar ethnohistory did not show similarity. A general decrease tendency in the deletion frequency was found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from coastal to inl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9-bp deletion was approximate ly 17.20% in all Chinese we studied and reported elsewhere. Additionally, 4 individuals were found to carry the tripli cation of 9-bp segment in region V; one individual had X. II type of 9-bp deletion; and no other length polymorphisms were detected in this region in 27 randomly selected individuals with or without the deletion.  相似文献   

18.
民国以降,在构建国族以救亡图存的诉求下,国人一方面通过对新疆族群的辨识与各族群人口与地域分布的描述,使新疆各族群逐渐摆脱陌生、模糊的面貌而熟习化、具体化;另一方面还以"非民族"化的策略来解释新疆族群冲突,以期把其纳入国族的范畴之内。此外,国人还希望通过新疆开发,找出一条在边疆民族危机中整合各族群以形塑稳固的国族来救亡图存的道路。这一努力多少触及到以增进各民族共同利益为目的,以民族沟通取代民族隔阂,以民族融合取代民族斗争的民族政策,对于当今我国解决新疆民族问题,构建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实施,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深入地开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推动全民健身中作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旅游产业方面的可利用价值,为金沙滩旅游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旅游产品。通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推动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