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原子量"(atomic weight)这一广为大众熟知的术语却遭到"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的冲击,国内已将"原子量"改名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中的修饰用语"相对"二字不能改变"原子质量"的本质,而"原子量"与"原子质量"是表征两个具有不同特征而又相互联系事物的科技术语,不能混淆.将"原子量"改名为已用来表征另一事物的名词"相对原子质量",这是不可取的,它会给科学界带来无穷后患.保留"原子量"这一术语是目前用来表征其所定义特征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编后语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术界一直使用“原子量”、“分子量”这两个术语,其概念十分明确。1986年公布的国标GB3102.8-86根据ISO31,Part8对这两个术语进行了修改:8-1.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原子量)。8-1.2:“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定义: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分子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表述繁琐,遭到学术界强烈反对。1993年,国标GB3102.8-93中进一步简化为:8-1.1:“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原子量)。8-1.2:“相对分子质量”。定义: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分子量)。ISO31,part8: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原文为:此国标公布后,一直未能将“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真正推广,部分学者对出版界将“原子量”、“分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做法颇有意见。目前存在两组术语同时使用的现状。《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就此问题配合全国科技名词委展开调研、讨论,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共收到67位来自科研、教学、出版界专家的来稿来函。其中支持保留“原子量”、“分子量”的23位,占34%;支持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15位,占22%;建议两者同时使用的29位,占44%。修改术语要充分考虑约定俗成的原则。国标或其他规范的制定要尽量考虑已有规范,同时在对不妥之处加以修改完善时,应慎重,多做协调工作,这样才能形成高度统一,才能便于贯彻、使用。像“原子量”、“分子量”已在中国学术界存在多年,概念上很清楚,并不影响学术交流,不会带来混乱,而且目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下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AWIA)仍使用质子量、分子量的称谓。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主要应该在概念上接轨,何况国际上也并非只用relative atomic mass一词。为了和国际接轨采取原字对译的方式而废弃已使用多年的术语似乎有些成本过大。如果当时国标制定时考虑中文保留“原子量”与英文atomic weight和relative atomic mass对应,是否就不会产生这些问题,值得商榷。“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但因国标的影响力,很多学者已习惯使用,而且已写入中小学教科书,对新一代学子影响很深。这两个词经多年贯彻后虽反对之声仍在,但再改回去,对教育界将造成很大困难。此外,术语也应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争议很大,以及使用频率很高等特殊性,也有一些专家建议,保留国标中“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加注简称“原子量”、“分子量”,承认“原子量”、“分子量”的合法地位。这样既能保持国标的连贯性、稳定性,又能照顾到广大使用者的习惯性。这两组术语在概念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非此即彼”。“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字面上更能体现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准确性,而在行文叙述中使用“原子量”、“分子量”则更方便,有时还更利于理解。本编辑部认为这不失为一可操作的方案。在术语修订过程中,科学性、与国际接轨和约定俗成这些原则有时会产生矛盾,如何把握、协调这些原则关系到术语修订的成败。编辑部也希望通过此次讨论引起学界对术语修订原则的探讨。(执笔:魏星)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主张沿用“原子量”术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2005年4月7日来信,征求:关于采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抑或“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定名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原子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术语 ,始于1 9世纪初的道尔顿。近年来 ,按照国家“量和单位”标准的规定 ,这个术语将被“相对原子质量”取代。我认为 ,原子量这个术语仍有保留的必要 ,理由如下 :(1 )术语的内涵随历史发展而变化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如今 ,人们早就不会将“原子量”理解为“原子的重量”了 ,因为只要学过高中物理 ,谁都会懂得质量和重量不是一个概念 ,懂得原子量这个术语不涉及重量只涉及质量。 (2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量”的内涵不同。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原子量”并不妥当。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涉及的“原子”可以…  相似文献   

5.
两种用法都可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使用问题,我的看法是:1.这两类用法都是可以的,虽然我国规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但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近期审定公布的原子量数据仍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  相似文献   

6.
赞成直译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原子量”和“分子量”是长期采用的科技术语,但在使用中往往与国标GB3102.8-93“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文献中将它们与原子质量、分子质量混淆的现象并不少见,以致于需要联系前后文或视其是否为量纲一的量来解读。二、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可以避免上述使用“原子量”和“分子量”可能产生的歧义。三、如果重申“原子量”和“分子量”的定义,即明确它们分别是“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将它们保留,无法改变过去它们含义上的多重性,恐怕还会使这种情况得以延续。四、科技名词的翻译,应尽可能直译,以避免在交流中产生误解。五、在现阶段,应采用《量和单位国家标准实施指南》中“在实用中应有计划地逐步采用本标准的名称”的做法,在出版物中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两个名称。六、为了照顾由历史造成的现状,在标准、特别是在教科书中,需要对可能不再采用的“原子量”和“分子量”这两个名称加以恰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我支持保留"原子量"、"分子量"这一既方便又实用的术语.理由如下: 1. 原子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各有不同的内涵或不同的定义.某元素的原子量定义为"该元素所有稳定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  相似文献   

8.
保留“原子量”的再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量,译自英文atomic weight,是由化学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在19世纪初提出的,沿用至今。例如,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有一个委员会叫做IUPAC Commission on Atomic Weights and Isotopic Abundances(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至今并未改变其名称。这或许可看作是名词术语的约定俗成原则的一个范例。因为,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现代人,谁都不会混淆“重量”和“质量”,谁都会懂得,所谓“atomic weight”,不是指原子的重量而是指原子的质量,而且,不需要懂得太多的历史,谁都知道,“atomic weight”这个术语的内涵,从一开始就是指原子的相对质量而不是绝对质量。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把atomic weight改为relative atomic mass是有道理的:(1)此概念应是mass(质量)不是weight(重量);(2)若改为atomic mass容易误解为一个原子的质量,实际上是NA(阿伏加德罗数)个原子的质量,故加relative以区别。然而中文“原子量”既未混淆“质量”和“重量”,亦无产生“单个原子的质量”误解之虞。一个科学名词不可能尽含其定义,在不会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愈简短愈好。故我支持科学界早已习惯的用法——原子量。“分子量”的问题同此。  相似文献   

10.
接2005年4月7日来信,征求:关于采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抑或"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定名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科学未必是真理,事实上却必定有“必然”效用。何以如此?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有赖于探明科学的本性,有助于深刻地认识科学。从科学的对象、目标、方法和结果看,科学具有经验和超验双重性格,且其超验始终以经验为基础并受着经验的严格约束;而作为科学成果的科学定律等的获取、运用及其效果的确定,都是在同一经验现实中进行的。科学的这种“基于经验而超越经验”的品性,或者说科学的“经验超验”的实质,正是未必是真理的科学必定有“必然”效用的根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器官投影说"的现代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哲学创始人恩斯特·卡普于1877年出版的<技术哲学纲要>一书,提出了"器官投影说",即人类在制造工具和其他物体时通常使它们与人体有结构上和(或)功能上的相似性.卡普运用"器官投影说"解释了当时已知的各种技术现象.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结合现代高新技术对"器官投影说"进行哲学反思,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哲学中的推理规则",不仅浓缩了牛顿时代有关科学方法论的许多内容,而且还蕴涵着在此之后有关"科学发现的逻辑"问题的历史变化的思想根源,甚至这一规则也可以作为今天"复活发现逻辑"的一个典型的科学史范例.  相似文献   

14.
关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种"所有"式命题中的"所有(all)",维特根斯坦指出:"所有"不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列举和归纳所得的命题形式,而是建立在可能性基础上的假言逻辑形式;作为一种逻辑形式,它是完全的(但不是全体或"所有的"),但是,作为一种描述世界的形式(陈述),它又是不完全的,它是一幅关于世界的不完全图像;"所有"的语言表述形式是一种无否定性后缀的语句形式;"所有"不同于"所有的",它相当于语词"任何"的语法功用.据此,维特根斯坦认为,科学命题是假设而不是陈述,它是不可证实的,我们能证实的最多只是它的不同截面.  相似文献   

15.
"人的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人的"身外的自然"和"自身的自然"两个方面。科技文化是"人的自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量,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的"身外的自然",不断开掘着人的"自身的自然"。以科技文化为切入点,反省近代科学世界观,有助于丰富和提升"人的自然"的整体性,并推进人类文化的当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试论科学哲学的"心理转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理转向"是继"语言转向"之后,科学哲学在其理论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又一重要趋向性特征.这一人类哲学理性的又一次进步归根结底是由语言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压力、科学发展所产生的外在动力以及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在后现代景观下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它是科学与哲学自身逻辑发展自然而又必然的趋向.它的形成消解了科学及哲学研究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极端对立,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英美哲学及大陆哲学的合流提供了中介与桥梁,并进一步促成了哲学重心由语言哲学向心灵哲学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布尔迪厄的"科学场"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尔迪厄的“科学场”既是一个汇聚了各种力量的场,也是一个权力斗争的场,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把各种竞争的力量组织成一个具有客观机制的网络。“科学场”观念捍卫了科学的理性事业,尽管这种理性是历史的、偶然的和相对的,但是由此场域所产生的科学知识仍然有政治的效力和伦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传统意义上的真之符合论把"真"理解为思想与世界的关系,强调"真"的属性与作用;真之紧缩论则以真的透明性为直觉,涵盖了包括弗雷格紧缩思想、冗余论、代语句理论和极小主义理论在内的几种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真谓词仅仅起着逻辑句法作用,它的出现不能给语句增添任何实体属性。于是,"真是否有本质"成为符合论与紧缩论争论的焦点,这一争论也成为区分不同真之理论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9.
意识“难问题”的本质及其深层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难问题"充分说明了现象意识,即我们心理生活主观的、定性的维度。它要求我们解释带有主观性和定性的状态为什么以及如何存在。一般来说,尽管认知神经科学在意识问题的解释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却不能充当意识"难问题"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查尔莫斯正是立足于这一认识论困境,提出了以信息为基础的意识的非还原解释方案,以此为迎合"难问题"的解释性挑战提供了适当理由;同时着眼于此,我们可以揭示出意识"难问题"的深层次问题。然而,要想阐释这样一个更大的难题,其间必然会面临现象概念策略与表征主义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针对滑履轴承称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从尊重历史、照顾习惯的角度出发本不应改动,但是由于发现对滑履轴承称谓质疑的根本问题是名不副实,词不达意,因此在修订行业标准时将滑履轴承改为滑瓦支座。近来发现,改进的称谓仍存在有不能全部顾名思义的现象。于是通过修改定义,提出比较贴切的称谓托瓦支座,才体现了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