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正中国是瓷器的产地,与瓷器相关的艺术有千千万万种,而刻瓷艺术独具一格。刻瓷,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上进行雕刻的技艺,它以优质瓷器为载体,以镌刻痕迹的深、浅、浓、淡为艺术手法,以线条部位的韵律性彰显出书法的韵致与绘画的意境,可谓是"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目前有关刻瓷的起源说法不一,早在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是刻瓷的前身。从魏晋开始,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赏玩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瓷器都很熟悉,包括实用瓷器和观赏瓷器.但要提起"刻瓷艺术"可能有些人就不太了解了.什么是刻瓷艺术呢? 刻瓷又叫瓷刻,顾名思义,就是在烧好的瓷器上直接雕刻,其内容包括书法、山水、人物、花鸟、动物、人物肖像等.可以说刻瓷艺术是从瓷艺术中派生出来的一门独立艺术,是绘画、书法艺术与瓷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用瓷作为载体,用刀錾等工具代笔作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有书法、绘画艺术之美,又保留了瓷质自身之美.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现     
"南海1号"文物超出想象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南宋古商船"南海1号"的打捞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沉船即将出水,目前发现的文物种类和精彩程度都远远超过预期。据了解,如果打捞工作进展顺利,"南海1号"将于2007年12月底出水,2008年下半年可对外开放。目前从"南海1号"上面发现的文物种类和精彩程度都已远远超出预期,有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出产的瓷器,带有浓郁外国风格的金器,还有不少北宋铜钱,也有唐代的开元通宝、南宋建炎年间的元宝,还有一批反映宋代生活面貌的珍贵文物如鎏金手镯、金戒指、精美漆盒、铜镜和朱砂等。  相似文献   

4.
如今古玩古董热悄然兴起。各地街头常可见到一些流动摊贩,古瓷器市场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各个朝代的古玩应有尽有。然而如今仿古之风盛行,造假技术极高,有的仿古陶瓷简直达到了乱真的地步。有人不惜花大价钱购回的古玩,经行家鉴别方知是赝品,大呼上当。为使古瓷器爱好者避免上当受骗,这里向读者介绍一些有关古瓷器的基本常识和简易鉴别方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14,(4):30
<正>瓷器是展示中国形象的名片,是代表民族文化的符号,承载着5000年的灿烂华夏文明。在中国长达数千余年的陶瓷文化史上,汝官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汝瓷在北宋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并钦定为宫廷御用瓷;其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之叹,并有"青瓷之首,汝瓷为魁""宋瓷为贵,汝瓷之最"的美誉;民间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传说。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  相似文献   

6.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制瓷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新平治陶,始于汉世".就从这个时候起,景德镇地区就已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 唐帝国建立后,瓷器已有相当成就.20世纪50年代,在景德镇市区周围黄泥头、白虎湾、腾梅亭、湖田等地发现的五代窑址以及挖掘出来的大量碎片,以实物证明了那个时期这里就已烧造出各式各样的瓷器,主要是青瓷和白瓷,且以青瓷为多,器型主要是盘、碗、壶、水盂、碟等.瓷胎有厚有薄,釉色近似越窑的色彩,略带绿色,与玉器很像,被称为"假玉器"是很贴切的.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在古代就已显现,可以说体现了中国人在技术与审美上的双重追求。中国的瓷器制造历史十分悠久,其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省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200年。而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25—220年),其主要成分为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  相似文献   

8.
<正>新石器时代晚期,半坡人从烧制陶器的过程中获得启发,用火烘烤泥墙,使之坚硬耐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经生产出原始瓷。之后,经过1000多年的改进和提高,至东汉时已有了质量上乘的瓷器。陶器以及后来的瓷器,之所以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就是因为陶瓷的制作工艺中离不开人们对火焰的利用和对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北宋先后建有东西南北四京,开封府为东京。开封府作为北宋都城历时167年,极盛时期人口约有150万,在11世纪到12世纪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因黄河淹灌、历代兵祸等原因,北宋东京城被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经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0.
<正>陶瓷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重要的创造,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陶瓷是一门"石与火的艺术",那些经过历代匠人精心烧制的陶瓷,以其精巧多变的造型、莹润如玉的光泽和五彩斑斓的釉色,赢得全世界的收藏家和爱好者的赞誉和追捧。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皆离不开地球引力的作用,瓷器也不例外。那些看似眼花缭乱的瓷器造型中都藏着一个关于重心的小秘密。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20,(4):22-25
正他用一双手,实现了人生的蜕变;用无怨无悔的守望,实现了自己理想的涅槃新生;用初心不改的坚持,燃烧着做平阳窑精品的执念。一件美丽的平阳窑瓷器,是泥土与烈火浇筑的精灵,更是段禹光对它的一生眷恋……揉拉拿捏间传承先祖文化段禹光专攻陶艺20余年,用泥土创作出无数件细腻精致、别具一格的作品。院里、屋内随意摆放的瓷器令人目不暇接,院里的个别瓷器看上去甚至带有瑕疵,但段禹光看向它们的眼神中却流露出浓浓的眷恋。"这些  相似文献   

12.
北宋先后建有东西南北四京,开封府为东京.开封府作为北宋都城历时167年,极盛时期人口约有150万,在11世纪到12世纪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因黄河淹灌、历代兵祸等原因,北宋东京城被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经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今开封城的地下发现了北宋东京城的遗址,对其布局形制等有了一定的认识,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年,在浙江龙泉的一个小山沟里,几乎每天都有数百人在这里拼命地挖掘,他们挖开遗址,撬开坟墓,搜寻的却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种传说中的古代瓷器,疯狂的盗掘者甚至连破碎的瓷片都装箱运走。他们要挖掘的,是一种奇特的瓷器——哥窑瓷。哥窑,虽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  相似文献   

14.
嚴东生 《科学通报》1959,4(23):776-776
中国素以发明瓷器而聞名于世界。远在一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掌握了制造瓷器的方法,制成了許多质量和艺术水平很高的制品,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献。然而长期的封建統治,特别是近百年来帝国主义的侵入,使中国硅酸盐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和摧残。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硅酸盐工业和硅酸盐科学技术随着社会主义經济建设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试了宋元时期磁州窑、吉州窑、龙泉务窑瓷胎的39种微量元素, 以探索这种在中国科技考古中尚极少使用的方法的应用前景. 发现微量元素特征明确反映了3个瓷窑不同种类的瓷胎原料及其矿物组成, 可将其产品明确区分. 磁州窑元代与宋金样品之间、龙泉务窑粗细两组瓷器之间的元素特征也明显不同. 磁州窑中优质仿定窑瓷器的元素特征迥异于普通产品, 说明仿定瓷胎使用了特别的原料, 并有可能在使用前进行了高于普通磁州窑瓷器的精细加工. 发现不同瓷窑以及同一瓷窑内不同类型瓷器之间元素特征的差别, 可以用元素地球化学原理进行合理的解释. ICP-MS可测试40多种微量元素, 元素分布范围广泛, 提供的信息量大, 多数元素的分析误差在2%以下, 可有效运用于中国古陶瓷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就陶瓷在各个时代的发展,论述了元代钧窑瓷器工艺与其在陶瓷领域后期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拂去历史的尘埃,除了那古老而神奇的四大发明,中国还有许多撼人心扉的辉煌,陶瓷便是这众多辉煌中的一座丰碑.通过景德镇至今尚存的传统制瓷工艺生产流程,我们依然能领略到它的昔日风采. 积淀千年的制瓷工艺 我国自汉代就烧造出成熟的瓷器,到唐代逐渐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业格局,宋代更是名窑林立.景德镇并不是中国最早生产瓷器的地方,也不是当时生产瓷器最好的地方,却为何独受帝王青睐?又何以独步陶瓷业的巅峰,成为世界制瓷之都呢?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中,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考古发现,东汉浙江的越窑青瓷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瓷器。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将青瓷釉色之“千峰翠色”的绝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驰名中外的龙泉青瓷则是在越窑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就陶瓷在各个时代的发展,论述了元代钧窑瓷器工艺与其在陶瓷领域后期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14,(4):34-35
中国以产瓷器著称于世,"中国"的英文拼写"China"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而宋代更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钧三大名窑均在河南,按照南宋《垣斋笔衡》的记载,有着"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称的汝瓷艺压群芳,在五大名窑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室专用贡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