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平均转矩差法,并应用这种方法得出了该种机器的同步性条件(同步性判据),即 |H_α|≤1 H_α=ΔMg-ΔMf/m_α~2ω~2r~2A_α;式中其次,给出了该种机器同步运转状态的稳定性条件(稳定性判据),如下式所示:A_α>0(当cosΔα_0=0~1时)A_α<0(当cosΔα_0=0~-1时)最后,理论公式通过实验验证,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新型无摆动双机驱动振动机的自同步运动条件和自同步运动稳定性条件.该振动机由内、外两个质体组成,两偏心转子的旋转中心与内质体质心在同一条竖直轴上,偏心转子的惯性力对该轴的力矩为零,从而消除了该振动机的摆动.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振动机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利用平均小参数法得到了偏心转子的无量纲耦合方程;由偏心转子耦合方程零解存在条件得到了振动机实现自同步运动条件,并根据Routh-Hurwitz判据得到振动机同步运行的稳定性条件.数值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以反向回转平面单质体非线性振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其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该动力学模型以及电机的电磁转矩模型,对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定量研究了振动机在理想工作状态下两电机偏心块重合角不同时以及电机2的供电频率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两电机及振动质体的同步运动情况.结果表明,当两电机各参数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可以实现稳定同步运行.最后,对该振动机在三种工作状态下进行了自同步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证明了仿真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化学位的意义和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应用条件;△G_m=∑υ_iμ_i≤0,△G_m(T,P,W′=0)≤0、—△G_m(ξ)=—∑υ_iμ_i≥W′和-△G_m(T,P)≥W′作判据的异同和各自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车削奥氏体不锈钢所用刀具最佳硬质合金牌号为798;刀具最佳几何参数为:γ_0=10~20°,α_(?)=8~12°、λ_s=-5~-12°和bγ_1=(0.10~0.14)mm,γ_(01)=-10~-12°、b_e=0.10mm;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获得计算最优切削速度的经验公式:υ=357.9f~(-0.51)f~(-0.38)αp~(-0.24)。  相似文献   

6.
在25±0.1℃,1=0.1 mol·L~(-1) KNO_3条件下,在80%(V/V)DMSO—H_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法测定了甘氨酸,L—缬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和DL—笨丙氨酸等α—氨基酸(缩写为α—AA,记为B配体)的酸离解常数,Zn(Ⅱ)—α—AA二元配合物和锌(Ⅱ)—芬布芬—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芬布芬缩写为Fen记为A配体)的稳定常数。实验发现在logβ_(102)与pK_2~B,logβ_(111)与pK_2~B及logβ_(111)与logβ_(102)三对参数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logK_M和△logβ_(111)二个参数描述了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母体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溶剂的性质、配体分子间的疏水作用、堆积作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无水离子型无机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可用△G°值来判断。无机盐MαAb,其溶解过程为: 若上述溶解过程的△G°<0,则MαAb为易溶盐;反之若△G°>0,则为难溶盐。但必须明确,当盐的类型不同时,则其难溶或易溶的分界线亦不相同。对Mα型盐来说,当△G°(?)0时,则溶解度(?)1M;而对MA_2、MA_3、M_2A_3(或M_2A、M_3A、M_3A_2)型盐,当以△G°(?)0为易溶和难溶的判据时,则判断难溶或易溶的溶解度分界值分别为0.63、0.44、0.39M。而化学上通常以溶解度大于或小于0.01M做为易溶或难溶的分界线,那么对MA型盐,据△G°=-RTlnK可算得: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斜率法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铒(Ⅱ)及铥(Ⅲ)的溶剂效应,萃取平衡可表示如下: Ln~(3+)+3(HA)_0=(LnA_3)_0+3H~+ 实验测定了在两种溶剂(1、2—二氯乙烷、氯苯)中,有机相萃合物的生成常数logβ°_(300),并以Hildebrand正规溶液理论为基础求出logβ°_(300)半径经验公式: 对ErA_3:logβ°_(300)=log(1000d/M)-0.47(9.65-δ)~2+16.95 对TmA_3:logβ°_(300)=log(1000d/M)-0.47(9.73-δ)~2+17.27 式中:d、M及δ分别表示有机溶剂的密度、摩尔质量及溶解度参数,由半经验公式计算出的logβ°_(300)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9.
在25±0.1℃,Ⅰ=0.1mol·dm~(-3)KNO_3条件下,在80%(V/V)DMSOH_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电位法测定了水杨醛缩氨基硫脲(缩写H_2L,记为A配体),α-氨基酸(缩写α-AA,记为B配体)的酸性离解常数,铜(Ⅱ)—水杨醛缩氨基硫脲,铜(Ⅱ)-α-氨基酸二元配合物和铜(Ⅱ)—水杨醛缩氨基硫脲-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所用的α-氨基酸有甘氨酸,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苯丙氨酸。实现发现在logβ_102与PK_2~B,logβ_111与PK_2~B及logβ_111与logβ_102三对参数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logK_M和△logβ_111描述了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母体配合物的稳定性。应用溶剂的性质,配体间的疏水作用和堆积作用讨论了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1)本文研究了二硫代乙二酰胺合铜螯聚物的电阻率,电阻温度关系,热稳定性和磁化率。結果表明不同条件制备的固体絡合物的电阻率(ρ)和电导活化能(E_α)是不同的。在水与乙醇混合溶剂中制备的产物(RCu—W)为ρ_(30°)=5×10~6Ωcm;E_α=0.44ev,。而在无水乙醇中制备的产物(RCu—A)为ρ_(30°)=3×10~8Ωcm:E_α=0.65ev。 (2)热重量分析和x射綫粉末衍射測定的結果表明固体絡合物(RCu—W)是微晶体。它在加热到160℃以后分解,第一个分解产物是α—Cu_(1.8)S,随着进一步加热又轉变成CuO。 (3)磁化率的測定結果表明固体絡合物(RCu—W)的比磁化率为x_g=0.7359×10~(-6)(21℃),計算成磁矩为0.70波尔磁子,较Cu~(2+)(d~9)的理論值(1.73波尔磁子)要低很多,这可能由於螯聚物中銅原子与配体生成π鍵而使整个螯聚物形成共轭体系,使磁矩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lg△F—lg(P/(B(W-a))~2)曲线转折点处对应的载荷 P_0和塑性位移(△P)_0为标准,计算机自动判断出开裂点的位置。还定量导出转折点处的 m=(m_1+m_2)/2,C_0=(C_1·C_2)~(1/2),从而单试作法确定J_(1c)值全部实现了电算。编制了全部源程序及框图。 对20Cr(1)、20Cr(2)(其中(1)、(2)代表20Cr 的两种不同热处理制度)、20CrMo、34CrNi3Mo和 30CrMnSiA 等材料的 TPB 试样的 J_(1c) 值进行了电算,其结果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在本文中,采用160,200,230,250℃四种温度和0.5×10~(-2),0.75×10~(-2),1×10~(-1),1.5×10~(-1)min~(-1)四种应变速率对于 Zn-22%Al 共析合金的 m-C-δ或 m-k-δ关系(简称 m-δ关系)曲线进行了研完。在曲线上表现为,m 值在一定的应变量(“极限”应变量)以内,随应变(δ)的增加而快速增高。超过“极限”应变量后,变为缓慢增高或缓慢下降,直到断裂。因此,可以肯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和该合金的起始应变δ_0(=0.00%)拉伸期间各个阶段的瞬时应变,δ_Ⅰ(δ_(Ⅰ1),δ_(Ⅰ2),δ_(Ⅰ3),……),拉断时的总延伸率δ_(?)相对应的 m_0(≠0),m_Ⅰ(m_(Ⅰ1),δ_(Ⅰ2),δ_(Ⅰ3),……),m_F 值和 k_0(≠0),k_Ⅰ(k_(Ⅰ1),k_(Ⅰ2),k_(Ⅰ3),……),k_F 值。C_0=k_Ⅰ/k_0=1,C_Ⅰ=k_Ⅰ/k_0,C_F=k_F/k_0(见方程式,σ=kε~m,其中σ为流变应力,(?)为应变速率,m 为流变应力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k 为系数[1])。m,δ和 C 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下面的 m-δ关系式(或称 L.Q.方程式)[2,3]表达:δ_F(%)=[C_F(?)~(m~F-m~(?))-1]×100(试棒拉断)或δ_Ⅰ(%)=[C_Ⅰ(?)~(m_Ⅰ-m_0)-1]×100(试棒不拉断)其中 m_0 和 C(C_Ⅰ和 C_F)均为任意常数~**由实测 m-δ关系曲线外推,获得了各试验条件下的 m_0和 m_F 值。由有关数据,根据 L、Q、m-δ方程式计算出来了和不同应变量(δ)相对应的 C(C_Ⅰ和 C_F)值。C-δ关系成近似的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在“极限应变”处发生突然减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举例说明,W.Whitt在[1]中所定义的函数空间D[0,∞)的子集L[0,∞)上的度量m和m_0不满足度量的公理,从而[1]§3(P257—261)中除引理3·2成立外,其它内容失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整个角度区域(0<θ≤90°)的系统误差公式Δa/a=e~kcos2θ-1和衍射角修正公式△θ=-tgθ(e~Kccos2θ-1)。用本文建议的分析方法来处理德拜——谢乐照相的实验数据,能有效地消除系统误差,提高了测定立方晶系点阵常数的精确度,得到了理想 a—θ直线。  相似文献   

15.
在170℃,ε=7.5×10~(-2)min~(-1)(平均)和200℃,ε=3×10~(-2)min~(-1)(平均)的条件下,测到的Zn—22%Al共析合金超塑性的m-C-δ或m-k-δ关系曲线(简称m-δ关系曲线)属于m_L=m_(max)型。当δ_O<δ_L<δ_F时,属于基本形式。可根据δ_L对于C值进行“规划”(令C=C_1~δL)得到L·Q·m-δ“规划”方程式如下: δ(%)=[C_1~δLε~(m-m0)-1]×100 当δ=δ_n(=0.00%)时,m=m_0,C=C_0=k_0/k_0=1。当δ=δ_Ⅰ(δ_(Ⅰ1),δ_(Ⅰ2),δ_(Ⅰ3),……)时,m=m_Ⅰ(m_(Ⅰ1),m_(Ⅰ2),m_(Ⅰ3),……),C=C_Ⅰ(C_(Ⅰ1),C_(Ⅰ2),C_(Ⅰ3)……)=k_Ⅰ(k_Ⅰ(k_(Ⅰ1),k_(Ⅰ2),k_(Ⅰ3),……)/k_0当δ=δ_F时,m==m_F,C=C_F=k_F/k_0。ε为应变速率(min~(-1))。在两种试验条件下的δ_L值分别为100%(170℃,ε=7.5×10~(-2)min~(-1))和45%(200℃,ε=3×100~(-2)min~(-1))。C_1~(100)-δ和C_1~(45)-δ两个关系均成近似的直线上升。其斜率分别在100%和45%应变(极限应变)处突然减小。当δ_L=δ_0=0.00%时,δ_L在曲线上消失,属于本类型曲线的特例。特例曲线表现为一直下降,直到断裂(单纯的下降式),可表示为:(m_L=m_(max))=m_0>m_F。因C=C_1~δL=C_1~(δ0)=1,故不存在C-δ关系问题[2]。对于在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相对比较。发现随着应变量的增大,晶粒不断粗化,但最后的粗化程度仍处于超塑性所要求的范围内,故合金仍显示高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聚呋喃的原料丰富,分解溫度(350℃以上)和軟化溫度(220°—230℃)高,高弹范围(90—220°)大,所以近年来有較多的研究工作发表。但聚呋喃的产率一般不高。用ZnCl_2,SnCl_4或TiCl_4作为催化剂时,产率不超过20%。用(C_2H_5)_3Al-TiCl_4为催化剂,产率亦大致相仿,因此催化系統中(C_2H_5)_3Al所起的作用不大。我們改用  相似文献   

17.
在 15± 0 .1℃ ,2 5± 0 .1℃ ,35± 0 .1℃ ,I =0 .1mol/LKNO3 条件下 ,应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α_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的酸离解常数和铜 (Ⅱ )_α_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实验发现 ,在所有温度下 ,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碱性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配合物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8.
低酸度介质中铀酰和dl-酒石酸的络合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阳离子交换法研究了低酸度介质中不同温度下 UO_2~(++)-dl-酒石酸的络合形成,证明在溶液中存在有 UO_2 HL~-,较高温度时还发现存在有 UO_2HL(H_2L)~(3-),在25、35、45和55℃时,β_1为1.5×10~(-6)、1.1×10~(-6)、6.6×10~(-7)、3.8×10~(-7);在45°C、55℃时,β_2为2.0×10~(-3)、4.2×10~(-3),求得△H(β_1)是—4.8千卡/克分子.  相似文献   

19.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合镧螯合物(TTA)_4LaQH的分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目所指化合物分子式为(C_8H_4O_2F_3S)_4La(C_9H_7N)H,分子量1153.37。晶体空间群ci—Pi,晶胞参数为α=19.752 A;b=12.361 A;c=10.988A;α=98.08°;β=98.95°;γ=99.61°。晶胞中有2个分子。由重原子法解出镧原子的位置,用加权Fourier综合解得粗结构。经块对角矩阵最小二乘修正,偏离因子R为0.073,加权偏离因子R.为0.103。本文对分子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天然岩体中存在大量交叉裂隙,严重影响岩体构筑物的变形、破坏和失稳规律。本文以类砂岩材料制作主、次不同裂隙倾角岩样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单轴压缩和DIC摄像等试验方法,研究交叉裂隙产状对岩样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一裂隙相比,单裂隙岩样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总体上大于含交叉裂隙,表明交叉次裂隙会进一步削弱岩样力学性质。(2)当α≤45°和α=60°且β≤45°,次裂隙尖端裂纹萌生基本上早于主裂隙,次裂隙尖端裂纹未发生扩展贯通,主裂隙尖端裂纹发生贯通;在α=60°且β≥60°和α=90°时,主裂隙尖端裂纹萌生基本上早于次裂隙,次裂隙尖端裂纹扩展贯通,主裂隙尖端裂纹未发生贯通;裂纹主要沿上下方向扩展,水平向裂纹较少。(3)岩样以张拉破坏为主,α=0°和90°时,岩样全部表现为张拉破坏,α=30°、45°和60°时,岩样随β增大表现为从剪切破坏—拉剪复合破坏—张拉破坏的变化,主破坏裂纹受主、次裂隙水平向投影较长的一条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