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标的力量     
<正>法兰克博士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的著名教授,是心理学方面的权威,虽然他已年过七十,可看上去却依然年轻。在一次心理学会议上,法兰克博士讲起了自己的一件往事: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法兰克博士曾经参加越南战争,而他因为一次战役的失败不幸成了俘虏。"我在拥挤  相似文献   

2.
正佐川博士用世界上他人未曾想到的创意,成功制造出了史上最强磁铁——钕磁铁。钕磁铁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Newton:请问您从事磁性研究的契机是什么?佐川:我在大学里曾做过固体表面性质与构造的相关研究。但因为课题太冷门,研究进展得不太顺利就毕业了,进入了富士通研究所工作。在那里,我被分到研究磁性材料的部门,开始了磁性研究的道路。Newton:当您真正开始磁性研究时,感觉如何?佐川:当时公司给了我具体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我到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读博士。科研上手后,陆续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由于挑容易实现的实验点子先“挖掘”,“挖”到后来,感到越来越难。导师显然不满足于在二、三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便催我研究一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实验点子。时间一天天流逝而没有新发现,我很难受。见此情形,导师希望我提前毕业。这又使我为难,因为妻子比我晚一年进该校读博士,我想等她一起毕业。我对导师说,想把博士论文做得更完整才毕业。导师说,想做完整,是没有止境的,时候到了,就该跳出去,这样他也算又产出了一个博士。我问:“跟你继续做博士后行吗?”他说,做博士后是为了学习新东西,我已经跟他研究了几年,很难再学到新东西,还是应该到别处去学。我问:“想跟从几位学术大师做几轮博士后,行吗?”他说,博士后不是正式工作,如果做博士后超过5年还没找到教职,就很难在美国找到教职,因为会被认为缺乏潜力。他建议找到博士后职位后马上申请教职,如果不中,以后每年都试。我问:“如果最后还是没有中怎么办?”他说,还有别的职位,比如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和工业界研发人员,最后总得接受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快乐的磁铁     
j、实验吧:把不同的材料(铁、钢条、铜勺、塑料、木片、棉布等 的物体放在一起,看看哪些磁 铁能够吸上来,哪些不能咿 。上来。矢然磁石含有锐能吸引其他物体.特别像磁铁!户袱耀蒸翼l矛孰碱珊两硕恤‘我的新技术能够在1万亿亿个分子里检测出1个撇黝鄂撇撇潺快乐的磁铁  相似文献   

5.
王丽凤女士邀请我替伍连德(Wu Lien-Teh,1879-1960年)博士<鼠疫斗士--伍连德博士自述>(Plague Fighter;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Cambridge;W.Heffer & Sons,1959;以下简称<自述>)的中文版作序.回想60多年前我大学生时代,伍连德博士就曾鼓励我多多写作,假如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大概不会有这篇拙作向读者们献丑了.伍玉玲博士在<回忆鼠疫斗士伍连德博士>(Memories of the Plague Fighter Dr.Wu Li-en-Teh,Singapore,New Jersey;World Scientific,1995;以下简称<回忆>)一书的序文中,已经提及我是在1941年由伍博士的一位胞弟伍德安先生介绍而认识他.我进大学前,曾在一所英文中学做临时教员.伍博士的两位公子--长生和长员--先后在我所教的班念书,他的长女玉玲、次女玉珍也先后和我一起考进同一所大学,当时他的三千金玉珠还年幼.伍博士是我申请升学的推荐人.  相似文献   

6.
<正>老爸也有向我低头的时候!他大概是为昨晚把蟾蜍标本落在我的被窝,前天把我的饭盒当培育皿盛放蚯蚓和烂泥,大前天把我来不及吃的点心拿去喂蚂蚁的事,向我道歉呢!看在他凭自己那点儿"关系",疏通了某秘密动物训练基地,又死乞白赖地邀我去玩的份上,我就不把这个无厘头生物学家的爆糗事迹,告诉给外出度假的妈妈了!这个暑假,笨笨的乔治博士,就带着他聪明的儿子我——泰坦,登上俄罗斯北部零下25度的冰面,来到了神秘的——白鲸驯养基地!  相似文献   

7.
 我与好友本科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我学机械设计,他学农业建筑。2000年,他保送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而我因报考其他学校失利被调剂到中国矿业大学读材料专业研究生。2003年硕士毕业后,我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读博士,他到美国一所排名前50名的大学读博士,从此开始了真正的科研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问过一位跟随院士读完博士并做了博士后的年轻人,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参加过几次学术会议,与国外同行发过多少学术交流邮件。他明确回答说,这两方面都没有。我听后无语。  相似文献   

9.
观鸟之旅     
前些时,我所居住的城市北面,靠近加拿大边境的一个小城举办候鸟展览。德里克驾车三个多小时越境过来。他是摄影爱好者,爱拍动物,尤其爱鸟。他来找我一起去看展览会。一见面,他就递给我一本识鸟初学者词典,300多页,有照片有解释,几千种鸟,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活动范围,一目了然,书里还配有北美地图。他说,这些都是最常见的候鸟,就在我们身边。罕见的珍鸟另外有书。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经过7天飞行,于5月6日返回地面。这次太空飞行,虽然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7次记录,运载太空实验室上天也是第2次了,但仍不失为一次不平凡的飞行。在这不平凡中,不仅包括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包括第一次有一位华人参加,而且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操作自己设计实验的科学家。这位杰出的美籍华人,就是王赣骏博士。王赣骏博士怀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在飞向太空前,他将亲自设计的一个太极图形臂章缝在宇航服上,臂章上面绣有“DDM”三个英文字母,这是他的实验名称的缩写,象征他的科学成就来自中国传统教育的启发;他还把王氏宗亲会的会旗和族谱带到航天飞机上。当  相似文献   

11.
那天,小熊棒棒还在睡懒觉,点点博士就来敲他的门了。点点博士还真守诺言,给棒棒带来了加了蜜蜂的爆米花,但同时还把棒棒训了一顿,说棒棒不论有天大的理由也不应该逃课,为此他要棒棒在三分种内把自己的窝打扫一遍。棒棒的熊窝实在是不敢恭维,又乱又脏,点点博士说简直跟希腊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12.
 2008 年,我到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攻读博士。2013 年下半年,我完成了研究课题的绝大部分工作。在和导师一次例行的会面中,在讨论课题之后,我向他表达了希望来年毕业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忻微宏 《小学科技》2008,(12):24-27
"咚咚咚",紧急集合的钟声在城堡上方盘旋。草坪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猜测着集合的原因。远处,哈勃急冲冲地跑了过来,"大事不好了!博士被洞穴怪人抓走啦!"一时间,大家人心惶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哈勃喘了口气,继续说:"洞穴怪人酷爱研究数学,他威胁博士交出速算宝典,被博士拒绝后,他一气之下便抓走了博士。""我们要去救博士!"丁丁一开口,立马就有许多人应和。  相似文献   

14.
[上期提示]用一根小木棍就轻而易举地找到了东南西北,鲁滨逊很是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他迈开步子,向“风水宝地”走去……《无人岛绝地求生记》·精彩连载·之八去到那块风水宝地的路又远又危险。换了几次路标,一直不停地赶路,可那个小山坡还是一点儿影儿都没有。终于,天又黑下来了,没办法,鲁滨逊只好先找个地方坐了下来。他抬头望了望夜空。他想,如果能看见北极星,至少表示大致还是在往西走。然而昨天还是繁星点点,今晚天空中却布满了云彩,一颗星星都看不到了。“怎么办呢,难道就这么等到天亮吗?”鲁滨逊无意中看了看手表,忽然,他抓住自己的头…  相似文献   

15.
速度丸     
王淼 《少儿科技》2014,(11):39-40
怪博士又有了新发明──速度丸。早上起床后,怪博士咬了一小口速度丸。晨跑时,三千米路,他十秒就跑完了。冲澡时,莲蓬头一洒水,"好舒服"三个字还没说完,他就洗好了。吃早餐时,他刚想说"好香",就吃完了。到办公室后,才一天,他就把一个月的工作都做完了。"哇,吃一小口就这么厉害!吞一颗速度丸还得了!"怪博士惊讶极了。第二天,怪博士累得什么事都不想做,猛打瞌睡。"真可怕!速度丸真是烂发明!"怪博士数数,还有三十颗速度丸。他想把速度丸扔进发明回收桶,又有些舍不得,也许……有人在紧急时会需要它。  相似文献   

16.
磁铁梦剧场     
一天傍晚,闹闹一个人孤独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无聊地踢着易拉罐,一脸的不高兴,嘴里还不知嘟囔着什么。  相似文献   

17.
粉笔冒泡了     
金倩 《少儿科技》2014,(5):43-43
<正>实验像一支神奇的蜡烛,点燃我对科学的热情;实验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科学王国的大门;实验更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带给我启示。上课铃刚响,程老师拿着一个装有水的杯子走进了教室。咦,程老师今天拿的杯子不像是用来喝水的,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眼尖  相似文献   

18.
寻枪S先生费了不少周折,终于找到了K博士的研究所。他敲了敲门:“我想见一见K博士。”  相似文献   

19.
 1 年前的某个冬夜,我在师伯申荷永教授的博客上看到了一段令人心酸的回忆。20 世纪90 年代初,他曾去北京大学拜访一位已处于隐居状态的老先生。对于这位年轻博士到来,这位耄耋老人激动地脱口而出:“竟然还有心理学界的人知道我活着!”老人的热忱出乎申的意料,“他在1949 年以后几乎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或著作,但拿出了厚厚一包手稿要交给我。我知道那是他一生的心血,担心自己有负所托,所以我并没有接受。”  相似文献   

20.
刘丽朵 《世界博览》2009,(12):86-86
德斯蒙德·莫里斯显然是个流氓。这个人从牛津博士毕业以后给自己找的工作是在伦敦动物园观察动物,后来他一辈子做的事是把他看见的那些动物跟人类行为类比,那些稀里糊涂被他骗过的人尊称他作"人类行为学家"。他对这个世界下的最大的结论是:人,就是一只拔光了毛的猴子。对于这种人,我真想趁他观察动物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