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一侧关节腔内注射强力霉素对制动兔骨关节炎模型对侧膝关节早期退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用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4、8、12周组;给药8、12周组。模型组与给药组均给予石膏固定左下肢。石膏固定4周后,给药组每日给予1.33%的强力霉素0.3mL左膝关节腔内注射。分别在8周、12周处死动物,观察右膝指标包括:软骨大体形态、软骨mankin评分、软骨细胞MMP-3表达及滑膜细胞IL-1β表达。血液检测MMP-3及IL-1β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软骨面光滑,mankin评分较低,IL-1β、MMP-3活性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血液中IL-1、MMP-3含量较低(P0.05)。由此可知,强力霉素一侧关节腔注射对制动兔骨关节炎模型对侧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有缓解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IL-1β、MMP-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探讨忍冬木层孔菌总酚(Phellinus lonicerinus total phenolics, PLTP)调控肥大细胞(Mast Cell, MC)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PLTP低剂量组(250 mg/kg)、PLTP高剂量组(5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2 mL/kg 50% CCl4橄榄油溶液,2次/w,共8 w.首次注射后各给药组每天灌胃对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共8 w.末次给药后禁食24 h,取大鼠血和肝脏,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及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 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 PCⅢ)、Ⅳ型胶原(typeⅣ collagen, Ⅳ-C)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的表达量,同时切片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肥大细胞的数量及脱颗粒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PLTP能降低大鼠血清AST、ALT及ALP的活性,降低血清中HA、PCⅢ、Ⅳ-C的含量;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PLTP能明显减轻CCl4引起的大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甲苯胺蓝染色(TB)可见CCl4模型组大鼠肝脏血管周围及纤维间隔内大量正在脱颗粒和已经脱颗粒的充满蓝紫色颗粒的MC,MC数目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LTP组MC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LTP下调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综上,PLTP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MC的数量及其脱颗粒、下调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淫羊藿对早期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软骨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取6只为正常组,12只制作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2周后待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建立,均行MRI检查,再将12只造模兔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药物组6只.第15日起每天开始予药物组淫羊藿按质量分数为1 g/kg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则给予等量蒸馏水,所有实验兔灌胃4周后,再行MRI检查,测量信噪比(SNR)、T1ρ值,取胫骨平台用实时PCR测定软骨中MMP-3mRNA表达水平,股骨远端行HE和番红-固绿染色.结果:造模2周后,造模组SNR值低于正常组(P0.05),T1ρ值高于正常组(P0.01);经治疗后,药物组SNR值高于模型组(P0.01),T1ρ值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MMP-3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关节软骨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软骨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多糖减少;药物组较模型组MMP-3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软骨结构破坏减轻,蛋白多糖丢失明显减少.结论:淫羊藿可减缓膝骨性关节炎的软骨退变,可能与减少蛋白多糖的丢失、下调软骨中MMP-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二氮嗪对兔膝关节骨关节炎进展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通过切断兔双侧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建立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分为二氮嗪组和对照组各10只,术后每周向二氮嗪组关节腔内注射二氮嗪溶液1 m L,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蒸馏水1 m L。在第4周时解剖兔膝关节,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4周后,从实验动物活动表现和大体标本观察,二氮嗪组较对照组骨关节炎病变较轻(P0.05)。结论二氮嗪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建立兔骨关节炎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在兔膝关节腔注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建立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可行性.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18只;实验组在右膝关节内注射uPA0.4μg/0.2mL,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在4周、8周、12周分批取兔滑膜进行组织学观察、取软骨行组织学观察及电镜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兔膝关节滑膜均存在不同程度增生、肥厚、水肿,光镜及电镜下见实验组关节软骨呈明显退行性变.Mankin's评分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兔膝关节注射uPA可使滑膜发生炎症、关节软骨发生退变,而且随着时间退变的程度逐渐加重,这一模型可为研究膝关节OA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骨桥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8例,收集膝骨关节炎软骨标本,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iRNA组(siRNA脂质体2000转染软骨细胞)、重组人骨桥蛋白刺激组(1 mg/L重组人骨桥蛋白干预软骨细胞).酶联免疫吸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IFN-γ,IL-6,TNF-α水平; RT-PCR检测透明质酸合成酶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48 h后,空白对照组、siRNA组、重组人骨桥蛋白刺激组中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骨桥蛋白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siRNA组骨桥蛋白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重组人骨桥蛋白刺激组明显提升. siRNA组细胞培养液中IL-18,IFN-γ,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重组人骨桥蛋白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人骨桥蛋白刺激组细胞培养液中IL-18,IFN-γ,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iR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NA组透明质酸合成酶1、透明质酸合成酶2、透明质酸合成酶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重组人骨桥蛋白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骨桥蛋白刺激组透明质酸合成酶1、透明质酸合成酶2、透明质酸合成酶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siR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调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骨桥蛋白表达可抑制炎症因子分泌,促进透明质酸合成,改善膝骨关节炎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太岁水提物(tai sui aqueous extracts,TSAE)对衰老皮肤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表皮角蛋白K19的影响.方法: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大鼠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0、50、100和200 mg/kg)的TSAE处理,利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皮肤组织结构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中透明质酸质量浓度,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皮肤组织中透明质酸结合蛋白1 (hyaluronan binding protein1,HABP1)、表皮角蛋白K19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肤出现明显的病理性改变,HA质量浓度、HABP1、表皮角蛋白K19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TSAE干预后,大鼠皮肤病理改变明显减轻,HA质量浓度、HABP1、表皮角蛋白K19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TSAE对衰老皮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HA含量及表皮角蛋白K1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PLGA-Ⅱ型胶原复合rhBMP-2/bFGF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的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Ⅱ型胶原涂层改性后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材料(PLGA-Ⅱ型胶原)用作生长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载体来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之间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中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A~E 5组,每组9只,用在兔右侧膝关节内侧髁钻孔的方式建立软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rhBMP-2+bFGF复合物,B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rhBMP-2复合物,C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bFGF复合物,D组植入单纯PLGA-Ⅱ型胶原支架材料,E组未植入任何材料.将A、B、C组统称为实验组,D、E组统称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复合材料对软骨缺损的修复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A组的效果最佳,对照组的软骨缺损的修复不明显,实验组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种带生长因子的复合体材料对兔软骨缺损的修复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LGA-Ⅱ型胶原复合物可用作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的载体材料.生长因子rhBMP-2、bFGF对软骨缺损的修复均有促进作用,并且在剂量比为0.5 mg:50 ng时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西藏大骨节病患者用生物填充剂透明质酸钠膝关节注射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西藏拉萨地区尼木县、墨竹工卡县、林周县等大骨节病区患者和病区健康对照组成人共252例为调查对象,依据大骨节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大骨节病组(KBD组,156例)和健康对照组(96例),患者平均年龄和性别无差别。KBD组中106例膝关节注射透明质酸钠,50例口服Vc。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含量。结果:注射治疗后一周症状明显缓解,且疗效显著优于口服Vc。大骨节病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含量等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但透明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三个月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膝关节注射生物填充剂透明质酸钠治疗西藏大骨节病,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润滑关节,降低血清滑液中炎性细胞因子如TNF-1α、IL-1β等水平的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ERK5抑制剂XMD8-92对M1型巨噬细胞标志性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质量浓度为10μg/mL)和脂多糖(质量浓度为1 ng/mL)建立细胞模型,XMD8-92(浓度为2.5μmol/mL)抑制ERK5表达.实验分为空白、模型和模型+抑制剂组,分别应用RT-q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MCP-1、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CP-1和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抑制剂组MCP-1和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细胞生存率升高,加入XMD8-92后细胞生存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XMD8-92对M1型巨噬细胞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MCP-1和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ERK5活化,抑制M1型巨噬细胞标志性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