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一级公路路基拼宽施工为试验段,着重叙述了山碴石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并采用FLAC 3D软件对山碴石路基填筑进行数值模拟,最后与现场试验段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产生的最终沉降差基本一致,说明采用沉降差作为山碴石路基压实的技术指标是可行的,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冲击碾压技术在湿软性黄土路基处理中的适用性及加固效果,基于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采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和路基的分层填筑压实,测定了土体的压实度和沉降量。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碾压技术适用于浅层湿软性黄土地基处理,有效处理深度为80 cm;且其影响深度随冲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加,冲压遍数以30遍为宜。同时,结合沉降量的试验结果,还探讨了冲压质量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路基工程中的石方路基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石方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质量的控制,总结出了石方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当石方填料最大粒径≤47.5 cm,石块含量超过总量的75%,选用50 t振动压路机,松铺厚度不大于50 cm,碾压遍数不少于8遍,沉降量指标≤5 mm时,可视为石方路基的压实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以及高等级公路的路基沉降要求严格,能否合理控制其沉降量是道路施工技术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了能更好地控制路基的沉降量,采用分形理论对路基填料的加入量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和推导得到了填料加入量公式,通过与实际工程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冲击压实技术应用于土石路基较多,在煤矸石路基中的应用还比较少.结合泗许高速公路煤矸石路段工程背景,介绍冲击碾压原理及碾压技术,对冲击碾压遍数、沉降量和弯沉值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冲击碾压技术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路基的整体强度,同时减小了路基工后沉降与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石方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质量的控制,总结出了石方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当石方填料最大粒径≤47.5 cm,石块含量超过总量的75%,选用50 t振动压路机,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碾压遍数不少于8遍,沉降量指标≤5 mm时,可视为石方路基的压实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泥质软岩弃渣在路基填料中的应用,以成武(成县—武都)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开展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泥质软岩及3种改良填料路基沉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泥质软岩弃渣及其改良填料路基2年内的沉降量、沉降速率和固结时间;并在依托工程试验段开展路基沉降监测,对砂砾改良后的泥质软岩弃渣填筑路基沉降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泥质软岩弃渣直接填筑路基时的沉降最大,路基顶面中心线的沉降量为53.58mm,路基边缘的沉降量为49.25mm;与泥质软岩弃渣直接填筑路基相比,砂砾改良后的泥质软岩弃渣填料路基沉降量最小,路基顶面中心线的沉降量减小了34.7%,路基边缘的沉降量减小了33%;泥质软岩弃渣直接填筑的路基沉降速率最大,为0.5mm/d,砂砾改良后的泥质软岩弃渣填料路基沉降速率最小,为0.2mm/d,比泥质软岩弃渣直接填筑路基时的沉降速率减小60%;4种方案固结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泥质软岩弃渣、土工格室加固、水泥改良、砂砾改良;试验段砂砾改良后的泥质软岩弃渣填筑路基沉降也呈现出路基顶面中心处较大,两侧沉降量较小的特征,前30d路基顶面沉降的速率最大,144d后路基顶面最大沉降量达到27.1mm;靠近边坡端的沉降量比靠近挡土墙端的大;沉降监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路基处理及填料试验段工程,对重型碾压、振动碾压、冲击碾压和强夯4种路基处理措施进行了对比试验后,推荐采用振动碾压施工措施为宜。  相似文献   

9.
荒漠过干区盐渍土路基施工中,对盐渍土表面盐壳作适度整平碾压后直接填筑路基填料。在采用非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洒淡水;在采用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洒卤水,洒水量按照正常计算提高16%。击实试验时,氯盐或硫酸盐填料,尽可能采用水质相近的水制备试件,可以减少误差。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用试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和现场取样击实法相结合检测压实度,在检测压实度时应分两步进行。构造物应做防腐蚀处理,路基施工的同时,要作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冰水堆积土的路用压实性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方法进行了路基填筑现场试验,采用压实质量检测法检测压实效果,并使用沉降差法验证检测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冰水堆积土宜选用光滑振动压实机械碾压,适当降低碾压速度,可提高压实效果,冰水堆积土上铺设砂卵石粗粒料后碾压,可以提高冰水堆积土的压实性能。结论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压实机械与碾压速度来优化冰水堆积土填料路基设计及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11.
常张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冲击压实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常张高速公路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压实土石混填路基的问题,选取试验段进行了不同虚铺厚度路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试验研究,提出了虚铺厚度、冲压遍数、冲压沉降率(单级沉降量)、填料最大粒径等施工控制参数.其中不同虚铺厚度填料有相应的最佳碾压遍数,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提出了最佳的虚铺厚度及其碾压遍数,并建议施工控制以沉降率为主.图3,表4,参9.  相似文献   

12.
在巴南高速挖方路基和填方路基进行振动压实前,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振动碾压的压实方法、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实验数据,提高了该路基的压实度、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加速了路基的下沉降,减少了路基的工后沉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对YZ18压路机在高速公路巴南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在其他填方路基振动碾压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北起武汉枢纽南端乌龙泉,南至广州枢纽北端花都,全长874千米,设计时速350km/h无碴轨道高速铁路。为了更好的控制路基工后沉降,路基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进行填筑施工,填料的填筑工艺直接关系到路基的整体质量,本文就砂卵石土B组填料的生产及填筑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影响填石路堤压实施工因素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粒径大于40mm、含量超过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称之为填石路堤.影响其压实的因素很多,石料自身的性质与颗粒组成是影响填石路堤的压实特性的内在因素;施工条件,如压实能量、振动频率、碾压速度等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外部条件.由于填料具有粗粒料压实的工程特性和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在研究填石路堤的压实机理和施工控制实践中,会遇到一系列复杂问题,同时,给现场试验带来困难,主要表现在数据的离散性大.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新方法.石料颗粒的密实问题属于散粒体力学的范畴,针对压实过程中出现的位移不连续、应力连续的特点,采用了随机的离散单元法,建立石料颗粒的理想结构模型,自主开发和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影响填石路堤的主要施工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模拟了填石路基振动压路机施工过程中,在同一碾压压力下采用不同的振动频率,以及同一振动频率不同激振力条件下,不同碾压遍数情况下填石路基的压实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振动能量与振动频率之间对填石路堤的压实效果有最佳组合,振动压路机的碾压遍数与振动频率有一定的关系,在振动频率较小时,路基的压实效果不好,随着振动频率的加大,碾压遍数存在一个最佳值.在同一振动频率下,激振力并非愈大愈好,这些结论在现场试验中得到了的验证,对填石路堤施工参数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新建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检测速度较慢,对后续施工影响较大.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压实过程,运用WS-5922数据采集仪和安装在振动压路机振动轮轴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振动加速度,分析振动压路机振动加速度与路基压实质量力学指标Ev2,K30,Evd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B组填料,当振动平均加速度大于3 m/s2时,路基基床底层压实质量符合现行规范的指标要求,据此提出了基于振动压路机振动加速度的动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理论和实测的路基沉降混合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的预测路基沉降,基于土基的固结理论,引入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的概念,对路基沉降计算传统的分层总和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考虑路基施工过程的路基最终沉降量计算理论与计算公式;建立了基于改进的分层总和法及实测的沉降量预测新模型;编制了基于改进的分层总和法和实测数据的路基沉降预测计算程序Settlement_Calculation;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对安徽省某二级公路试验路段进行路基沉降观测和理论计算,得到的沉降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17.
为提出一种黄土路基施工时不同深度处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方法,依托黄延(黄陵—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首先引入液压加力系数,建立液压强夯法的夯击模型,进行液压强夯法补强黄土路基的室内足尺模型试验研究。考虑液压夯实机的夯锤落距和夯击次数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通过在夯锤顶面中心处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并在补强结束后分层开挖路基,获取夯锤单击峰值加速度和路基的分层沉降量,分析不同工况下夯锤峰值加速度与表层土体沉降量之间的关系,以土体分层沉降量达到表层土体沉降量5%处的路基深度为研究对象,通过线性内插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工况下液压强夯法补强黄土路基的有效加固深度,确定路基分层压实度与夯锤峰值加速度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夯锤峰值加速度与表层土体沉降量均随夯击次数和夯锤落距的增加而增加,在夯击次数达到6击和7击以上时,其增长趋势都显著放缓,从定性上说明夯锤峰值加速度可以实时反映路基的压实质量;液压夯实机有效加固深度受夯锤落距的影响较夯击次数大,当夯击次数达到12击时,对应夯锤落距为2.2、1.6、0.7 m的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为1.49、1.18、1.10 m;考虑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定量说明不同工况下夯锤峰值加速度与路基分层压实度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将路基分层压实度按填筑深度加权平均得到了路基的平均压实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桩承式加筋路基的特点,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路基填料下部结构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将桩体以及桩间土简化为不同弹性常数的弹簧.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有限元参数分析表明,路基沉降变形随路基填料压缩模量、筋材弹性模量以及桩反力系数的增加而减少,当以上参数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将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变得十分有限,且增加筋材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城际铁路黄土路基压实质量,结合当前主流压实设备研究了黄土填料路基振碾特性,分析了水对黄土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实度最大为原则,最优碾压方式为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强振6~8遍、静压收面1~2遍;松铺厚度分别为30、35、40 cm时,22 t振动压路机最大可压实水平分别为0.956、0.953、0.913;...  相似文献   

20.
路基施工中冲击压实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利用冲击式压路机对大面积高填方、含水量大路基及填石、软弱地基进行碾压施工方案,取得很好的碾压效果,表明冲击压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加固软弱地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