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齐墩果酸、熊果酸和甘草次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二溴烷烃反应生成溴代烷烃酯;继而与对羟基苯甲腈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共合成得到6个齐墩果酸/熊果酸/甘草次酸-对羟基苯甲腈缀合物,并采用MTT法测试其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4-氰基苯氧基)-正己基]-甘草次酸酯和[(4-氰基苯氧基)-正辛基]-甘草次酸酯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有一定的抗增殖作用,其中[(4-氰基苯氧基)-正己基]-甘草次酸酯对人肝肿瘤细胞系Bel-7402也有中等抗增殖作用,其余化合物对所测细胞都没有抗增殖活性。[(4-氰基苯氧基)-正己基]-甘草次酸酯对测试细胞的抗增殖活性与阳性对照药5-FU相当,对正常肝细胞损伤较少,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N-溴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分别与3种咪唑及其衍生物反应,再与溴代烷烃反应合成了18个新型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咪唑盐杂合物,并对所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了镇痛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1和17均表现出较好的镇痛活性,化合物20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细胞毒活性,对5种肿瘤细胞的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DDP,其中对HL-60细胞株的IC50值为1.86μmol/L,对SMMC-7721、A-549和MCF-7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分别为DDP的2.5倍、1.9倍和1.8倍.  相似文献   

3.
2,4-二氯硝基苯经硝化、胺基取代、叠氮取代和环合四步反应,合成了15个5,6-二取代苯并氧化呋咱类似物,结构均经~1H NMR和HRMS确证.采用SRB法评价了目标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 H460、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多数目标物(浓度5μmol/L)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4k、4l和4o对HCT-116的细胞抑制率大于60%,4a、4d、4k、4l和4o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大于85%.4 o对MCF-7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IC_(50)为1.6μmol/L.  相似文献   

4.
以雌二醇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分别引入肉桂酸酯和琥珀酸单乙酯,一共合成了4个雌二醇酯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化合物测试浓度为10.0μmol/L条件下,有肉桂酸酯基团和雌二醇3位酚羟基或17位醇羟基游离的化合物1和3对测试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比5-FU强很多,特别是3位酚羟基游离的雌二醇-肉桂酸酯化合物1对两种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抑制率分别高达73.91%和67.93%。  相似文献   

5.
针对熊果酸母核,经过甲基化修饰,再连接半乳糖、岩藻糖片段,合成了2个熊果酸糖苷衍生物(3、4),其中一个为新合成化合物(3),经~1H NMR、~(13)C NMR、MS表征结构。并采用MTT法,测定2种化合物对于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A549的生长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除最低浓度1×10~(-6) mmol/L对A549没有抑制率外,其余浓度(1×10~(-3)mmol/L、1×10~(-4) mmol/L、1×10~(-5) mmol/L)均对肺癌细胞存在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化合物4各浓度对A549均存在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呈现正相关。化合物3在1×10~(-5) mmol/L时抑制率略高于对照组熊果酸,其余组抑制率均不如熊果酸组。化合物4的4组浓度,A549抑制率均不如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18β-甘草次酸聚乙二醇轭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8β-甘草次酸的C20位上的羧基与氨基聚乙二醇的氨基缩合形成了18β-甘草次酸的聚乙二醇轭合物,并用紫外和红外波谱分析等手段证实了该轭合物的结构。实验中发现,18β-甘草次酸的聚乙二醇轭合物的水溶性比18β-甘草次酸高280倍左右;使用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测定了该轭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其抗肿瘤活性与对照物18β-甘草次酸相当。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表明18β-甘草次酸的聚乙二醇轭合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微波促进的一锅法反应合成了一系列C-5′羟基取代的嘧啶基核苷类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NMR和HRMS等表征.利用MTT法研究了合成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二甲氨基修饰的嘧啶基5-甲基尿苷衍生物3a和肌苷衍生物4a显示了好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10.73和10.99μmol/L.而合成的其他核苷类衍生物在测试的细胞株中没有活性,说明环状氨基修饰的嘧啶基显著降低合成的核苷类衍生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7,(6):874-877
以黄腐酸和有机锡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8个新的有机锡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利用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对人急性骨髓白血病细胞(KG-1a)、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PC12)和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均有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三苯基锡黄腐酸酯(3g)、三环己基锡黄腐酸酯(3h)能较强地抑制被测的三种癌细胞,IC_(50)值在10.79~29.22 mg/L~(-1),抑制效果最好为10.79±0.37 mg/L~(-1);二甲基锡黄腐酸酯(3a)、二辛基锡黄腐酸酯(3f)对PC12细胞的抑制作用也较好,其IC50值分别为34.41±0.61、52.41±1.58 mg/L~(-1).  相似文献   

9.
采用亲核取代和Click反应在齐墩果酸的C-28位羧基引入五元氮杂环,合成了15个氮唑骈缀的齐墩果酸新衍生物,结构均经HRMS、1H-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证,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物对人胃癌细胞MKN-45、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0μmol/L时,目标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较齐墩果酸有一定提高。实验结果证实了在齐墩果酸28位羧基缀合各种苄基取代的四唑,有利于提高齐墩果酸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是优化齐墩果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筛选具有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中药有效成分,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文献报道的有减肥降脂作用的6种中药单体化合物(熊果酸、齐墩果酸、姜黄素、大黄酸、芒果苷和二氢杨梅素)为筛选对象,以市售减肥样品奥利司他为阳性对照品,采用对硝基苯酚法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在405 nm下的吸光度数值来测算出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同时测定抑制作用最强姜黄素的3种主要分解产物(反式阿魏酸、香草酸、香草醛)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结果显示:奥利司他、黄素和熊果酸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是0.95 μmol/L、27 μmol/L和100 μmol/L,黄素和熊果酸的抑制作用机理都是通过抑制剂和酶的相互作用,阻碍酶和底物的作用,属于非竞争性抑制。齐墩果酸和双氢杨梅素的最大抑制率是(27.45±0.04)%和23.76%,其余样品的最大抑制率均少于10%;姜黄素和熊果酸具有显著的胰脂肪酶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机理属于非竞争性抑制,齐墩果酸和双氢杨梅素有一定脂肪酶抑制作用,其余单体及姜黄素分解产物均无明显脂肪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齐墩果酸A环和C-28位羧基设计引入五元氮杂环,合成了12个氮唑骈缀的齐墩果酸新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经HRMS、1H NMR予以确认,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物对人胃癌细胞MKN-45、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浓度为10μmol/L时,目标物体外的抗肿瘤活性较齐墩果酸得到一定提高,其中化合物Q2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氢氧化钾存在下,异丙醇/水作溶剂,室温下硫酚对替加氟的环甘油硫代磷脂缀合物发生亲核开环,高产率的得到新型的甘油骨架上含硫的替加氟硫代磷脂缀合物,经抗肿瘤活性测定,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对人体膀胱癌细胞T-24和胃癌细胞BGC-823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齐墩果酸和甘草次酸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并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如保肝、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首先以齐墩果酸和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修饰,共合成了15种中间体和最终产物,利用IR和1H NMR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2个化合物抑制癌细胞的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胆甾醇硫酸酯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然存在的胆甾醇硫酸酯钠(3)的合成为研究对象,从胆甾醇出发,经过硫酸酯化、钠离子交换两步反应合成出具有抗肿瘤活性天然存在的胆甾醇硫酸酯钠,以及它的4个类似物:3β-谷甾醇硫酸酯钠(3a)、3β-豆甾醇硫酸酯钠(3b)、3β-孕甾醇-20-氧代硫酸酯钠(3c)、3β-去氢表雄酮硫酸酯钠(3d),并对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是化合物3b在体外对肝癌、宫颈癌、人胃癌细胞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3)对肝癌细胞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甘草次酸用聚乙二醇(PEG)改性后,合成了两种聚乙二醇改性甘草次酸的5-氟尿嘧啶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用SRB法对制得的复合物进行了肿瘤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系列化合物均对人体肝癌细胞Bel-7402有较强的抑制生长活性,IC50值均小于100 mg·mL-1,在10~50 mg·mL-1范围内,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前体.  相似文献   

16.
探讨长春碱在C-28'位点的结构修饰,并研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在长春碱的C-28'位使用钯催化偶联的方法合成衍生物,所得化合物经~1H NMR和HRMS-ESI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以长春碱为对照组,并将其用MTT法在MCF7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本试验共6个新颖的长春碱类似物,其中化合物10的活性优于对照品长春碱,两者的IC_(50)分别为0.22μmol/L和0.43μmol/L.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18-β-甘草次酸衍生物4个,采用MT法测定其18-β-甘草次酸衍生物的抗HBV活性。再进行样品抑制Hep G2.2.15细胞表达表面抗原(HBs Ag)的测试。通过测试样品GLY-1、GLY-5、GLY-9、GLY-10对HBs Ag的分泌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自行合成的一种新型希夫碱——胡椒乙胺缩吡啶-2-甲醛(L)作为有机配体,与PdCl2配位反应合成一种希夫碱-钯(Ⅱ)配合物[PdCl2L](1)。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电喷雾质谱对配合物1进行结构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通过MTT法测定了配合物1对5种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1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为(6.98±1.43)μmol/L,对其他4种肿瘤株的抑制活性则较低,表明配合物1对于不同肿瘤细胞表现一定的毒性选择性,表现出潜在的抗肿瘤药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甘草次酸哌嗪衍生物10c,11c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MTT法观察10c,11c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0c,11c对Hela细胞均有抑制作用,10c,11c作用72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20.671,15.583μg/mL,且呈浓度依赖性.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时间内各组光密度、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次酸哌嗪类衍生物10c,11c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韩明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773-4778
研究嘌呤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初步探讨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2,6-二氯嘌呤为原料,经取代、溴代、缩合,制备其衍生物;以人的肝癌细胞HepG2为模型,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评价其抗肿瘤活性,并进行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合成了17个嘌呤衍生物,结构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中2位为R-2-氨基丁醇取代、6位为3-氟苄基取代、9位为乙基取代时抗肿瘤活性较好。说明嘌呤衍生物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