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冰蓄冷空调系统配置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各种配置模式,并且按机优先和冰优先两种工作模式,分别对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一种理想的冰蓄冷空调系统模式及经济运行模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对新型蓄冷系统-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进行了Yong分析,并通过与常见的盘管式冰蓄冷系统进行对比,发现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的Yong效率有极大的提高,从而表明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通过对系统各部位Yong损失的分析,表明提高系统Yong效率的有效措施是系统中采用高效的与制冷剂相匹配的压缩机。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准确的掌握冰蓄冷空调系统中封装式蓄冰单元蓄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便有效地对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将灰色控制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冰蓄冷空调蓄冰时间的预测,建立了GM(1,1)基础模型,修正模型,建立拓扑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修正模型牛成数列和拓扑模型生成数列准确性较高,利用其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对达到某蓄冰厚度所需时间的预测,从而为有效控制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蓄冷空调的国内背景、移峰潜力、经济和社会意义,介绍了几种常见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对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制取大型块状冰的制冷系统尚不成熟.对制取大型块状冰蒸发器的传热特点进行了设计及分析,建立了大型块状冰蒸发器的传热模型,得到了求解冻结成固定厚度块状冰所需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结冰时间随厚度变化的预测公式.结合工业标准设备对制冰系统其他设备(压缩机、冷凝器、热力膨胀阀等),进行了选型设计计算.所建蒸发器传热模型对制取块状冰的制冷系统优化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内融冰式冰蓄冷系统的蓄冰、融体传热计算数学模型,编制程序,计算冰层厚度、盐水出口温度、蓄冰桶效能、蓄(融)冰时间、蓄(释)冷量等参数,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综合分析目前矿井制冷系统的现状,发现在满足矿井降温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矿井内降温系统的各耗能环节以及降低降温系统成本是提高矿井降温系统的经济性和节约能源的关键。为了找出提高矿井制冷系统能效的关键因素,从矿井制冷系统的能耗指标出发,通过对几种能效指标的对比分析,最终采用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对南非Harmony金矿、孙村煤矿、唐口煤矿冰冷降温和井下集中制冷等四种系统形式,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能效比、各设备的效率比等,结果表明采用冰制冷降温系统的能效比最高,唐口煤矿达到1.92;另一方面,冷水机组的功率比相对较高,说明降低冷水机组的功率是提高制冷系统能效比的关键。该结论将对降低矿井能耗、提高经济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冰蓄冷空调的技术现状及其在厦门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冰蓄冷空调技术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状况及我国推广应用冰蓄冷空调技术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厦门地区电力供求,空调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情况,论述了在厦门推广发展冰蓄冷空调项目对厦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多室内蒸发器的冰蓄冷柜式空调系统的流程和性能优点 ,建立了蓄冰槽充冷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 ,对换热管的每一个管段 ,根据热阻网络建立了描述其换热过程的差分方程组 .对方程组的求解得到了系统充冷过程的描述 ,揭示了该系统在制冰充冷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蓄冰槽的充冷过程的模拟计算 ,可以看出在制冷剂干度超过 0 .6时 ,干度的增加将显著降低管内换热系数 ,从而明显地延缓充冷过程 .因此 ,可采用在制冰的中间过程中调换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来增加管外结冰的均匀性和提高结冰过程的性能 .此外 ,适当降低带蒸发器蓄冰槽的蓄冰率是合宜的  相似文献   

10.
冰蓄冷空调在重庆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冰蓄冷空调的国内外背景入手,以重庆某百货商场为对象进行了经济分析,从系统设计的初投资费用和年运行费用两个方面综合分析比较常规空调系统和冰蓄冷空调系统,发现该商场冰蓄冷系统的初投资费用较高,但其运行费用较常规系统低375,运行不到3年就可收回初投资,3年以后,运行该系统就能为建筑业主盈利,并且分析了在重庆发展冰蓄冷空调可以提高供电系统利用率、节约空间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等实际意义,从而得以在重庆发展冰蓄冷空调是可行的这一结论,继而提出了应结合重庆实际制定分时计价政策、经济分析方法和发展集中冷源等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蓄冷率与冰蓄冷空调经济性诸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建立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的数学模型,以一个实例详细分析了蓄冷率与冰蓄冷空调经济性诸因素的关系,提出了蓄冷率的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12.
浅谈冰蓄冷技术的应用——以某大型酒店制冷方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亚某大型酒店制冷系统的冰蓄冷设计方案,对比了其与常规空调方式在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的差异,指出了冰蓄冷技术应用于区域制冷系统具有经济、环保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对新型蓄冷系统——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并通过与常见的盘管式冰蓄冷系统进行对比,发现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的火用效率有极大的提高,从而表明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通过对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失的分析,表明提高系统火用效率的有效措施是系统中采用高效的与制冷剂相匹配的压缩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冰球式蓄冷系统中冰球和蓄冰槽的结构和性能,以及结冰融冰过程和蓄冷释冷特性,通过对冰蓄冷系统运行模式的分析,得出它具有削峰填谷、调荷节能和节省设备初投资的优点;将盘管式和冰球式系统进行技术对比,发现冰球蓄冷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传媒大厦冰蓄冷空调系统主要设备的选型,系统的运行策略,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白穆  刘鹏 《科技信息》2011,(22):I0355-I0355,I0357
本文主要针对民用飞机热气防冰系统机翼防冰腔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流速、换热面积和结构影响等参数的分析,结合对现有民用飞机机翼防冰系统的调查,发现现有民用飞机采用微引射式——防冰前后两腔、前腔内布置分配管的型式;该型式防冰腔的换热效率与热气流流速、热气与蒙皮的接触面积等参数有关,并且防冰腔受到结构的约束。热气流速越大、热气与蒙皮的接触面积越大,换热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张鲲 《甘肃科技》2007,23(1):118-120
依据地铁车站冷负荷变化的特点以及当地气象条件、电价政策,通过对地铁车站常规制冷系统和冰蓄冷系统的投资及运营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合理优化的制冷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以某工程设计参数为依据,分析了空调常规制冷系统、冰蓄冷系统和高温相变蓄冷系统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了高温相变蓄冷装置具有节费、节能和改善环境的优越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飞机结冰的气象条件是防冰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在综述国内外飞机结冰的气象条件及标准、气象参数地面模拟设备及模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气候特点及不同飞机类型,分析了防冰系统设计中气象条件的选取原则,给出了某型运输机、直升机、战斗机的典型试验条件。结合国内现有冰风洞的设计及试验经验,阐述了冰风洞气象条件的模拟方法:以闭环控制的制冷系统实现低温环境,以风扇动力系统模拟产生高速气流,以喷雾系统产生人工云,并通过调节喷雾水压、喷雾气压以及喷嘴开启个数实现对液态水含量和云雾粒子直径的控制;探讨了液态水含量、云雾粒子直径以及云雾均匀性等气象参数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冰区海洋平台静态冰载荷概率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Monte-Carlo法,对冰区海洋平台静态冰载荷的概率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平台设计评估载荷的计算中引入广义冰载荷“当量冰力”的概念,并用此概念对冰厚和冰强度的联合作用进行了评估。以渤海辽东湾4个典型台站为例,分析了静态冰载荷主要影响因素的概念特性,给出了这几个台站附海域当量冰力的概率分布参数,并定量分析了冰厚和气温对当量冰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应用Weibull分布描述概率当量冰力是可行的,此外,采用多年一遇的极值条件下冰参数组合求得的当量冰力值比Monte-Carlo模拟结果保守得多,在工程应用中,可采用当量冰力作为平台设计载荷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