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重点比较了数字化和智能变电站的一些区别,还讲述了其智能体系结构、一次设备的功能特点,并且重点介绍对应智能变电站的一些高级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丁爱萍  王永生 《广东科技》2012,21(17):19-20
信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支撑,信息的获取需要大量的智能设备来支持。在110kV智能变电站中,集成技术应用将日益广泛。而且可以预计的是,各种智能设备在智能电网中将呈现功能日益整合、形态相互交融、工程实施灵活组态发展趋势。其中,智能化设备技术将成为今后电网建设和改造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从110kV智能变电站中所采用的智能化设备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分别从智能断路器和电子互感器这两个典型的智能化设备技术在110kV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规避信息安全风险,对变电站存在的漏洞进行评估和管理是必要的。通用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流程是将资产重要性、威胁等级和脆弱性等级作为量化指标,通过这3个指标得出安全事件的影响和可能性值,再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对象的风险值。研究提出一种基于CML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节点网络失效连锁的模型,通过对智能变电站设备节点以及节点间的设备连接建立网络,评估不同设备节点在发生故障时对智能变电站整体设备网络的影响,从而对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基于该模型的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管理子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可视化协助管理者对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风险数据进行管理。结果表明,对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管理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智能变电站内的信息进行分析,对通信网络内的数据流进行分析,将智能变电站内的多种应用系统按照其使用功能整合为不同的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方案.信息一体化可是现实智能变电站内的所有对象的统一建模,在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构建起信息一体化的平台,可以有效的保证智能变电站内的信息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一致性,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智能变电站中的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设备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5.
张雄 《广东科技》2012,21(23):93-94
对智能变电站内的信息进行分析,对通信网络内的数据流进行分析,将智能变电站内的多种应用系统按照其使用功能整合为不同的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方案。信息一体化可是现实智能变电站内的所有对象的统一建模,在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构建起信息一体化的平台,可以有效的保证智能变电站内的信息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一致性,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智能变电站中的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设备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该文针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环节、生产环节,与常规的一般变电站比较,设备选择、线路设计等方面都引入智能判断的功能。该文从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各方面运行涉及的问题剖析研究,从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各方面分析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并提出可靠性维护措施:可靠的设备保障、通信系统的支持、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运行人员定期巡视和维护设备。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部分,其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原因错综复杂以及运行状态信息不完全的特征,建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估层次模型和指标体系,引入灰色聚类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进行灰色分类以及构建灰色白化权函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状态指标权重,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聚类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状态评估。实例分析验证了文中方法有效易行,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延涛 《广东科技》2014,(16):78-78
继电保护装置是智能变电站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变电站中的各设备进行合理的继电保护配置是保证智能变电站和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在继电保护方面的两点区别,从变电站层和过程层重点探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问题,最后指出了智能变电站中GOOSE组网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严重依赖于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从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脆弱性和传统信息安全评估手段的局限性2个方面对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覆盖智能变电站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已知漏洞扫描技术、未知漏洞挖掘技术以及静态评估方法,分别对智能变电站的各层设备和日常管理进行安全评估工作。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实验环境的现场实际测试,发现了存在于信息系统、自动化设备中的系统漏洞,验证了该方法评估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脆弱性的有效性。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智能变电站信息和控制系统潜在安全漏洞的多方位管控,提升智能变电站的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0.
黄怡毅 《广东科技》2013,(10):78-79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特征;二次设备的集成整合优化,可合理地减少二次设备数量,压缩二次功能房间面积,简化接线,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降低能耗,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同时可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荣幸  张迪 《广东科技》2014,(20):95-96
为了提高供电网络的运行效率,探究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其可靠性分析,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定义和结构,并对110kV智能变电站的特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和二次设备的网络化两方面入手分析了110kV变电站智能化设计方法,最后对110kV智能变电站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董烨  李永斌  张勋 《科技信息》2011,(22):I0385-I0385,I0387
电力工业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是未来新建变电站的主流。结合智能变电站对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基于IEC61850标准,构建了面向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各类设备状态监测智能终端模块统一采用IEC61850标准进行建模,实现了全站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的传输、汇总和诊断分析,为未来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国网公司的智能电网建设战略规划,贯彻国家电网输变电"节约环保功能集成、配置优化、工艺一流"的总体思路,文章从目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基本组成和设备应用情况,探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集成实现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基于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三大要求,利用先进的智能设备实现在线智能分析、协同互动、智能调节、实时控制等一系列功能,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而站内的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建设与管理则是智能变电站技术成熟的重要标志。基于此,该文探讨了以变压器为主的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运维管理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分析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状态监测技术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设备运行监控中的作用,研究智能变电站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构成。方法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电力设备监测方案进行设计,并列举相关的诊断实例,分析设备状态监测对设备诊断的意义。结果变电站设备的智能状态监测是变电站实现网络化信息共享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其实现自动控制、开展在线分析、协同互动、为其决策提供依据的必要准备。不仅能够及时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样也是对设备进行综合诊断的依据。它是智能变电站构建的基础技术支撑。结论在电网设备中引入较为成熟的监测技术,是提高智能设备监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制造业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小型化变电设备随之出现,智能变电站也显示出高性能的优点,在电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介绍智能变电站组成部分,分析智能变电站设备、网络通信的技术特点,并展望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邓华春 《广东科技》2014,(14):70-7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体化设备的出现,使我国智能变电站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对于变电站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研究提升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水平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结构的分析,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并且结合现状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的主要设备,通过先进、科学的智能技术,实现通信平台网络化,电站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具备信息监测与手机等功能,确保人们供电安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对于220kv的变电站而言,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运行,网络通信作为系统功能发挥、运行可靠的重要保障,如果未认真研究智能化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必然影响变电站运行,对电力系统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所以,对于智能变电站,开展自动化系统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董翔宇 《广东科技》2013,(18):64-64,63
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修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二次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检修的必然性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了二次设备检修的条件和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检修策略,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