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为有限;耕地面积小,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仅1.3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据有关资料:中国仅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结果,截止到 2000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1.51亩,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二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建设占用大量耕地,致使我国人地矛盾尖锐,危及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土地供给,缓解经济发展中土地供求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资源、环境、人口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进行土地开发整理。  相似文献   

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高度重视耕地资源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只有切实保护耕地,才能确保农业的稳定增长,确保十几亿人的吃饭. 我国有耕地面积近20亿亩,从总量上看不愧为世界土地资源大国,但我国有12亿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又是一个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式是:一方面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人口却在逐年递增,人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粮食生产的多少是由耕地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在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还没有得到更大改善,耕地质量还没有得到普遍提高,粮食单产量还没有重大突破的制约下,粮食的总产量还必须有稳定的耕地面积作保证.因此,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 1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头等大事 我国耕地总面积虽然有19.51亿亩,但人均只有1.59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43%.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1 000多万的速度净增,耕地还在以每年几百万亩的速度净减.  相似文献   

5.
金庆焕 《广东科技》2006,(11):30-31
四、我国土地、水和森林资源状况 (一)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2003年,我国拥有耕地仅18多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4亩,约为世界人均耕地4、05亿亩的三分之一。而美国的耕地总量为29亿亩,人均耕地为11.16亩。  相似文献   

6.
王建强 《甘肃科技纵横》2002,31(6):20-20,11
1、甘肃省的比较优势表现 甘肃省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项,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现有耕地面积348.8万公顷,占可用土地面积2731.41万公顷的12.77%,人均耕地2.08亩,居全国第6位,尚有近186.67万公顷土地可供开发复垦利用.省内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项,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甘肃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业资源丰富.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项,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项,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与特殊的气候、生物资源相结合,形成了发展甘肃特色农业的巨大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7.
韦敏 《特区科技》1996,(5):46-46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较少的国家,人均耕地在1.2亩左右,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这块仅占世界7%的耕地上却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我们可以想象这块土地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中国12亿人口每年需要6788亿公斤的粮食,而这块土地现时只能供应5106亿公斤粮食,还有1000多亿公斤的粮食缺口需要我们通过进口或改造中低产田去争取。可是我国还以每年平均550万亩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耕地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马克思)。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人类消费的大部分和95%以上的蛋白质取自土地,其中80%以上的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来自耕地提供的粮食。因此,一个国家人均耕地数量和质量及其所提供的物质的数量和质量,是该国民族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一、我国耕地现状及发展趋势人口多,土地少,耕地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数字,1949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4.68亿亩。建国初期,我国开荒造田面积超过基本建设占地面积,耕地逐年增加。1957年全国耕地面积扩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用土地少,人均占用耕地就更少.随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陆续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和人口高峰期,土地资源将变得更为紧缺,人地矛盾也将更为尖锐.本文旨在从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内涵、现状、特征分析出发,剖析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意义,进而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措施,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谐.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已达13亿,土地等可利用资源的使用已接近极限,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如何利用我国仅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来养活我国占世界总人口22%以上的13亿人口,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而农药对于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全世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剩余劳动力最多的国家。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历来就大11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第二,农村人口居多,11亿人口9亿农民。农村人口在增加,而农村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1957年全国共有耕地为16.8亿亩,当时乡村劳动力只有1.9亿人,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为8.7亩;到了1992年全国耕地缩减到14.3亿亩,比57年少了2.5亿亩土地,可是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供应日益紧缺。我国历来号称地大物博,据多方资料估算,现有耕地约20~21亿亩,林地17.3亿亩,森林覆盖率为12%,天然草地43亿亩;水域4.3亿亩;河川径流量27000亿立方米,地下水约8300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资源绝对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少:耕地2亩左右,林地1.6亩,草地4.1亩,水资源2600立方米,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后备资源,尤其后备耕地资源少,开发潜力不大。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2.6亿,  相似文献   

13.
陈朝辉 《贵州科学》1992,10(3):114-118
广东丘陵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其生态环境脆弱,开发资源不当,容易引起生态平衡失调,产生不良后果。因此,资源的开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生态环境平衡。 1 山区自然资源广东山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以全省48个山区县统计,土地面积共计11.38万平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3.8%,其中,耕地面积1578.83万亩,占全省耕地的41.7%,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是非  相似文献   

14.
新疆和田依靠科技进步,带来耕作改制的飞跃,突破粮食作物年三熟难关,为脱贫促小康提供了保证。 和田绿洲人多地少、人均收入、人均占有耕地均低于全疆平均水平,人均耕地1.6亩,到1996年还有6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耕地与人口的反向发展使人均占有量呈下降趋势;绿洲内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骤增变得更加突出,尤其是水与耕地资源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和田的生存与发展,使和田成为极端贫困地区之一。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稳固地解决温饱,保证小康目标的实现,自治区科委于1995年组织农科院及和田地区科技  相似文献   

15.
1 山西土地资源的特点1.1.土地资源较贫乏山西省土地面积23439.9万亩,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二十位。按1990年全省人口2875.9万人计,人均土地8.15亩,比全国人均土地12.4亩少34%。当然,山西省人均土地面积与沿海人口非常稠密的省市相比,还是比较宽裕的。但在山西土地资源中,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而且还在迅速减少,致使山西土地资源呈现出比较贫乏的特点。1.2.山坡地多,平地少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属于山地型高原省份。在山西境内地貌比较复杂,按地貌类  相似文献   

16.
服务于可持续农业的最佳管理措施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包括两个基本方面:(1)稳定而较高的农业产出;(2)对环境友好,同时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极高。我国可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1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林地和草地只有全球平均的1/ 3、1/ 5、 1/ 4,且土壤退化十分严重、总体质量不高。目前人口仍以每年 1200万的速度增长,而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因而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总量的潜力很小,现有耕地土壤资源将承受越来越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7.
马莉 《河南科学》2018,(1):124-128
以陕西省为例,在统计分析2001—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5年间陕西省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土地资源压力增大.经预测,2018—2030年陕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呈持续超载状态,到2030年陕西省人口数量达4044万人,粮食产量为1.5万t,超载人口数量为714万人.然而,超载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可承载的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在不断提升.因此,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需要合理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缓解因超载人口所带来的土地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18.
加强土地整理 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若泉 《科技信息》2009,(21):I0396-I0396,I0381
耕地,是我们生命的根基.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进入新世纪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2008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1.37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我国2亿亩耕地后备资源可以开垦成耕地的只有约8000万亩。  相似文献   

19.
陈杨 《安庆科技》2009,(3):39-41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矛盾突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而我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约300万亩左右,这还不包括生产粘土砖(瓦)所占用的土地。事实上,各地的砖瓦企业占地面积高达500多万亩,实心粘土砖的年产量为6000亿块,破坏土地资源达几十万亩。因此,从促进土地资源保护、保证耕地的角度,大力发展新墙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服务于可持续农业的最佳管理措施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包括两个基本方面:(1)稳定而较高的农业产出;(2)对环境友好,同时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极高。我国可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1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林地和草地只有全球平均的1/ 3、1/ 5、 1/ 4,且土壤退化十分严重、总体质量不高。目前人口仍以每年 1200万的速度增长,而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因而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总量的潜力很小,现有耕地土壤资源将承受越来越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