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两维图论聚类,将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建立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判模型,确立区域物流业竞争优势评价方法。首先建立区域物流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竞争优势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将其应用于广西物流竞争优势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研究区域物流竞争优势是可行的,并且两维图论聚类能较好反映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和空间相关性。其结果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程永静  师谦友 《河南科学》2014,(11):2360-2365
基于2006—2012年统计数据,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时序研究和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将11个地级市的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和落后.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转变煤炭产业发展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体系结构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区域经济发展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是无教师自组织、自学习网络,具有优良的数据聚类功能.基于选取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对2006年我国31个省(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得分对聚类结果综合评价,实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构建全局主成分分析(GPCA)和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预测.首先借助GPCA获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主成分分值、综合评价值,作为优化小波网络的输入、目标输出;然后构建遗传-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小波网络预测模型.通过仿真,得到较满意的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水平预测的组合模型是有效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2006年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将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23个原始指标,综合成4个综合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4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聚类,将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弱5类,得出了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呈现出东强西弱、区域差距悬殊和大部分区域竞争力弱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以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江苏省沿江区域作为研究单位,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建立沿江8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选取的指标共22项,主要信息提取采用主成分因子法,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因子得分作为发展水平的评价,用聚类方法对模型的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同属沿江发达地区的8个地级市,其县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差距依然比较显著,呈现出随着距离上海空间位置的远近和交通可达的难易由东南部地市向西北部地市逐层递减的分异特点.表现在不仅江南和江北的差距显著,局限在江南或者江北内部,东部的地市苏州和南通县域经济水平要好于西部的地市南京和扬州.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具有非线性特征的设备状态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和Gath-Geva模糊聚类相结合的多元时序分割算法.根据Gath-Geva模糊聚类算法得到聚类结果,利用核主成分分析算法提取非线性特征,从而构造KPCA分析模型.将聚类类簇在该模型空间中的距离作为类簇相似性分析及合并的标准,以提升方法的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KPCA的Gath-Geva模糊聚类算法能识别数据的非线性信息,更准确地分析数据特征,其分割效果优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类算法的分割效果.通过提取的非线性特征对数据进行分割有助于识别设备状态的转换,可用于解决一类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火力发电设备过程状态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陕西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基于2005年的区域经济统计资料,对陕西省县域经济进行空间差异分析。方法利用系统聚类分析与定性分析集成的方法。结果将陕西省83个县(市)综合聚类为四大经济发展梯度类型,揭示陕西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规律。结论针对陕西省县域经济的空间梯度差异,采取对策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3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以桂西3个地级市共30个县市为研究单元,构建桂西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出6个主因子;运用Ward 聚类法进行综合分析,将全区划分为四大经济发展梯度区,并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可视化.通过对综合得分的分析,有利于区内各县市准确定位,制定明确而实际的发展目标,对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SOM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安徽省61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对比实验,得出5类区域经济类型,较好地揭示了县域经济间的差异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了全面评价重庆市县域经济的综合水平,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基础经济、区域综合经济、区域财政金融、人民生活水平等6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基于2011年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等级区划分;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渝北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渝中区和南岸区等主城区县经济实力雄厚,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等边远区县经济发展较滞后,经济综合评价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现实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区县精确定位,制定相应区域发展政策及实现重庆市整体均衡发展的目标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RS和GIS的四川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的资源利用与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本研究中利用RS和GIS技术及相关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四川生态环境分为5级.分级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环境东部明显好于西部,盆地好于山区,三州地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大.这与四川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因素、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的结果也相吻合,说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ESDA的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9年、2004年、2009年广西县域人均GDP为背景数据,运用geoda软件对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县域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现象,但是相关性不明显,在自治区范围内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和差异现象;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桂西北地区一直是全区经济发展低水平集聚区域,且其发达县域对周...  相似文献   

14.
区域物流竞争力需要综合考虑物流发展规模实力和集约发展持续潜力.该研究首先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系统信息科技、物流发展业务规模、物流经济流通消费等方面进行指标分析提炼,构建我国省份地域物流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系统;其次采取因子分析和聚类统计,对各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确定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因子得分和综合排名,并提出相关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成因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原理,利用免费软件GeoDa,以福建省为例,对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回归模型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成因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县域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具有较高产出的县域和较高产出的县域相靠近,较低产出的县域和较低产出的县域相邻;影响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商品化经济的发展程度、经济结构、资本的投入、工业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6.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 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上有扩大趋势,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格局特征明显.2) 整体上贵州省东南部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优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结构实现了从“贵阳-黔东南”双核结构向“贵阳”单核结构的转变,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3) Moran's I为正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局部自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H-H型的市州数量变少,L-L型市州数量先增后减,L-H型数量从无到有,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离散型发展趋势.4)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对山地省区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空间回归模型SLM检验发现,政府投入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控力表现最为强劲,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水平等动力因素保持持续正向驱动,科技创新助推智慧旅游建设由负转正,交通条件因区域协作不充分转为负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因子是基本经济竞争力因子、创新因子、生活水平竞争力因子和经济增长潜力因子;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差距显著。本文根据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将重庆市经济空间分为稠密区域、准稠密区域、结构弱化区域和农村区域,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系列对策:采取“域-轴-核”开发模式;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构造人才聚集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优化产业结构,构造产业竞争优势;转移剩余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缓解渝东北和渝东南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内外绿色水电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针对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保护特点和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本文构建了3个层次且涵盖河流健康状况、环境管理和社会经济效益3方面的绿色水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绿色水电等级评定的改进的变权物元可拓模型.我们选择大渡河上已建成且投产运行时间较长的深溪沟水电站作为典型代表电站进行绿色水电实证分析,根据收集调查的基础数据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再运用改进变权物元可拓模型对该电站的绿色水电等级进行评定,并进一步对评价指标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验证了所建绿色水电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依据绿色水电评价分析成果,我们需要对流域水电开发环境管理进行优化完善,以进一步提高绿色水电评价等级,推进流域水电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9.
运用突变级数法,从空间集聚水平、经济增长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4个方面构建县域城市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2009年福建省县域城市性强弱,并将其分为5个级别。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福建省县域城市性发展水平存在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现象,具有城市性发展水平高和城市性发展水平低的空间集聚特征;局部空间集聚现象显著,闽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呈现"高-高"正关联,闽西北内陆大部分地区呈现"低-低"正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